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9期   作者:蒲姗伲
[导读] 一般思维逻辑理念下,历史学科的“教与学”,无非就是历史年代和历史事件的传递与传承,
        蒲姗伲
        剑阁县龙源育才学校  
        摘要:一般思维逻辑理念下,历史学科的“教与学”,无非就是历史年代和历史事件的传递与传承,这些久远的事情需要学生死记硬背“啃书本”才能接受和掌握。其实,历史教学可以将历史故事融入课堂,丰富和创新教学模式,转变历史课堂枯燥的氛围,使之变得活泼生动,妙趣横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中积极探索历史人物、事件教学实施路径,拓展应用空间,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历史发展观念,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使学生主动积极地了解历史,学习知识,深化对历史史实的理解,增进记忆。
        关键词:历史故事;初中历史;运用
        一、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意义
        (一)历史故事生动,内容丰富多样
        教师要深入了解初中生的特点,掌握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站在他们的角度看待和分析问题,从他们的兴趣爱好出发,选择教学的历史故事,这样学生容易接受,乐于深入理解。通过生动形象的历史人物介绍,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描述,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理解把握,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历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帮助初中生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二)紧扣教学大纲,辅助教学开展
        教学要以大纲为主线,深入挖掘教材,围绕教学目标选择历史故事内容,融入课堂教学活动,辅助教学开展。教师要把课前准备工作做好,精心设计历史故事与教材内容的融合方式,紧扣教学重点和难点,以故事的形式把重点和难点演绎出来,展现给学生,让他们通过生动形象的人物和事件领会重点和难点内容的内在意蕴,找到解题思路,掌握技巧方法。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增强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课前准备充分,帮助学生打好基础
        历史是基于客观真实,对社会曾经的实践、发生的事情系统全面的反映和展现。在实践教学中,学生对这些陈旧的历史事件,过往的史实,缺乏主动探究和了解的兴趣。教师要充分考虑这一点,切实做好历史学科教学的前期准备工作,把课备好,防止课堂讲解枯燥乏味,学生听不进去,教学效果不好。
        将历史故事融入历史课堂教学,通过生动的历史故事讲述,可以让历史教学效果迅速得到提高和巩固,让学生扎实地掌握知识。历史教师要在课前做好准备工作,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和学生特点,精心挑选与教学有关的历史故事,或者将教学内容以故事化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要善于把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所在的地域性、差异化的风土人情、人文特征融入历史情景中,以故事的方式讲述出来,让学生被吸引和打动,从中收获知识,从而培养初中生的历史时空观念,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增加民族自豪感和责任心。
        (二)借助历史故事,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要想有效突破历史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要先找到症结所在,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然后对症下药,药到病除,收获成效。


        在实践教学中,初中阶段历史教学的理论概念性内容是重点和难点,学生对教师枯燥乏味的单纯讲解难以接受。很多时候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与学生的理解存在偏差,难以实现同频共振,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教学思路,无法全面掌握重难点知识。教师要主动探求改变这种现状的方法和路径,创新教学新模式,引入历史故事,为学生创建新型的学习条件。借助生动形象的历史故事,学生可以对各个历史时期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系统掌握。通过历史故事教学,单调的历史事件变得生动起来,人物很具体,事件更形象。教师选择历史故事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围绕教材内容,以教材为根基,以历史故事为枝叶,将故事与教材深度结合,使得教材内容鲜活,便于理解记忆。
        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展多媒体教学,利用教学工具的特点丰富历史课堂教学,通过播放视频、图片、历史故事等,使得历史教学声情并茂,深化学生的理解,让历史课堂充满生机活力,在身心愉悦的氛围下突破历史教学的重难点,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快速提升。例如学习“商鞅变法”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观看视频“徙木立信”,促进学生加深对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的记忆。
        (三)开展小组合作,深入探究历史规律
        新形势下,初中生的思维发展迅速,现代信息网络的发达,对现代化、信息化工具的接触和使用促进了他们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发展。现代各种与人们生活相关的网络系统的推广普及和应用,增加了人们的学习机会,学生学习的知识面日趋广泛。
        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科学地运用网络信息技术优势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促进学生自主收集历史资料和历史故事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将收集到的内容拿到历史课堂上与同学展开讨论,进行研究与分析,提升知识和能力。教师要突出“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型课堂教学,让他们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小组,开展合作探究学习,自由发挥,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听取他人的意见和观点。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分析、判断、总结等都可以是学生讨论学习的知识点,学生通过自主分析与研究得出判断和结论,能够有效提高初中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要加强学生间的互动配合,活跃课堂氛围,让他们深入探究历史故事中蕴含的历史规律,形成独立的历史见解。教师要组织学习小组之间进行学习竞争,开展小组之间的辩论和成果展示,促使小组成员形成团队合作意识,自觉分工合作,默契配合,共同探究答案,完成教师安排的学习任务。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动手收集信息内容,对所学历史事件、故事内容的理解和认识会更加深刻。同时,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集体主义意识。学生从中体会到历史故事和历史学习带来的乐趣,爱上对历史的学习,产生深厚的历史情结。
        三、结语
        总而言之,科学合理地运用历史故事开展初中历史教学,有利于学科教育教学模式新时期的创新发展,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的快速转换和实践应用,是传统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补充和提高。教师要将历史故事多样化地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生动形象的故事阐述过程中,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获得知识的浸润,提高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理解,形成历史时空观念,促进知识能力和素养的全面发展,快速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 刘邦.生本教育下的初中历史教学实践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16.
        [2] 曹艳.初中历史教学中情境创设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6.
        [3] 谢婷.历史情景剧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