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9期   作者:邱光彦
[导读] 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永恒追求,而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邱光彦
        宣威市乐丰乡初级中学
        摘要: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永恒追求,而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该根据新课程改革提出的目标,并依据中考考情分析选择典例进行限时训练。在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中需要充分体现“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高度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数学交流情境,注意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知识与技能的形成和发展,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和获得成功的体验。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策略
        1 增强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氛围
        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更有利于学生高效率的接受教学内容获得教学启发。良好的教学氛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使学生的学习态度变得更加积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喜好,设计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手段,只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参与,课堂氛围便会充满生机与活力。反之,如果教师不选择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依然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只会造成学生对教师高强度的依赖,缺乏自主思考和学习的能力。对此,教师需要采取师生互动的方式,在数学课堂根据学生的学情设计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组织学生发言,使学生在与教师的相互配合中提高学习的热情,使课堂氛围因为有学生的参与而变得充满活力。
        2 创新教学方法,增强学生体验
        教学方法是影响课堂教学成果的重要因素。讲授法是目前初中数学教学最常使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其以教师为中心结合板书向学生进行授课,虽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但是却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学生参与和享受课堂。讲授是教师的本职工作,课堂教学无法脱离教师讲授,但是单一的讲授法却也是不行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将讲授法与探究法、合作学习法、实验法等相结合,一方面使学生对数学课堂始终有一种新鲜感,另一方面也能使多种教学方法相互配合,增强教学效果。
        3 应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趣味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成为了各个领域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先驱,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应该更加普遍。上文提到,数学学科具有抽象性,尤其是几何知识,空间感差的学生,理解起来非常困难。假如教师仅用语言讲授,学生只用耳朵听讲,那么学生的学习效果势必不好。在信息技术进入数学课堂之后,教师可以通过下载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或是将自己的实验过程录制成微课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教学重点,感受数学学科的空间逻辑感,这样能够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比如:在学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这节内容的开始,笔者便通过多媒体展示了“海上日出”的动态视频场景,在视频播放完后,笔者首先问学生“海上日出美不美?”用来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使学生的精神集中于课堂。接着,再次播放视频,通过太阳与海平面的关系,帮助学生直观地学习圆和直线的关系。

板书教学既会浪费时间,也不够简洁明了,在讲解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时,笔者在课件上以表格的形式逻辑清晰地帮助学生展示了直线与圆在相交、相切、相离状态下的公共点个数、公共点名称、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与半径r的关系、直线的名称等内容,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这样让学生从情境和表格中学习数学知识,既能够增强数学教学的趣味性、直观性,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促进初中数学课堂高效生成的重要途径。
        4 进行拓展延伸,深化教学内容
        数学知识具有广泛性,教材中涉及的内容是适合大部分学生学习的基础知识,具有普及性。仅仅学习教材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需要带领学生突破教材的范围,使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技能,形成更高的数学素养,在思维的发展中提高数学能力。拓展延伸的内容和方式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学情进行选择,只有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拓展延伸才会有意义。
        比如:“黄金分割”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向学生介绍了什么是黄金分割以及黄金分割的比例之后,向学生拓展延伸了很多通过黄金分割比例产生完美视觉效果的艺术或建筑作品,像:世界艺术珍品维纳斯女神,她的上半身和下半身的比值接近0.618,所以身材比例十分完美,给人的视觉感非常好。还有著名的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雅典巴特农神殿的比例也接近0.618,符合黄金分割比例。此外,笔者还要求学生应用黄金分割比例设计一幅作品与其他学生进行分享。这样做,能够使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相结合,增强数学学科的应用性,同时也能深化教学内容,使学生从拓展延伸中收获更多知识。
        5 注重教学评价,完善学习成果
        教学评价的意义在于指导和完善学生的学习结果,从而促进学生进行学习反思,更好地取得学习进步。但是许多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忽略了教学评价对学生的作用,没有采取良好的评价方式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不足,找到更好的学习方法。教学评价包括教师点评、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三种形式,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点评应用的相对较多,但是也只是教师浅显的对学生进行评价,像:非常好、不错等,没有指出学生具体好在哪或者学生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这种评价的意义不大。教师点评需要及时、准确,比如: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要立刻对学生回答的结果进行评价,指出学生的解题思路或是方法有何不妥,并指导学生如何去做,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及时地了解自己的不足,从而取得进步。除了教师点评之外,教师还应该多组织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使学生从自己的角度或是同学的角度了解自己的课堂表现、操作能力、解题能力等,这样更有助于学生总结学习经验,完善自己的不足。
        6 结束语
        初中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期,也是教育承上启下的阶段。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具有很强的衔接性,教师树立生本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构建高效课堂,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掌握数学技巧,形成数学思想,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对学生今后更好的学习数学有重要的奠基作用。
        参考文献
        [1] 罗平建.浅谈初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草稿意识的培养[N].达州日报,2020-03-25(3).
        [2] 卫德彬,阮征,倪友祥,等.基于智慧学校环境下初中数学总复习课的教学思考[J].中学教研(数学),2020(3):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