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金鹊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乐安镇黄林小学
【内容提要】: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去获得知识,从而达到让学生体验成功、激发学习兴趣。我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通过和谐创新,有趣操作,奇妙训练,运用技术。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让学生享受快乐的同时,也让自己感受到快乐。
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去获得知识,从而达到让学生体验成功、激发学习兴趣。我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通过和谐创新,有趣操作,奇妙训练,运用技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让学生享受快乐的同时,也让自己感受到快乐。
1.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主关系,使学主大胆交流,敢于在创新中进行计算 ,体会快乐。
新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是课堂气氛的调节者,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营造学生自主发展的课堂氛围,教师应以平等的态度去热爱、信任、尊重每位学生,满足学生的发表欲、表现欲,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教学中,只有在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学生的学习才会热情高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才会更高。可见,创设民主和谐的心理环境和自主参与的教学情境,是学生主动创新的前提。在课堂上应给学生提供大量观察、实验、活动的机会,使教学更容易体现“提出问题——相互交流——汇报总结——巩固、实践”的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
如,教学“8加几”时,教师可先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用学习9加几的方法来学习8加几,让学主观察课件、摆小棒、讨论,归纳出8加几的计算方法,最后通过练习、游戏巩固本节的内容。
2.组织有趣操作,注重培养学主的语言表述和组织概括能力,寻找快乐。
在教学几何的计算和应用题的计算时,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的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使新知识在操作中产生,创新意识在操作中萌发。通过动手,学生们发现自己也是一个创造者。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借用直观演示、操作、组织游戏。故事导入等形式,营造富有情趣的教学氛围,尽量给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以及合作的机会。显而易见,这样的教学活动,“不用扬鞭自奋蹄”,让学生成为问题的探索者和解决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探索知识过程中,学生同桌合作学习或小组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中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听取别人的见解,合理地补充、调整自己的观点,达到较完美的认知状态。
如,教学“认识图形”时,小组合作学习,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得出长方体、正方体角的特征、边的特征,通过相互交流、补充,就能较完整地归纳出长方形、正方体的特点。然后我让学生动手拼一拼、拿一拿、摸一摸、猜一猜,进行多次的练习,整堂课气氛十分活跃,通过游戏,在轻松、愉快、和谐的环境中,学生们学得很开心,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不但学得快,而且记得牢,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组织学生画平行线的活动中为学生提供了白纸、不同的格纸、钉板、直尺、三角板等许多材料,给学生一个研究、探索,展示智慧的空间,果然面对多种材料学生有的利用格纸上的平行线、有的利用物体平行的特点、有的利用折纸的技能。尤其在学生们非常喜爱的折纸活动中各种奇思妙想远远超出了教师的预设。
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们不仅充分利用了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并且积极的乐于创造,想要与众不同。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宽松的氛围,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独立探究,允许学生充分思考甚至想象。允许学生有错、走弯路,这样学生才能有真切体验,在体验中丰富经验、获得方法、形成态度、享受快乐、得到发展。
3.学生训练时,热情鼓励,允许奇思妙想,畅所欲言,让学生乐说,分享快乐。
例如:简便运算计算教学中:21×5÷21×5 180÷(18+10) (18+99)÷9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上台展示方法进行全班交流。通过这一组题目,老师发现有些同学急于利用各种运算定律去解决问题,但是却出现了许多错误。因此,老师想提醒同学们,我们不但要灵活的运用各种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更要合理的运用他们,而不能乱用。
让学生自由自在地做好练习题,通过一小节知识的学习,师生通过总结,共同编出一组练习,让学生自由讨论,然后教师鼓励学生自己到黑板上去做,直到做正确为止。这样,可以巩固所学知识,使学生感到没有负担,自由自在,兴趣油然而生。 能让学生的个性不断张扬、发展、提升的课堂,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课堂,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努力使课堂成为“活、新、奇”的课堂,成为能充分展示学生才华的课堂。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积极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困、所惑。
教师放开学生并一起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问,教师答;学生问,学生答。学生感到无拘无束、畅所欲言,不知不觉地提高了数学语言能力。
4.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媒体教学数学体验抽象理念,感受快乐。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要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数学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使学生从大量繁杂、重复运算中解救出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数学中。
教师要放下架子,走入儿童的世界,必要时使用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刺激学生的多种感管,吸引他们的有意注意,给数学课堂注入新的活力。
例如:在教学圆周长计算公式时利用“几何课件”进行实验,更显示出其他手段无法代替的效果,学生在“几何课件”的操作窗口中借助画圆工具,拖动鼠标能轻易的画出大小不同的圆,软件提供的度量功能可以快速的显示所画圆的周长和直径的长度数值,调用比值计算工具能自动生成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圆周率的概念就呼之欲出,本课难点不攻自破,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就水到渠成的展示出来。在整个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对教师学生的要求,也让学生体验到了运用媒体教学数学抽象理念的“快乐”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在现实世界寻找生活素材,让数学贴近生活,用具体生动、形象可感的生活事例解释数学问题,以活动为主线,展现知识的产生、形成的过程。那在数学教学中快乐无处不在。
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渐趋活跃,逻辑性、层次性逐渐明显。如果说语文课赋予孩子们的是灵性,那么数学课赋予她们的则是理性;在文理交汇中,在激情、感性与思考、探究的碰撞中,学生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开始形成。每每谈到学生们的优异表现,我们的眉梢都忍不住飞挑。但是路漫漫起修远兮,孩子们还需要更深层次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