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丹萍
辽宁省营口市盖州团甸镇团甸学校 115202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趣味性已经成为构建和谐课堂的主要途径之一。对小学生来说,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难以激发其学习兴趣,而如果把知识同生活知识关联起来,就能让他们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常识解读数学知识。据此,本文从探求数学的生活化误区入手,研究、分析怎样结合生活化教学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教学误区;?教学策略;
笔者认为,生活化教学并不是一种简简单单的教学方法,而可以上升为一种教学思想,即尊重数学知识的特点,结合生活让数学知识获得“灵魂”,让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并能够很好地融入生活当中,从而帮助自己解决和解释一些生活问题。那么,生活化教学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都有哪些误区,又如何解决问题以发挥生活化教学的作用呢?下面我就略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具体如下。
一、生活化教学的教学作用
(一)增强学生的生活化学习能力
在以往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方法单一化,一般都是教师讲什么就学什么,不会刻意地深入研究,更没有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而生活化教学的应用无疑是为学生提供了一条新的学习思路。借助生活化学习,利用生活经验解决知识,无论从学习效率还是学习质量上来说都要比传统的学习方式好很多。
(二)提高学生的知识实践能力
小学生的知识实践能力并不强,加上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更让他们丧失了很多实践的机会。生活化教学通过丰富多样的生活实例,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也让他们知道了数学知识的真正用处,自然就能促进其知识实践能力的提升。
二、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误区
(一)教学内容不符合学生的实际生活
在现阶段的教育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依然受到应试教育的思想影响,使得教学的重点偏向于学生成绩的考核,而严重忽略了学生的技能培养,这就间接地造成了数学教学与生活脱节的根本原因。在教学中,许多教师不注重教学内容的实质性创新,他们常常采用题海战术来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这样的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数学课本中的知识无法与实际生活有效结合,甚至是出现越走越远的状况。
(二)生活化教学方式的单一化
虽然说生活化的教学对于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具有很大的推动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认为生活化教学的融入是扰乱课堂秩序的始作俑者,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或者年龄较大的教师,他们受到传统思维的限制,在对于生活化的运用往往流于形式,学生面对这样的教学方式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学习思维,没有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研究。
(三)生活实例与课本知识得不到有效结合
小学数学教育要逐步适应时代教育的新改革潮流,但是,在生活化教学的运用上,生活实例与数学教学结合没有做到完美结合,甚至成为教学的累赘,影响学生的学习思维,并且还会造成学生对知识的混淆。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很不利的,也不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教学策略
(一)基础和前提
1. 秉持“人本教学”的先进理念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人本教学”理念成为数学课改的一个主要方向之一。“人本教学”理念旨在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发挥教师的引导启发作用,让学生能在清晰的教学思路中更好更快地学习数学知识。对每一位教师来说,秉持“人本教学”理念就是要做到以学生为课堂中心,这样才能让学生合理利用生活化教学来增加学习数学的乐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提供给孩子们更多的思考空间和实践的时机,自己则充当学生的“引导者”,在学生出现思路卡壳的时候帮助他们梳理知识,跳出思维困境。更多时候,教师都应作为一个旁观者,随时观察每个学生的学习态度、方式和习惯,并采用生活化教学方式对其进行积极引导。
2.搭建宽松、愉悦的生活化教学课堂
我们曾听说过“生活即教育”这个教学理论,认为生活化教学就应该和死板枯燥的传统课堂不同,是充满人情味的、充满趣味性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应用生活化教学,教师一定要注重教学氛围的搭建,不要给学生太大的学习压力,这样才能让他们的思维插上腾飞的翅膀,才能在知识的天空下自由飞翔。总而言之,一个赋予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能为孩子们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认真体会其价值和意义,努力构建生活化的教学课堂。
(二)生活化教学的应用方式
为更加具体而深入地进行分析,此处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则运算”为例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以具体的生活实例来展开教学
把一些生活实例导入数学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式生活情境教学法,即充分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并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提取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比如,教师用多媒体导入“香蕉”“橘子”“核桃”等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食物(这些食物混杂在一起),然后引导学生“找相同并分类计数”。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就不自觉地利用到了整数加法的内容。按照此例,教师再依次设置“整数乘法”“整数减法”“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生活化教学情境,最终导入所有的教学内容。
2. 用生活实例讲解教学内容
和导入教学内容类似,教师也可以用生活实例讲解教学内容,但是,讲解和导入的目的不同,所以教师要设置一个相对复杂的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学习时遇到更多问题,并在解决问题后总结更多学习经验。比如,教师以经典例题“鸡兔同笼”为蓝本创设生活实例。“鸡兔同笼”问题对小学生来说肯定是非常难的,里面涉及的四则运算知识也比较全面,因此教师要一边引导学生解题,一边锻炼他们的四则运算能力,这样既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进一步夯实学生的四则运算能力。
3. 用生活实例汇总教学知识点
汇总教学知识点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知识点,所以和用生活实例讲解教学内容不同,教师在汇总知识点时所用到的生活实例必须要非常简单、直接,让学生一听就懂,一看就会。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列举一些简单的生活实例对知识进行串联,比如“小刚买了5支铅笔,一支2元”表示乘法运算,“小刚买了5支铅笔后发现不够,又买了3支铅笔”表示加法运算等等,最后,再用整个的“小刚买文具”的过程表示四则混合运算,并重申括号的使用方法。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最好运用思维导图来引导学生学习,将抽象的文字就变成了简单的图表,促使学生更加容易记忆和理解知识。
4. 用生活实例引导学习实践
学生只有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算是真正地掌握了知识。借助生活实例,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学习实践,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这个过程不仅能显著提高学生的知识实践能力,还能引导其形成正确的探究学习态度。比如,教师以“用一米直尺测量教室的面积”为例,以“测量”为主线,实则是锻炼学生的四则运算能力(学生可用加法或乘法算出教室的长宽)。同时,为了增强实践活动的趣味性,教师可以采用分组合作教学法,以小组方式开展探究活动,促使学生相互学习合作,进而提高他们的知识应用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学习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知识相对简单,而且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常说常用。利用生活化教学不仅能把数学知识同生活实例联系在一起,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还可以用丰富多样的生活化教学资源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潘攀.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及解决策略[J].辽宁教育,2018(5).
[2]方培.新课程视野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误区探略[J].文学教育(中),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