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的教学方法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9期   作者:古奇峰
[导读] 高效的体育课堂是实现新课改的重要手段
        古奇峰
        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初级中学213118


        【摘要】高效的体育课堂是实现新课改的重要手段,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途径,对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的意义、构建高效体育课堂的具体对策进行论述,希望为初中体育教学提供有效手段,促进初中体育的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初中体育;高效课堂;教学方法

 一、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的意义
        初中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一部分有助于初中生的身心发展。初中的学生处于身体快速成长的阶段,需要适量的体育锻炼来增强体魄,保障身心健康。然而,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时间非常有限,无法满足初中学生正常的锻炼需求。而且初中体育课堂常常因为不受重视,而被其他课程占用,导致学生无法得到正常的体育训练。因此,遵循新课改的要求,重视初中体育教学,在有效的时间里发挥体育教学最大的效用,构建高效体育课堂,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构建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的具体对策
         (一)树立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思想是行为的根源,牢固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是有效落实初中体育教学的前提之一。因此学校和老师须提高体育锻炼对初中生具有积极影响的认知。首先学校应该科学规划体育课堂的时间安排,在每周的课程中保证足量的课程时间,以保障体育老师的教学计划能够得到顺利实施。其次体育教师要在课堂中引导初中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并让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自觉主动地去学习体育相关知识以及积极地参与体育锻炼。教师采取有效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锻炼兴趣,消除懒惰懈怠的坏习惯。
        思想与态度是发生行为的根基。体育教师要循循善诱,引导初中学生意识到体育课是一门重要而规范的课程,体育课对他们自身的健康、心理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必须认真学习体育理论和实训方法。总言之,体育教师必须首先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才能为构建高效课堂打下基础。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
        构建高效课堂要求初中体育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而不能以教师为中心展开固化的教学。首先,体育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除了必学的体育项目之外,体育教师应该了解班级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一个最受学生欢迎的体育项目作为吸引学生兴趣的切入点,并有针对性地就此开展更多的教学。如此,学生能够更加感受到体育教学的乐趣,也会更加主动积极的学习体育。其次,体育教师要尊重个体差异,每位学生的体能和兴趣爱好都有所差异,如果强行要求所有学生都达到同一目标,则可能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材施教,对体育成绩较好的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优势和兴趣点,大力发展,培养精英体育人才。而对于体能较差的学生,则要以鼓励和帮助为主,为学生设置切实可行的体育目标,分阶段去实施。这样,即使体育较差的学生也能切实获得进步,并在不断进步中树立体育学习的信心。
         (三)转变教学方法
        新课改背景下,体育教学方法必须不断改善,与时俱进,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求。而丰富体育教学方法,是改善教学质量,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措施之一。

首先,体育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学校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比如,可以利用教室的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播放视频,讲解篮球运动的动作要领,理论结合实际,学生更容易理解。或者,体育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篮球运动视频最佳集锦,通过真实而充满热血的运动视频来吸引学生的运动兴趣。其次,体育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方式,除了日常的体育教学方式之外,体育教室应该结合初中学生的特点,不断探索创造新的教学方法。比如,通过一些游戏性和对抗性更强的活动来学习篮球,而非一味让学生进行重复性的枯燥练习。通过分小组合作对抗的方式,同一小组内的学生不仅可以互帮互助,而且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探索篮球技巧。而不同小组之间的对抗有利于学生看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改正。最后,体育教师可以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入一些其他因素,让体育运动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比如,在体育运动中加入音乐、健美操等本身就和音乐融合得非常好的运动项目。初中体育教师也可以积极进行类似的教学项目。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也能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不断总结反思
        体育教学也和其他课程一样,需要及时的反思和总结,发现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进行针对性的改善。在学习体育技术初期,学生处于泛化阶段,无法保证每位学生的动作都是规范而正确的。错误的运动动作是导致学生运动受伤的因素之一,这是体育教学必须重视的问题。而且,如果学生一直使用错误的动作,则无法在体育运动上得到进步,体育课堂的教学有效性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在教学期间,体育教师必须要重视检查学生的动作规范,并及时总结容易犯错的地方,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根据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规律,要科学地安排体育课的结构与内容。除此之外,必要的总结和反思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必然要求。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总结,有助于教师认识到学生的特点,掌握体育教学的薄弱点,从而针对性地进行强化训练。体育教师的总结和反思有助于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将此总结反馈给学生,则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弱点,能够得到更好的体育学习体验。最后,评价方式也应有所改变,对于体育课的评价应从单一的评价向多元化的评价发展。
         (五)探索体育的生活实践
        初中体育教学应该明确目标,让体育运动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真正实现体育的实践性。在下课后可适当的给学生布置“体育作业”。一方面,体育教师可以教给学生一些能够在闲暇时间和零碎时间进行的锻炼项目,比如一些锻炼手臂力量的套组动作。这样即使在课堂之外,学生也能够自行进行锻炼,养成规律运动的良好习惯。而且课外的运动也能帮助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魄,为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体育不仅仅是一项运动,更是对初中学生精神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塑造。体育精神引导运动员坚持不懈,吃苦耐劳,在良性竞争中不断进步。而这种精神也应该通过体育课堂传递给学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格,在学习和生活中践行体育精神。如此,初中学生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体育运动的魅力,从而提高学习自主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改的完成需要通过学校体育来实现,初中体育教学作为学校体育的一部分,需要构建高效的体育课。教师必须要充分认识到体育高效课堂的重要意义,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认知程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教学方法,积极总结和反思,把体育教学融到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综合地构建高效的体育课堂,以此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打造高效初中体育课堂初探[J].张自良.学周刊.2018(15).
[2]新课改背景下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马进荣.西部素质教育.2016(04).
[3]常仁杰.新课改下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01):84+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