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9期   作者:赵丽
[导读] 伴随着新课标的持续推进,根据教育目标和教学要求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赵丽
        新疆沙雅县新垦农场中心小学

        摘要:伴随着新课标的持续推进,根据教育目标和教学要求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原有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也需要进行不断的创新升级,因此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能力,为学生今后的良好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主要针对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方法及对策进行研究,希望通过研究能探索出与新课标相匹配的更加高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创新
一、引言
        新课标的提出,对于学生与教师要求不再是传统“填鸭式”的教与学,对于学生的要求不仅要了解基础的数学知识,还要让学生在各项能力之中也有发展和提高:扎实的学习能力、问题的探索能力以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也对于小学数学老师的教学方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学生的数学教学活动应当是一个活泼、主动和积极参与的过程,帮助学生认识人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鼓励学生在探索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乐趣。
二、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现状
   在现阶段,小学教学的现状还是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还是希望在教学计划的目标下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忽略了学生的各项能力的培养。老师更多的是针对知识内容进行讲解,以达到学生能够听懂会做题、能考试的结果,因此学生的实际应用是不太顺畅的,学生们只会如何写作业、通过考试。却不太清楚如何将这些数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的生活当中去,也没有机会思考这些逻辑、图形、方法是如何产生的。
三、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的创新对策
(一)创建生动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性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学科,它缺乏生动有趣的故事,并且很多思考题的难度都是不小的,更多的呈现给学生的可能是枯燥的数字和抽象的图还有需要死记硬背无法理解的公式,这些循环往复的计算就足以使小学生们感到乏味、无趣。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应当创造出一种生动的学习情境。由于小学生们年龄较低因此还处于认知能力和好奇心特别强的阶段,一但对于某件事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不断的探究,老师们应该充分抓住小学生们的这一心理,创造出生动的学习情境。所以老师不论是在进行新的知识点导学还是复习知识的过程中,都可以结合学生们喜爱的动画片、讲故事、猜谜语、做游戏等等方式来让学生们积极参与互动。

比如在教学对于圆的认识的时候,可以制作一个不同形状车轮转动的游戏,比如有车轮是长方形的汽车、菱形车轮的汽车以及圆形车轮的汽车,让同学们参与竞猜看哪一辆车跑的最快,从而引发学生对于圆形的认知。在对于圆的认知的教学时,还准备了多种图形的模型,让学生动手参与其中,进行图形的组合和搭建,不仅仅局限于对于圆形的教学,也对于其他知识内容进一步进行了延伸。
(二)充分联系实际,将教材与实际生活内容相结合
   现如今随着经济与互联网的发展,学生们对于学习和认知不仅仅来源于传统的课堂,还有很多渠道去学习。比如互联网、社会实践等。这就要求老师们需要充分对于知识与实际相关联,做到知识的延伸,交叉学科进行联合,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就是对于知识最好的延伸和应用。
   善于进行学科交叉,多多联系科学、艺术老师进行交叉学科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们往往对于科学艺术课的热情是高于数学课的,因此可以联合起来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比如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馆、科技馆之中,让他们探索数学与这些学科的联系;也可以组织课堂中的市场交易,让学生们通过采买、盖房子、买材料还有设置学生们最喜欢的买玩具环节,给出一个打折折扣,让学生算一算原价是多少,能省下多少钱等等多种模拟,来感受数学在生活之中的应用。
(三)先抛出问题,让学生先思考后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应该善于主动巧妙的制造一些问题。让学生们先思考、探索后学习。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这一课当中,老师先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样的数字能被3整除?引发同学们激烈的思考与讨论,随后问问学生,能被2或5整除的数字又是什么特征呢?个位数上的数字是3、6、9的数字能够被3整除吗?让学生们利用算珠进行试除,随后发现,只要是数字的个位数上是3、6、9的数字都能够被3整除,在学生不断探索知识成果的过程中,他们也加深了对于数学逻辑的理解,对于理解其他能够被某数整除的数有了更加发散的思考,也进一步加深了理解。学生对于学习的参与度提高了,认知水平也提高了。
结论:总而言之,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问题,不再是封闭的学习集中营,而是寓教于乐的学习夏令营。这就是对于老师的教学方法来说是一个创新,老师们抛掉传统的数学教育教学方法中刻板无效的方法,一方面对于教学知识不断的思考、磨课,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各项能力,让数学教育教学能够来源于生活并且实际运用到生活中去。老师们应当充分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让孩子们的数学素质素养,在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之中,充分感受数学现象、理解学习数学知识、形成数学逻辑能力,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带来的快乐,在数学学习之中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朱添斌,张君霞 . 小学数学实现创新教学的三个层面 [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11:48-50.
[2]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J),任建平,科技资讯,2007(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