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燕 李华
淄博市临淄区金山镇边河小学 255440
摘 要:与其他的音乐形式不同,合唱作为一种多声部音乐,除了具备音乐的旋律与节奏特点之外,还蕴含着和声、复调等独特的美感。本文从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实际出发,针对如何提高其教学有效性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策略
合唱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在实际的教学中,需要灵活采用多元化的现代教学手段,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同时帮助学生树立起对音乐的自信心,促进学生更为长远的发展。以下是本文对此问题的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一、鉴赏优秀作品,激发合唱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所以想要保证教学质量首先就要激发学生合唱的热情和兴趣,在兴趣的驱动下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合唱学习中来,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首先,教师要多搜集优秀作品,带领学生鉴赏,多听多练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才会逐步提升,不仅能够锻炼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同时还能让学生更近的感受到合唱的魅力,激发学生对合唱的喜爱之情。有了兴趣为基础,无论是在欣赏课还是练习课上学生都会保持积极地热情,以最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例如,《送别》、《东方之珠》这些歌曲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优秀合唱歌曲,教师可以将这些歌曲播放给学生欣赏,增强学生对合唱的热爱之情。
二、学习合唱技巧,提高合唱水平
1、注重节奏、音准的学习
节奏和音准是合唱教学内容的重中之重,合唱要求演唱者声音圆润、流畅、自然,这就需要演唱者能够精准地控制呼气和吸气,使声音统一,节奏变化跟随呼吸变化而变化,因此,我们要注重节奏和音准的学习,定期开展节奏和音准方面的练习活动,带领学生演唱歌曲,加强学生对节奏和音准的把握,提高学生合唱水平。首先,教师可以进行范唱,学生认真听的过程中思考声音是在什么位置发生共鸣,音阶高低变化是什么样的,逐渐明白发声的技巧,做到发声圆润、自然,保证出自一个位置,让学生在自控气息的能力上有更大的进步和提升。其次,教师要尝试对一些曲目进行创编,使其成为可供学生练习的合唱曲目,融入和声、渐进、低入等多种合唱技巧的练习活动,加强学生对合唱曲目的感知力,让学生对节奏和音准有更精准的把控。
2、旋律学唱,提高合唱水平
旋律学唱是合唱教学的重要内容,想要提高学生的合唱水平,旋律学唱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在旋律学唱练习中学生可以掌握合唱技巧和正确方法,从而使合唱更加生动有效。
为了让学生感受合唱中旋律美感,教师可以运用辅助乐器,带领学生从演唱形式、合唱技巧等方面赏析合唱旋律美感,从而让学生感受合唱带来的乐趣,增强学生合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首先,教师要搜集经典曲目,带领学生欣赏曲目中的旋律之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尝试身处不同意境中赏析曲目,比如没有伴奏的情况,合唱的情况下,独唱的情况下,让学生从不同的演唱形式中感受曲目艺术之美以及旋律变化的神奇之处。其次,乐器是辅助教学的重要工具,为了体现曲目音色变化,加强学生对音准的精确把控,教师可以借助乐器辅助教学,让学生在乐器的辅助下体验不同声部音准和高低音的具体变化,提升学生合唱水平。
3、重视视听教学,提高合唱质量
为了让学生深刻体悟曲目情感变化,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开展视听教学,形象生动的展现曲目旋律变化和节奏变化规律,让学生对曲目表达的思想和情感有更深刻的感受。例如,在二声部视唱时,学生很难领会曲目的意境,为此,我们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发挥视听教学优势,首先,可以师生合唱、也可以二重唱或小组对唱,引导学生重视演唱效果,从而提高学生对鉴赏音乐的水平。其次,在讲解合唱技巧时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提高实践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三、分组教学,提高合唱教学的有效性
以往合唱教学都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全班集体合唱,大家一起参与,这种教学方式存在很大的弊端,因为学生声调有很大的差异,在合唱中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控节奏和音准就会出现混乱的情况,最终虽然没有出现卡拍情况,大家能够保持统一顺利完成合唱任务,但声调的混乱使得合唱失去了意义,学生也会丧失合唱的热情和动力,因此,我们可以采用分组教学的方式,将单位缩小到小组范围内,小组为单位学生们的声调可以更好地做到统一整齐,而且教师也能根据小组成员的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不仅可以提高合唱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更能保护学生合唱的兴趣和动力,一举两得。为了分组的有效性,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能力科学划分合唱小组,小组成员人数控制在6到8人,选派一名音乐素养较好的学生单位小组组长,小组成员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开展合唱训练。在合唱过程中,学生们可以互相交流,大胆提出疑问,依靠小组的力量解决问题,锻炼学生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另外,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取长补短,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帮助。此外,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还可以开展竞赛活动,满足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才华的平台,尽情表现自己,在好胜心的驱动下,小组成员都积极参与,大大提高了小组团队的统一性和协调性,合唱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总之,在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需要老师不断实践创新,探索科学教学方法,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依据课标、学情,并要创造性地使用好教材,做好合唱的普及教育和启蒙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晓霖.声乐律动,心随我动——论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7(09).
[2] 李雅俊.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路径研究[J].祖国, 2017(04).
[3] 方嘉露.趣味翻转,提升效率——关于翻转课堂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J].新课程(上),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