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情感教育成为班主任开启学生心灵的金钥匙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10月   作者:黄琼艳
[导读] 我们都知道,我们应该从小学就开始抓教育,目前书本知识不仅仅是小学教育的组成部分,我们还应该把情感教育融入到小学教育教学之中。事实上,对小学生来讲他们正处于萌发情感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他们对外界的情感有很大的兴趣。作为小学班主任应该把自身的作用充分发挥,积极地对学生进行引导,端正他们对情感的认知。在本文中,笔者首先研究了小学班级管理中情感教育的运行情况,然后探讨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最后讨论了小学班主任

黄琼艳   湖北省巴东县野三关镇鼓楼小学  湖北  巴东  444324
【摘要】我们都知道,我们应该从小学就开始抓教育,目前书本知识不仅仅是小学教育的组成部分,我们还应该把情感教育融入到小学教育教学之中。事实上,对小学生来讲他们正处于萌发情感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他们对外界的情感有很大的兴趣。作为小学班主任应该把自身的作用充分发挥,积极地对学生进行引导,端正他们对情感的认知。在本文中,笔者首先研究了小学班级管理中情感教育的运行情况,然后探讨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最后讨论了小学班主任工作中渗透情感教育的实践措施。
【关键词】新时代;小学教育;班主任工作;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2020)10-024-01

        情感教育不是一个独立而又封闭的教育体系,它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向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学生的成长阶段和成长环境作为主要因素对于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情感教育有着巨大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小学班主任的情感教育工作的开展方向和理念。小学阶段是学生的成长启蒙阶段,学生在这一阶段接受的情感教育对其未来的发展有着引导和奠基作用,引导学生形成基本的情感价值理念和方向。农村小学有着一定的特殊环境,对于情感教育也有着一定的影响。由此,小学班主任在工作中开展情感教育的过程中,要重视影响情感教育工作的多方面因素,做到“因时制宜和因地制宜”。
        一、重视师生沟通,疏导学生的消极情绪
        人与人之间的了解和信任始于沟通,良好的师生沟通方式在小学班主任情感教育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班主任应当重视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性格特征和困难烦恼,并站在学生的角度帮助学生疏导消极情绪。由此,才能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消极情绪,培养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学生在成长阶段会面临一些成长烦恼,很多学生对于消极的情绪感到迷茫,不知道该怎样处理,深受消极情绪的影响从而影响其健康成长。由此,小学班主任的情感教育工作不能忽视学生的消极情绪,而要将其作为一个主攻方向,拓展小学班主任情感教育工作的现实价值。
        例如在师生沟通的过程中,小学班主任要意识到沟通需要灵活的方式。小学班主任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日常学习状态,选择一个恰当的时间找学生“一对一”面谈。除此之外,在疏导学生的消极情绪的过程中,更是可以通过向学生介绍一些有益的书籍、音乐,从侧面引导学生获得情感教育。师生沟通和疏导情绪都是小学班主任情感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开展方向,但这些工作的开展都需要班主任建立在了解学生基本状况的基础上。由此,情感工作的开展还是离不开对学生的深度了解。
        二、把握“严格与宽容”的情感教育保障
        我们把情感教育渗透到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之中,能够更好地保障班级管理活动的开展有序有效。


笔者认为在一些学习活动中会对学生的情感体验进一步深化,让小学生的热情进一步提升,把其积极主动的学习思想和认识更好地调动,情感素养自然会得到升华。我们可以在班级内举办一些小型的活动,如故事分享会、小型辩论赛、轻松的班会等等,这些小活动的举行,不仅会让学生的凝聚力增强,还会提高其团队协作意识。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对学生进行鼓励,让他们放眼社会,积极奉献爱心,组织开展一些情感实践活动,把正能量的思想科学的传递,这样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小学生要想获得健康的成长,和班主任所需的理想的班级管理效果目标是一致的。如何把小学生情感教育的尺度很好地把握,确保情感教育的发展更加良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更多的情感体验机會提供给小学生们,我们在对宽容与严格管理实践进行把握的时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把班级活动进行丰富。事实上宽容与严格其实存在辩证关系的,更会对学生的心理、情感等产生影响。对学生第一次的犯错误和干了原则性的错误,班主任不能漠视,更不能任由其发展,应该把主动承认错误的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对错误的性质进行认识和感悟,然后把自己的自制力很好的完善,科学利用犯错误的机会,实现情感教育更好的渗透,这样才会取得更好的情感教育教学效果。
        三、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外向型人格
        在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占学生整体交流的主要部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对于学生的情感教育有着显著的作用。小学班主任要意识到学生与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的重要性,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多种活动,引导学生合作交流,促进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外向型人格,为学生融入社会生活打下坚实的情感基础。外向型人格的培养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要落实在实践中。由此,小学班主任要对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多方位的研究,让社会实践活动助益学生的情感教育。
        例如在情感教育工作的培养过程中,小学班主任可以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情感教育工作走出课堂、创新形式。让学生在参与农村中的采摘工作,让学生在采摘中意识到“1+1>2”的合作效应。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养老院公益活动,让学生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勇于接触他人,打开自己的心灵世界。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开展班会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在班会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说自己想说的,做自己喜欢的”,让班会成为学生之间的交流分享会,成为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径。
        进入新世纪后,对小学生来讲,素质教育更加重要,作为班级的主要管理人员,我们和学生接触的机会有很多,因此我们在管理班级的时候,应该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渗透情感教育,通过良性的沟通交流,在教育的每一个环节科学的渗透情感教育。我们应该和学生构建亦师亦友的和谐管理,深入学生内心,了解其所思所想,对他们的行为举止有清晰的认知,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陈静.情感教育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运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20(12):30-31.
[2]刘瑶.小学班主任管理与语文教学融合的有效性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17):210.
[3]李晓芳.情感教育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运用实践[J].文学教育(下),2017(04):1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