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文化资源的深度发掘——以建立常州名人钱谷融的特色主题展览馆为例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9期   作者:郑梦娴,刘婧婧
[导读] 本项目紧跟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的加强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要求
        郑梦娴,刘婧婧
        江苏理工学院人文学院,江苏常州213000
        
        
        摘要:本项目紧跟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的加强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要求,以常州名人钱谷融为研究对象,以其在文学研究领域的贡献为中心,通过查找文献资料、实地考察等方法,深度挖掘常州的文化资源,分析名人展馆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进而建立特色主题展览馆的新思路。
        关键词:文化资源;钱谷融;特色主题展览馆
        
        为进一步促进文化名人展览馆的创新与优质化建设、深入探究当代社会大众对文学理论家钱谷融的了解情况和重视程度,,拓宽学术交流与文化研究的窗口,笔者采用文献资料查找与实地走访相结合、线上与线下同步展开的方式,以常州地区为主,实地走访了多个人物纪念馆。进行比对、汇总与系统分析后,大体掌握了目前民众对常州文化名人钱谷融的了解程度以及文化名人展览馆的情况,并对其存在的不足和解决途径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整理出具有一定建设意义的初步设想。
        
一.当前文化人物展览馆现状及研究意义
        (一)人物展览馆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目前的国内历史名人文化资源的研究多以各省市的名人研究开发为主,属区域性研究,研究成果不全面,且并非所有省市都做了有关当地文化名人资源的研究工作。虽此类型的展览馆数量庞大,也有优秀作品的良好示范,但从目前整体上来看,我国的人物纪念馆、展览馆依旧存在不足——馆内设计、参观路线、展厅结构、宣传上相似性较大,缺乏特色与创新。
        另一方面,历史名人旅游资源的项目开发较为单一,多以名人的生平事迹向游客进行一个走马观花式的参览,缺乏创新和自身的文化特色。因许多人物纪念馆建立的时间较久远,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设计,以图文内容为主,大部分存在堆砌历史图片、文字史料过多、布局相似等问题,易导致参观者缺乏兴趣与乐趣。
        (二)研究意义
        1.顺应时代需求
        党中央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特别对加强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指导意见。这一重要决定的出台将成为名人展览馆的时代发展机遇。因此,更深层地挖掘常州文化与名人、加大对名人特色展览馆的开发力度,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2.深挖常州文化资源
        钱谷融在文学研究领域的特殊贡献有着诸多开发价值,对于常州文化的深入挖掘上有着重大意义。钱谷融先生提出的“人学”理论,以及文学的常识性问题、文学主体性问题等都有深刻意义。他对诗意的追求、对人性的探索和对艺术魅力的探寻,都不可忽视。其贡献可作为常州文化的一个发掘点,以此来展示江南学士的氛围和人文精神的传承。
3.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
        据数据调查与分析,学生为纪念馆的主要参观对象。因此,针对这一群体去普及钱谷融在文学方面的贡献和宣传教育应该是建立展览馆的主要目的。展览不仅对人的主要审美器官发生作用,还对人的辅助审美器官嗅觉和触觉也发生作用,展览是名副其实地综合地发挥着美感效应的艺术形式。【1】而钱谷融又“是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里独特的,而又产生了重要影响的巨大存在”【2】,所以该设想的建构便更具意义。
4.促进同类型展览馆的整改与修缮
        针对现阶段绝大多数展览馆存在的问题,本文所研究的问题与提出的方案也许能为同类型展览馆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使其更具感染力与生命力。
二.展厅筹划方案
        (一)展厅设计的基本理念
        从逐层递进的三个层次分别对文化名人进行介绍:他是谁,有哪些贡献成就,有何历史价值。在设计展厅时,打破固有思维模式,把握好主客观的标准与角度,有所取舍地介绍人物。
1.提炼重点,体现独特的人格魅力
        除了生平事迹,钱谷融在专业方面的作为更能体现他的人格魅力,因此要更注重呈现他在文学研究中的成就。主要以时间为顺序进行展览材料的选取,选择与展示在不同历史阶段中,最有代表性和价值的事件与图片。既突出钱谷融异于常人的成就,又要阐释他在特定历史时期所做出的人生抉择。通过有效地提炼重点,更能突出钱谷融跌宕起伏的一生,从而体现出独特的人格魅力。
2.架构时空,体认深厚的思想感情
        文化名人展览馆的主要目的是提升精神境界,满足心灵需要,也即传达人文精神与关怀。在展览的部分环节可采用第一人称的叙事角度来撰写文案,这种内聚焦的手法更有利于展示其内心感想,能够有效消除时间与空间的隔绝所导致的历史人物与参观者之间的沟壑,从而让双方进行超时空的对话,增强感染力,调动并引导参观者共情。
        (二)各展厅的布置思路
1.生平与性情
        首先,以几大关键时间节点为划分依据,将人物的生平分为少年时代、中学时代、大学时代、从教时期、起落时期,再将相应的经历填补进几大板块中。
        其次,选取钱谷融为人称道的性情方面的特点,串联成线进行文案撰写。可选取以下几点:其一,“懒”和“真”——“懒”不是真懒,而是不追名逐利、潇闲散淡的处世风格,“缘情度理,态度宽厚”【3】,敢于说真话的真性情与待人接物的真诚;其二,读书重在“读人”、不可“无我”、追求“通达”——自我真诚投入与主动参与到读书过程中,去沟通人,了解人,探索、理解和把握人性和人生的奥秘,对照自己进行反思与反省。尽量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并在各种知识和学科之间寻求和发现它们之间的共同性和相通性;其三,魏晋风度之遗风——襟怀坦荡,独立不羁,率性而行,不事矫饰,对追荣逐利、沽名钓誉之徒夷然不屑。这三部分均可采用简短的钱谷融语录来概括主旨,从而形成贯通钱先生一生的另一条主线。


2.学术贡献
        钱谷融长期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与教学,提出“文学是人学”的主张,在学术界产生深远影响。他的研究著述不多,但大都为精品。《论“文学是人学”》和《〈雷雨〉人物谈》,都是当代中国文学研究领域的代表性成果。本馆将以这两本著作为重点,除了传统形式的图片陈列让参观者基本了解并学习钱先生的著作,通过小视频的多媒体展示来介绍两本著作,还运用最新电子书的形式以方便感兴趣的参观者能够清晰地寻找到与这些作品相关的学术讨论和详细讲解的资料(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以便更深入的了解和学习。钱先生的其他作品例如《艺术·人·真诚:钱谷融论文自选集》《闲斋外集》等也有图片式的简单展览,并在书籍图片旁配备二维码,手机扫描后参观者即可获取相关著作的大致介绍。
3.钱谷融的“朋友圈”
        钱谷融交游广泛,桃李满天下。他培养并影响了一批人才的成长,被誉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的一座丰碑。【4】这种师承力量的传递,影响着那些有志于学术研究的学者。因此,展厅的第三部分便可从钱门弟子、书简往来者、互赠图书者、活动合影者等方面入手,配备以合适的文案,辅以图片,加以合理构建。如钱门弟子方面可从他门下较有影响力的几位入手,或是评价,或是追忆,皆可在进行筛选后进行展览陈列。同样,书信方面亦可选择有代表性的进行陈列,比如《闲斋书简》,其中收录了数百封钱先生写给文友、同事、学生、家人的信函,可以精心挑选并加以展示。
        4、追溯常州文化与钱谷融的联系
        江苏武进乃闻名的文化之地,诗人陆游曾称赞常州为“儒风蔚然,为东南冠”。明清之际,许多常州文人因不得志而转向治学。也正是当时的政治紧张与文人的抑郁心理,使得考据学派的盛兴为江南文人潜心学术、治学之严谨打下了基础。钱谷融身处于现当代的交界线,年少读书酝酿一生情性,接受民国时期的教育与民国士风的影响,很早便立志于学术,“他身上明显地体现出民国学者的风范,又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时风的制约。他学术成就斐然,却受到长期压抑,多元的历史和社会因素造就了他复杂的身份地位和广远的学术影响。”【5】从钱谷融先生的身上可以看到江南名士、尤其是常州文人影响下所特有的温润气息与治学精神。
        除此之外,早年被迫离开家乡的钱谷融,身虽远却始终情牵故土,心系常州,为其贡献力量。无论是不求报酬为常州《常武文学读本》的选编做顾问,还是为常州工学院学报写下“读书如怀秋水,对人如坐春风”题词,或是始终热情接待来自家乡、热衷于文化的年轻人,都能体现出钱谷融对家乡的怀念与牵挂。作为民盟一员,钱谷融上世纪80年代便与常州民盟有了接触,得知常州民盟将筹建盟史馆,他尽己所能提供支持和帮助,并提笔赠其两幅大字:“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奔走国是,关注民生”。所以展厅可以从以上几点入手将两者联系,以心系故土为此块主题,将江南名士风范与乡情融入对常州文化内蕴的体会之中。
        三、完善名人展览馆的对策与建议
        (一)合理运用新媒体,拓展传播方式
        “互联网+”的浪潮席卷全球,作为这一时代的产物,传播便具有了快捷、便利的优势特点。因此,能否把握并利用好这一机遇就成了是否能做好宣传工作的重要条件一方面,可以创建以钱谷融展览馆为主题的专门网站、微博账号、公众号、百家号等,进行舆论引导,为其开展活动奠定良好的大众环境。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网络直播等方式带动前奏,借助网络的便利,将钱谷融展览馆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出去,让受众范围更广。
        (二)规整空间之序,达和谐统一之境
        首先,要将展览馆的主题思想贯穿始终,这是展陈的核心所在。人文性的展陈需要具有丰厚的精神内蕴,应集思想知识内涵、文化学术概念和现代审美标准于一体,既反映真实生活,又生动可读感人。【6】
        其次,在光线与色彩的选择、运用上需要同主题结合,把握好内容、版式、展品等多种陈列要素的布局,突出空间内的环境氛围,营造出独属于人文类展览的风格情调,形成和谐的整体。比如,钱谷融先生是江南人,可在展厅营造出相应的氛围,恰如其分地传达出符合江南意味的地域文化、审美情趣,促使参观者在人文气息的涵养之下自觉产生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最后,在选择展品时,要注重其代表性——科学合理的排列有助于参观者获得更好的参观体验。比如,手稿、便签等遗物大都承载了相关的故事,蕴藏着深厚的情感和趣味,更能以小见大,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除此之外,在部分展线上加入科技元素,与展览内容形成有机结合——比如,投射一些具有典型代表的场景和画面,从而将历史感传递给参观者。
        (三)推广试点,建构与拓展受众网络
        在笔者进行的社会调查中,学生群体作为人物展览馆观众的占比较高。因此,有的放矢地安排陈列的文字、图片内容,把握好学术性内容,对于广大学生理解主题思想内涵、发挥出本展馆的教育作用有重要意义。在每一展厅的陈列上注重逻辑性的排列,构造出易于接受的整体展厅,例如可在展览的开始处进行完整线索的列举,使观众一目了然,清晰了解展厅内容,在有了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利于更深入理解,产生共鸣。再如在可能较难理解之处可加入多媒体的讲解,或动画演说,或有助于代入历史背景的影视片段,发挥出展览馆的作用,保证大部分观众的体验与参观质量。
        除新形式的新媒体平台,还有线下的推广渠道可以利用。学生是主要的参观群体,如此便可尝试与学校交流合作,先以学校为主进行试点,组织并开展文化名人的系列讲座、历史文化和文学知识竞赛等活动。目前比较好的范例有:常州市的恽代英纪念馆与本地多所学校建立联系,重视学生的体验式教育,组织各个阶段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暑期进行参观与活动。其它展览馆也可以尝试着建立并拓展联系的关系网,让更多的民众纳入到这一体系中,发挥出其具有的文化熏陶和教育作用。
        注释

【1】潘杰.展览艺术——展览学导论[D].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2:9.
【2】钱理群.读钱谷融先生[J].现代中文学刊,2010(5):6-16.
【3】钱谷融.闲斋书简[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3.
【4】徐缨.社会科学家中的常州人[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6:129.
【5】常如瑜.文学批评家钱谷融先生————以钱谷融与鲁枢元通信为径[N].江苏理工学院学报纸,2019.2(25)
【6】单霁翔.解读博物馆陈列展览的思想性与观赏性[J].南方文物,2013(3):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