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朝英
资阳市安岳县石桥铺镇城东九年义务教育学校
摘要:本文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情境应用的内涵和优点出发,提出道德与法治课堂运用生活化情境的基本原则,并提出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实践出发,去收集生活中的情境应用素材,提高学生品德与素养的角度出发,合理运用生活情境,给学生特殊的生活体验等建议。
关键词:初中 道德与法治 情景教学
前言: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应用创设情境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有效的结合起来,引入相关情境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激发起学习的积极性,就教学中的重点及难点、重点攻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完成教学目标。
一、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也是对学生进行理论教育和思想引导的重要资源,更是培养学生道德认知和法治思想的关键素材。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需要为学生进行更多的理论分析与阐述,让学生从思想深处认识到道德修养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感知道德修养的基本思想理念,强化他们的道德意识。教师要为学生进行持续的法治教育宣传,让学生明白法治精神,强化他们的法治思想,使其认识到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意义,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法律知识,自觉遵守各种法律规定,坚定不移地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教师要注重教材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结合具体问题情境感知和体验,思考和探究,真正理解法治精神,强化道德观念,将道德与法治教育深入学生思想深处,融入学生灵魂,成为他们思考判断的标准和行为实践的指南。教师设置生活化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引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真正掌握教材内容,真正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思想。
例如,在教学《做守法的公民》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境。网上报道,一个人骑车抢夺一个女子的挎包。女子报警后,嫌疑犯很快被安装在各个角落的电子天眼锁定并被抓获,最后被判刑两年零六个月。请问:仅仅抢到了10元钱,值得吗?法院判刑是否量刑过重?日常出门应该怎样才更安全?学生进行热烈讨论。他们认为抢劫是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定要受到严厉的惩罚,判刑是对他们最好的惩戒;抢劫的性质恶劣,抢劫是严重的犯罪行为,不是抢到多少钱的问题,只要是犯罪,就要受到法律的严惩。抢劫、偷盗等都是违法犯罪行为,作为新时期的青年,应该走正道,应该通过自己的勤奋获得相应的酬劳,而不能通过违法犯罪行为获得。
二、巧用音乐创设情境
音乐可以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让学生在音乐的氛围中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而我们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运用音乐开展教学,组织学生积极发言,并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比如,在讲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的内容时,我运用音乐创设轻松的教学氛围。具体操作如下:首先,以音激趣。我运用多媒体播放《怒放的生命》这首歌曲。有的学生会默默地低声跟唱起来。其次,适时提问。我对学生说:“你们可以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歌词内容,谈谈对其中歌词的理解!”小洛积极地举手说:“我们正处在青春期,也是最美好的时代,我们应该好好珍惜自己的生命!”接着,我说道:“谁还有不同的看法?”小艳积极地举手说:“我们不仅要了解生命的独特意义,而且还要通过努力让自己的生命绽放出精彩!”而我运用音乐教学法为学生的学习创设具有感染力和启发性的课堂,从而让他们能更为深刻地理解生命的真正内涵。
三、利用生活案例导入新课
要做好一堂课的教学工作,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听下去的动力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良好的课堂导入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迅速找到学习状态,跟上教师的节奏进入教材知识中。因此,教师要在课堂开始之前,做一个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课程导入案例来落实教学目标。新课的导入要简短有力、开门见山又具备足够的真实性,可以选择一些生活素材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学习《在集体中成长》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导入一个真实的案例来做新课导入:学校将在秋季举行全校学生运动会,有接力跑、跳远、跳高、800米、拔河等項目,学校不仅会设置单项奖,还会设置优秀集体组织奖,同学们可以想一下,如果是你,你会报什么项目?再想想,为什么学校要单设集体组织奖,那要得到这个集体奖,作为班级的一员,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一般情况下,学生对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十分有兴趣,学生通过思考自己和班级的关系,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这对帮助学生掌握什么是集体、怎样在集体中健康成长十分重要。
四、采用生活化的评价方法
采用生活化的评价模式最主要的目的是教师在课堂中采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记录学生的成长。教师在采用生活化评价的时候,需要注意民主化原则、激励性原则、多元化原则、展示性评价原则、个性化评价原则等。采用学生自评、他评、横纵对比、鼓励性评价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例如,可以设置学生成长记录袋,将学生在社会、学校、家庭中的良好言行记录下来,将学生在教学中的感悟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放入袋中,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分享,定期让学生进行自我评定,从而加深学生对自我的理解和认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结语:生活化教学进入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是新课改所倡导的,充分体现出学生为中心的先进教育理念。作为教师,应不断总结教材与生活的联系点,不断积累提炼素材,努力让课堂成为生活化的课堂,成为学生探索和学习的乐土。
参考文献:
[1]穆钰.谈生活情境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7(16):53.
[2]莫素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