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中国传统文化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9期   作者:鹿旭
[导读] 美术教学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在美术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
        鹿旭
        济宁市技师学院  山东济宁  272000
        摘要:美术教学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在美术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有效应用是非常关键的一项内容。据此本文结合实际,在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定义的基础上,探讨了美术教学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应用产生的影响,其次详细论述了美术教学环节过程中国传统文化的应用要点,希望分析后,可以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参考,从而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美术教学;运用
0引言
        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发展,内容是非常丰富的,是中华民族长远发展之下所形成的,对于传承人类的文明有着非常高的优势,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结构。随着近年来的发展,很多学校都开始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加强民族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等方面,各个学科中都非常的重视传统文化的渗透,美术学科也是如此。传统文化与现代美术教学有机的结合到一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传统艺术的美感,能够反映出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精髓,能够促进美术素养的提升,也能够促进个人人格魅力的提高。
1 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
“文”字主要是表现人的言语、思想、行为等各个方面,这些都被人们叫做是“文”。“化”字表示是“教化”、“教行”的意思。中国传统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与演变,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能够展现出中华特色民族文化、思想意识、观念形态等方面的汇集和使用。中华传统文化的客体就是中华人民,这些代代相传之下形成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主题是将各个民族在新一代中持续发展,形成比较深厚的传统文化。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是各个民族精神、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全面融合。
2 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中的影响
2.1 有助于中华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
        教育课程的不断优化,美术在教学中已经逐步的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同时还包含有很多文化情节方面的内容。经过这一课程融合方式,能够产生比较良性的变化,让人们对于美术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使得学生对于历史文化知识更好的掌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艺术社会的影响更加的深刻。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丰富的内容,比如历史典故、宗教神话、经典名著等等方面文化发展历史。而中国这些历史文化巨著中,都有很多优美的艺术作品在其中,学生在阅读这些作品时,能够理解其中的文化内容,也能够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
2.2 给予正确的思想导向
        中国传统文化给予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是从精神方面循序渐进的发展,能够使得生人生观得到改变,能够积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中国传统文化中通过美术作品来组织进行各项活动,很多都在开展全面的伦理道德理性价值的分析,能够为学生做出准确的指引,能够更好的纠正学生所存在的错误思想和理念,从而可以促进学生的精神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素材和内容都是非常丰富的,主要能够宣扬儒家思想惩恶扬善,能够展现出人的忠孝节义方面的精神,从而可以引导学生的思想变化。从众人皆知的故事作为主要内容,二十四孝题材中,能够展现出儒家思想的精髓,更好的维护礼数,应该做好学生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学习与传承。比如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能够激励学生发奋图强,能够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当前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通过生动的形象来培养学生的优秀品德,能够有较为强烈的社会责任心,从而可以激发出学生的爱国精神与民族自豪感,从而可以引导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2.3 提升学生的创造精神及创造力
        中国传统文化具备着非常强劲的创造力,在民间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日常生活中分析能够发现,美术也有很多相关内容。比如,在衣服上刺绣,刻在建筑结构表面的传统造型龙凤,能够展现出人们对于传统故事的理解和演变,能够形成具备吉祥意义的代表物。

很多民间美术作品都能够突破传统思维和空间的限制,创造出不合理的形象。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非常高的创造性,尤其是美术结合到一起形成更高的价值和韵味。中国传统文化依然有较强的发展空间,能够实现思维的创造力发展。
3 中国传统文化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3.1 借助绘画,让学生体验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传承时间是非常长的。很多优秀的艺术作品被逐步的传承与发展,能够取代传统的社会文化、审美方面的限制和影响。在教师的教学环节,能够利用欣赏名作品的方式,让同学分析其中的画面,能够充分的了解画家创作作品的意图,能够展现出艺术家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例如,八年级上册第五课《盛世汴梁》中,本课主要讲解汴梁的《清明上河图》,教师在简约讲述了传统的社会的背景之下,能够充分了解故事的情节以及其中作品优秀之处。利用这些名篇作品的赏析和理解,能够更好的促进自身境界的提升。通过绘画方式的合理应用,让学生能够充分的理解美术内部所存在的美学感受,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中国传统文化。
3.2 凭借传统文化的趣味,提高学生的兴趣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是比较丰富的,素材的内容是多样化的,能够通过美术教学中实现多种素材的方面。传统文化在教学中,将传统文化中的故事作为切入点,能够引导出具体的美术教学中的各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能够实现学生思维的扩展,利用新鲜事物能够更好的实现艺术的融合与应用,能够更好的促进传统文化的元素分析。比如,诗词歌赋、剪纸、民风民俗等方面,这些都是经过长期的发展之下逐步的积累出来的,是几千年发展之下的结晶。比如,在学习《仕女·簪花》时,能够把中华民族传统的服、妆、饰等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程讲解中,教师应该以该图画作为切入点,通过该作品的观察,能够更好的理解其中的工艺理解。仕女上所佩戴的簪已经有长达4000年的历史,能够代表着等级和尊严。美术课堂中能够做好图画的鉴赏进行传统文化学习,能够促进学生的观察力提升,使得学生品质的提升,能够更好的感受到中华传统民族文化的美感,能够把传统文化融入到美术的创作中。
3.3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精华
        中国传统文化的形式是多样化的,不管是哪种艺术作品形式,作为传统文化的传统载体形式,能够展现出文化的内涵。能够充分的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且能够更好的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所在。中国古代文化更加重视的精神方面的探索和传承,而民间传统文化中,更加重视的是文化追求方面。如《三味书屋》中写到先生案头挂着的《松鹿图》,该画中能够有非常高的寓意和价值,能够充分的体现出传统文化中的美好象征意义。“树”谐音“书”,“鹿”谐音 “禄”,这幅画意味着“书下有禄”,即与“书中自有黄金屋” 同理。这种象征性的设计能够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也能够体现出中国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希冀。积极的开展历史与文化的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具备较高的人为修养,从而可以融入当前人们的传统文化精神内涵。因此,美术教学实践中,要考虑到专业的特点来布置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这是极为关键的。
4结语
        总而言之,中国传统文化包含内容比较多,形式也是多样化的,美术教育的方式也比较多。教师能够利用美术和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到一起,从而可以让学生具备更高的学习兴趣,培养创造力,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参考文献:
    [1]虞璀.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中专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与评价,2017,(6).142.
        [2]钱初熹.中国中小学美术教科书中的传统文化[J].全球教育展望,2015,(3).117-128.
        [3]张瑾,解红宇.融传统文化于小学美术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12).63-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