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心理压力的成因与应对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10月   作者:盛兴兰
[导读] 高中阶段是学生心理问题的高发期。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所承受的压力超过以往十多年的总和,在此阶段,很多学生会成为抑郁症患者,不仅影响了接下来的学业以及未来发展,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生命安全,很多学生因无法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而选择轻生。小学初中的学生压力较小并且有父母的帮助,而高中生面临的是越来越多的学科知识量,以及难度越来越大的学科知识内容,同时又面临着严峻的高考,使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心理

盛兴兰   重庆市荣昌永荣中学校  402465
【摘要】高中阶段是学生心理问题的高发期。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所承受的压力超过以往十多年的总和,在此阶段,很多学生会成为抑郁症患者,不仅影响了接下来的学业以及未来发展,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生命安全,很多学生因无法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而选择轻生。小学初中的学生压力较小并且有父母的帮助,而高中生面临的是越来越多的学科知识量,以及难度越来越大的学科知识内容,同时又面临着严峻的高考,使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如果不能及时的解压,将会给学生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文章将对高中生心理压力的成因以及应对措施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高中生;心理压力;成因;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2020)10-074-01

        1、对高中生心理压力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
        1.1学习压力过大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对自己的生活都有一个很好的预期,这是进步与成长的主要动力,但如果没有掌握好,很可能会变为巨大的压力。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更是如此,高中生的生活主要就是学习,因为他们面临着严峻的高考,学习成绩成为了他们巨大压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的学生,对自己的期望是大不相同的,成绩优异的学生,他们往往考虑的是如何考到好的大学,选择好的专业,而成绩稍差的学生更是希望成绩能够有所提升。
        1.2成长环境缺陷
        成长环境对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成长环境的差异通常会导致学生自信心以及抗压能力等有很大的不同,生活在积极乐观环境中的学生,就会乐观自信并且友善,而生活在消极悲观环境中的学生,就会悲观自卑并且孤僻。
        1.3同学之间的关系过于紧张
        高中是学生成长的敏感阶段,一次考试或一句话就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高中的学业过于紧张,学生们都在忙于学习,通常会忽略与同学之间的相处,导致与同学之间的关系过于紧张,在家长眼里这些都是无足轻重的小事,但在学生心里很有可能是滔天巨浪,同时,很多学生因为担心父母的不理解,也怕父母做出过激的行为,所以不敢向父母倾诉,长此以往,很容易形成巨大的压力。



        2、探讨高中生心理压力的应对措施
        2.1培养学生的学习意志品质,化压力为动力
        意志品质在某种程度上是与承受能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通常情况下,意志品质强的学生,他的承受能力就越强,因此,作为教师来说,必须要加强学生的意志品质,进而提升学生的承受能力。意志品质主要由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以及自制性这四种品质组成,在遇到困难时,意志力强的学生能够自觉的对自己的心理和行为进行控制并调节,勇敢的面对现实,并且可以及时的找出失败的原因,利用自身的经验解决困难。与此同时,意志品质强的学生,对挫折的适应能力以及承受能力都相对较强,并且能够将挫折进一步转化为促进目标实现的积极因素,进而使自身的自信心得到进一步增强,意志品质薄弱的学生通常会缺少信心和主见,对自身的控制以及约束力也相对较差,遇到困难时,很容易改变行为的方向,往往会采取消极的方式解决困难,这不仅影响了既定目标的实现,而且还进一步降低了自身的自信心,很可能会出现意志消沉或精神障碍。因此,学生只有具备了优良品质的意志,才能够承受巨大的压力。
        2.2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及时疏导
        教师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教师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学会倾听学生的心理,倾听是教师与学生交往的重要基础,只有通过倾听,教师才可以更好的了解并理解学生,理解的过程就是缓解压力的过程。同时,教师在倾听的过程中,要以关心的态度去倾听,并且要用简单的语句认同学生的观点,不要急于做出判断,而是要感同身受学生的情感。此外,教师在疏导学生的过程,实际上是让学生看到希望的过程,所以这就需要教师要针对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在学习上要充分结合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在人际关系上,要正确看待同学关系,善于与家长沟通交流,进而形成一种良好的班级氛围,教师还可以适当的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体育锻炼,这样也可以有效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并且有利于帮助学生宣泄不良情绪。
        3、结束语
        总体来说,高中阶段的学生由于学习任务繁重,很容易会出现心理压力过大的情况,教师的任务不仅是要提升学生的学科知识,更重要的培养学生终身的能力素养,比如抗压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因此,作为高中教师,必须要做到及时的关注,并帮助学生及时的解决,尤其是在考试前后的阶段更需要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同时,教师要做到真正的关爱学生,教师的关注与鼓励往往是学生前进的动力,及时的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疏导,为学生的未来取得更好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孟莉. 高中生心理压力现状、成因分析及缓解策略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9.
[2]戚宏武. 注重心理教育 塑造健康人格——高中生学习压力过重的成因及对策[A]. 江苏省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论文集[C].江苏省教育学会:江苏省教育学会,200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