杨勇平
四川省成都市东部新区壮溪镇初级中学 641402
摘要: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者,重中之重就是经营班级,引领好学生,在治班期间需要与学生进行各种沟通,与学生沟通中,也难免存在一些误区,导致沟通无效,那么班主任如何才能在与学生沟通中做到有效,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本文就班主任与学生沟通的重要性、存在的误区,以及如何有效沟通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有效沟通,存在误区,沟通技巧
正文: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由此可见,真正的教育应该是老师和学生间心灵的对话。选择从事教育工作决定了我们的工作对象不简单,他们是活生生的人,不是一架架冰冷的机器。人有思想、有感情。我们老师教书育人,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人,端正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正确价值取向,尤其是教育那些犯了错误或者问题学生,我们往往别无选择做思想工作,而我们为学生做思想工作主要途径就是与学生沟通,这就要特别注重沟通技巧,选择最有效的沟通方式,才能达到所期待的结果。
一、治班,与学生有效沟通的重要性
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沟通呢?心理学上的沟通指师生之间在心理上互相容纳,在情感上将心比心,即能理解对方、接受对方,能互相信任、互相尊重。说的直白一些,就是教师通过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让学生听了你的观点认同、信服,愿意接受你的观点,按你要求去做,这就是有效的沟通。以此来看,作为班主任,沟通的时效性就很重要了。
班主任往往是众多老师中与学生接触最多,最密切,让学生最值得信赖的人,学生在学校中有什么事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找班主任。因此,班主任自然而然成了班上与学生沟通最多的人。班主任与学生的有效沟通,可以了解学习和思想状况,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促进班集体的建设,打造设和谐班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总之,有效沟通,是班主任治班策略的重要举措之一,是班主任在管理班级,引领学生的有效方法。
二、班主任与学生沟通中误区
传统教育一直强调师道尊严,虽然现在的时代变了,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也在与时俱进,但留存下来的影响或多或少在教育工作者有所体现。结合周边一些所见,以及自身的经验,常见班主任在与学生沟通中存在这样一些典型误区。
(一)恪守权威,言语震慑
班主任是学生在学校最依赖的人,但又是学生最忌惮的人,在班主任面前,相对于科任老师来说,表现更乖。迫于班级管理的需要,班主任需要在班上树立一定的威信,这样才能更好让学生言听计从,自然班主任在与学生沟通时,尤其是与问题学生、犯了错误学生进行沟通时,喜欢站在师长、管理者的角度来责备,提高音量来震慑,有时情绪激动甚至变成语言暴力。像这样的沟通方式很显然是不利于学生问题解决的,属于无效沟通。
(二)不明情理,惩罚当先
在工作中,一些班主任因为事情多,一方面要忙着上课、备课、批改作业,还要处理班上各种各样的事情,对犯错误的学生往往缺乏耐心,一听到班干部说某同学不遵守纪律,犯了错,有时甚至没完全了解情况,就不分青红皂白地对学生实施惩罚,罚办公室背书,罚抄作业,罚扫地等,甚至是体罚,这对学生的伤害不仅仅是肉体上的,更多的可能带来的是心灵伤害,这种沟通的方式也是很不可取的。
三、班主任如何与学生有效沟通
(一)深入学生,了解学生
班主任除了在家的时间外,上班期间可能大多数时间花在班上,给学生上课,指导学生扫除,巡视纪律,陪学生自习。既然这么多时间可以和学生一起共享,除了正常工作外,何不当当一时“闲人”,深入学生,打入学生内部,做他们谈心的朋友?利用课余、中午休息时间,走入教室,看看学生在做些什么,说些什么,问问他们最近的状况,甚至谈谈他们的家人,从这些看似闲聊中去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情况等,这既可以了解学生的现状、表现,这可以为今后沟通工作的开展打下很好的基础。
(二)创设沟通环境,平等对话
班主任如果站在管理者和教育者的角度和学生沟通,很容易把学生推向自己的对立面,无形之间就筑起了一道沟通的“高墙”。受“高墙”阻隔,这样的环境和氛围自然不适合开展沟通,更不要说有效沟通。班主任要做到有效与学生沟通,就要推倒这堵“高墙”,放下被传统架起的“威严”,更多添加温暖笑料,创设一个温暖沟通环境。沟通氛围中密布爱的芳香。纵然明知师生对话,也能给学生以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在尊重学生前提下,进行平等对话,学生才会对班主任的谈话真心接受,使谈心收更好的效果。
(三)先听少讲,讲到点上
班主任找学生沟通,绝大多是情况是学生在某些方面出了问题,遇到麻烦。既然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打开心结,班主任就不要先入为主,从一些未经证实的信息中或看到的表象,先开“药方”,我觉得怎么做,而是要先认真倾听,让学生先敞开心扉把自己遇到的问题和疑惑讲出来,在学生讲时尽量不要去打断,表现出很认真听的神情,在听的过程中注意抓住学生的问题所在,并思索如何化解问题。当学生把他的观点讲得差不多或者讲完了之后,此时才针对学生的问题点进行准确击破,给出明确方法,不能听了学生的述说,你也给学生摆了一堆大道理,但却没有找出主要问题所在,更不能为学生解决问题开出“药方”。总之,笔者认为,要和学生沟通,先认真听其诉说,了解学生的心声,在此基础上准确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释疑答难,回归正确人生方向。
(四)动之以情,以情感染
之前听一个老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比身体上的创伤更痛苦。”人作为感情丰富族群,班主任面对的学生也是富有情感有个性的人,他们非常在意老师对自己的认同。班主任在与学生沟通时,多融入一些情感,注重情感的感染作用。比如,当得知班上某个学生最近家里遭遇不幸,影响了他的学习和生活,此时的交谈需要班主任融入一些同情、伤感情愫,又如一个学生成绩不好,但却很努力,你在沟通中就要多加赞赏的目光和关爱。要让学生在谈话中感受到你作为班主任不是一味的责备、训导,而是一次情感交流,让学生感受到你对他的关爱。这样才能谈的拢、谈得好。
四、总结
总之,班主任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是学生,与学生做到有效沟通是班主任治理班级的重要策略,也是班主任管理和建设好班级“艺术”。班主任只有注重克服与学生沟通中误区,才能真正做到有效沟通,才能了解学生的实情,切准学生的思想脉搏,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成为我们所期待培养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马立.全国模范班主任教育思想和管理艺术[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2000
[2]陈洪庆、杜宇.新时期班主任工作指南[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2006
[3]吴艳霞.教师与学生沟通交流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课堂内外.教师版,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