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9期   作者:杨诗菻
[导读] 小学阶段是学习英语的最佳启蒙时间,学生从小就处于浓厚的英语氛围里,
        杨诗菻
        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岳阳镇小学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习英语的最佳启蒙时间,学生从小就处于浓厚的英语氛围里,能够更好地培育其英语核心素养。在新课改时代背景下,对小学英语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进行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进行英语核心素养的培育。在英语课堂上,教师既要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注重听说读写练习,还要让学生在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中获得发展,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关键词:英语课堂;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前言:英语教学工作从娃娃抓起,这就要求小学英语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要擅于将英语改革新理念贯穿到英语教学工作中;同时,在教学实践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小学英语教师应以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实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服务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一、构建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在实施小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创设情境的目的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突出教学的主题。情境创设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真实课堂氛围的营造,这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因为如果只是简单地进行要素堆砌,对教学主题的渗透将无法起到推动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基于小学生的兴趣爱好或是生活实际作为切入点,以其感兴趣的故事内容和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例如,在“How old are you?”的故事板块教学中,教师首先应明确教学的目标,即让学生们掌握与数字相对应的词汇以及年龄询问的基本句型。教师可以结合学生们的特点对博物馆游玩的情境进行改造,创设一个生日情境,借助图片演示的方式展现过生日时的蛋糕、蜡烛,在此情境下顺畅地融入句型和词汇。在创设对话情境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进行适当的拓展,向学生展示一些印有生日礼物的图片,以供其选择。过生日的情境基本上学生们在生活中都经历过,在课堂上构建此情境可以让学生们快速地融入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
        二、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小学生的主要特点是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热情、个体差异较大,因此,教师要充分认可小学生的个体差异,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对不同特点的学生选用不同的引导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既要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又要具有普适性。比如:在学习“How can I get there?”这一课程时,教师可以对课文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组织学生以组为单位排练课本剧,让学生在课文中选择自己较为喜欢的人物角色,并通过自己的语气、表情及肢体语言进行表演,鼓励学生对课本人物进行创新和延伸。在这个过程中,存在部分学生更善于口语表达,而另一部分学生比较内敛、羞涩,这时教师首先要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较为简单的任务,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鼓励学生开口交流,逐步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交流能力与自学能力。


        三、有效提问,提升思维能力
        在小学英语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想使学生在核心素养方面获得有效的发展,其需要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使学生在知识内容的驱使下,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下,对知识中所蕴含的问题进行积极探究,从而使其在问题解决中,既能掌握有价值的英语知识,又能获得思维能力的发展,一举两得。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其英语学习能力是有限的,由此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是难以在知识中探寻到问题的。此时,就需要发挥教师的教学引导作用,由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细致的分析,设计极具探究性的问题,使学生在问题的驱使下,自主思考。以Dont talk in the library.为例,我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初,先立足文本内容,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Have you been to the library? What is the atmosphere of the library? In a quiet atmosphere, what happens if a sudden sound is heard? What if you stand up freely while borrowing books?在这样的问题引导下,学生会发挥其已有生活经验的作用,对其进行积极思考。这些问题的解决其实就是要求学生遵守规则。在学生回答了这些问题之后,我继续向其提出问题:What rules do we have to follow in the library?如此将学生引入到新知学习之中。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仅可以在问题的引导下,一步步地进入新知学习状态,还可以在问题的思考下,激活思维,有利于其英语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通过文章的插图提高学生的文化品格
        对于学生来说,在英语教材的阅读中,精美的插图也会带给学生不一样的感受,就像是学习过程中的催化剂一样,可以激发学生对事物的理解能力,通过多种手段将他们意识中存在的内容与英语连接在一起,从而让学生获得学习的乐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插图向学生科普一些西方的节日,让学生对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认知,培养学生在文化品格上的核心素养,从而拓宽学生的眼界。
        结语:在小学英语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结合学生们的认知能力,将英语知识与图片、故事等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在趣味性的教学环节中不断提高自身对英语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教师们为学生们创设相关的英语对话情境,拓展学生们的英语思维,促进学生们英语交流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勤华.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新探:以小学英语为例[J].上海教育科研,2017(03):93-95.
        [2]陈福娣.论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7(09):178.
        [3]杨佳祺.基于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与思考[J].英语广场,2019(09):124-1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