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9期   作者:沙晓霞
[导读] 新课程明确规定了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沙晓霞
        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延安育才学校   陕西省,延安市 716000

        摘要:新课程明确规定了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性,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小学数学老师也开始寻求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的途径,本文通过笔者多年教学研究,提出一些笔者认为可以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的途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 创新思维 培养途径
        引言:小学生正处在成长关键期,思维的创新培养至关重要。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培养创新思维,这对小学生学业甚至以后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创新思维,就是学生在面对问题时,能够基于具有创新性的方法实现有效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那么教师该如何有效的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一、做好课前预习,设立问题情境
   所谓课前预习,就是上课之前对即将要学习的课本上的知识点进行预习,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礼记·中庸》中也提到了"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可见事前进行准备的重要性,学习也是如此,只有在课前对课本知识进行了充分的预习后,上课才不会不知道老师讲的是什么。由于小学生的自制力都比较差,所以在课前预习上,需要老师多进行规划设计,多鼓励学生课前预习,提出自己遇到的问题。例如:老师可以采用加分制的方式,在课堂开始前设立问题情境,让同学们复述所领悟到的知识点,以及遇到的问题,自己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过程中即使说错了也无所谓,学生每回答一次加一分,累计加到5分就可以获得一些奖励。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课前预习的积极性。既提高了课堂效率,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
         二、课堂分组讨论,培养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而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因而容易产生有创见的新颖观念。?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题意,更好的运用公式解决数学学习中的难题。并且可以培养学生的一题多解,举一反三的能力。
         例如5年级上册数学训练题:有一根绳子和一根竹竿,把绳子对折后比竹竿长2米;把绳子4折后比竹竿短2米。竹竿和绳子各长几米?如何解答这道题呢?教师可以先把学生分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用不同的方法对这道题目进行解答,等到讨论结束让小组成员说出自己分别运用什么方法把绳子和竹竿的长度计算出来,然后老师针对学生的不同方法,进行讲解补充,小组讨论增加了学生的积极性,一题多解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三、通过交换学习,扩大学生认知范围
         ?“创新是人类对于其实践范畴的扩展性发现的结果”,扩大学生的认知范畴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小学生来讲,自己对数学的认知范畴不过是课本上的知识与老师所讲内容的集合,那么如何扩大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认知范畴呢?相信每位老师在课堂上都会要求学生做课堂笔记,课后也要求每个学生有自己的错题本,课堂笔记是对老师所讲内容的回顾,错题本则是对于自己所犯错误的总结归纳。由于每个学生对于老师所讲内容的理解程度不相同,所以学生的课堂笔记和所犯错误也不会相同,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之间课堂笔记与错题的不同来帮助学生扩大自己的认知范围。
         例如:老师可以要求学生之间每周对课堂笔记和错题本进行交换,去发现同学的笔记和错题的不同之处,对同学的课堂笔记以及错题本进行评价,同样的课堂笔记同学的哪里做的比较好,同样的错题,同学在哪里出错了,为什么出错?同学的课堂笔记和错题本有什么地方可以借鉴,有什么地方需要改正。这样,同学之间互相取长补短,对数学课堂笔记和错题产生了新的认知和体会。这样的方式既促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交流;又减少了老师的课业负担,还扩大了学生对数学的认知范畴。
         四、鼓励学生去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一种重要方法,在平常的学习中,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去逆向思考,在遇到按照常理计算不易得出答案的问题时,多多逆向思考,往往很快就能得出答案,而不是第一时间去向老师请教,逆向思考不但能锻炼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还可以扩大和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让学生所学的课本知识得到升华。     
         例如有这样一道题目:学校举行运动会,一共有40人参加,其中短跑项目有18人参加,跳绳项目有15人参加,有10人两项目都参加,那么有多少人没有两个项目都没参加。这道题如果正面解答显然不是很容易,就需要学生去逆向思考,要知道有多少人两个项目都没参加,先去思考有多少人至少参加其中某一项目,剩下的就是一项也没有参加的,10人两项都参加了,那么可以知道参加短跑的人里有8人只参加了短跑项目,参加跳绳的人里面有5人只参加了跳绳,加上两项都参加的10人,就是23人,这23人就是至少参加一项的,那么一共的人数减去至少参加一项的人数,就是一项也没参加的人数了即40-23=17人,利用逆向思考,很快就算出了得数。
         结束语
         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做好课前预习,设立问题情境;课堂分组讨论;交换学习;鼓励学生逆向思考的方式可以有效的激发并且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会不断的提高自身素养,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努力让自己适应新课程的发展要求,并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积极寻找有效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苏芩浅谈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课程教育研究,2014年20期。
[2]陈河新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12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