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9期   作者:董时雨
[导读]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必须要革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
        董时雨
        山师基础教育集团 250000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必须要革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高效课堂教学。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提升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成为高中历史教师关注的重点问题。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众多新颖的教学方式方法逐渐被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思维导图作为近年来较为常见的一种教学手段,在教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将其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中,使学生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能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有效帮助学生更好的对历史知识进行理解与掌握,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提升历史思维能力。基于此,本文就针对思维导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展开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思维导图; 历史课堂;核心素养;思维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高中阶段的教育更加注重学科的核心素养以及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在此种教学背景下,高中历史学科教学可以通过利用思维导图教学工具,对学生实施教学活动的开展,通过利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将零散的历史知识点整理为系统的体系,使得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和立体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更好理解与掌握。思维导图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实现了对学生学习潜能的挖掘,提升了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是培养与提升学生历史核心素养与思维能力的重要教学手段。
1、思维导图与历史教学概述
        1.1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英国著名心理学家、记忆大师东尼·博赞 (Tony Buzan) 创作并提出的一种学习辅助工具,思维导图又名心智图,是一种以文字配以图形形成网状的知识结构图,并形成知识一定关联性连接,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知识成功地、形象化地表达出来,表达一定的发散性思维,是一种储存、 组织、 优化和输出信息的思维工具。将思维导图应有与历史教学中,可以将枯燥、单一的历史知识内容用图像、 关键词、 主要概念分层次、 多色彩来进行梳理,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掌握知识的重点,成功地实现知识的全面掌握。思维导图具有一定的逻辑结构、知识结构,层层递进的知识延伸与导图,有利于延伸知识分支并形成知识体系,通过其层次分明的主题结构,使得学习重点一目了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嫁接知识能力, 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1.2高中历史教学
        高中历史课程内容包罗万象, 融万千事物与其中,繁杂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应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去理解记忆,费时费力,学习效率低下,也不利于学生历史核心素养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提升。并且,历史核心素养包含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 历史理解、 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的正确理解等,那么如何让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清晰的、完整的、体系化的掌握与了解,促进学生历史思维与逻辑、创新思维的培养,将历史学科功能得以更好的发挥,就需要历史教师革新教学观念,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实现对历史课程的有效教学。思维导图应用于历史教学中,可以将繁杂、枯燥的历史事件教学内容形象化、生动化的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表述出来,并且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导图的制作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习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中, 乐于探究, 勤于动脑动手,对历史知识进行梳理、记忆。此过程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和清晰理解历史基本知识,同时,还培养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获取新知的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的培养,可以说,思维导图是一种辅助学习历史的有效教学手段,帮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综合能力进行多方位培养。


2、思维导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2.1帮助学生掌握历史概念,建立知识体系
        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内容中,包含了众多的历史概念,需要学生去深刻的领会概念中深藏的内涵,在深入理解与体会的基础上,建立各知识之间的关联性与内在联系,从而形成 对历史事件的推理判断和逻辑分析,最后实现对历史知识的总结归纳与理解掌握。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的大体脉络,将历史知识内在本质特征与相互关系进行形象的构建,形成有机联系的内在知识网络,以图文并茂的可视化形式将知识表达出来,帮助学生更轻松的对知识进行理解与记忆,为学生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2.2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扩展
        思维导图联想作用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对旧知识的新认识。 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对历史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挖掘,深挖课内教学中隐性知识点,在思维导图的梳理引导下,学生通过对所学知识教材内容不断的分析与理解,实现对知识的不断补充。隐性知识点是启发学生能力发展的知识,这些知识往往在教课内容中不能直接的进行体现,但是却在教学中占据着很大的知识地位,学生对这些知识点进行了掌握,学习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与发展。在高中历史学习过程中,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的预习、学习与复习,在日积月累的应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下,学生就会潜移默化的形成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帮助学习形成一个条理清晰的历史知识脉络。在思维导图的运用过程中,由于学生思想、理解能力等个体差异问题,所构建的思维导图也各有特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进行互动交流,用同伴间的帮助来促进彼此的学习。
         2.3思维导图的应用要坚持 “常用常新 ”
        思维导图可以说对学生的学习、复习以及考试都有着很大的帮助性,学生在考试过程中,遇到问题解决时,在脑海中可以迅速形成一个知识点导航,依据图的指引寻找出问题的答案,实现学生做题能力的有效提升。思维导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实现了对教学的优化,帮助学士巩固旧知识的同时,整理旧知识时不断的更新与补充新知识,在思维导图的引导下,学生实现了对历史知识的深入理解与记忆。学生只是将思维导图知识体系印在头脑中是不行的,还必须要学会如何运用,并经常的在习题过程中进行运用知识,才能不断的翻新知识。此外,还需要经常对思维导图知识脉络进行补充,实现对知识体系的不断完善,将知识点进行熟练的掌握,从而在头脑中建立横向和纵向的知识点联络知识体系。最后,还想要强化对课外知识点的学习与补充,不断的来填充知识,丰富头脑,引导学生做到常用常新。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高考体系的不断革新,对学生的考核也不再局限与对书本知识的掌握情况,而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也必须要革新教学观念,充分的利用“思维导图”等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此外,思维导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推动学生对历史得到深刻理解,助推了学生核心素养以及逻辑性思维的养成,思维导图真正做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陈文华课标”视角下,历史学科高考复习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J].中国农村教育,2019(9):101-102.
[2]冯韵芳?新课标理念下思维导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29):59-60.
[3]江峰.试析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思维导图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1):53-54.
[4]陈洪义.借有形之图引无形之思——用思维导图优化高中历史复习课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7(2):56-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