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学斌
新沂市窑湾中学221434
摘要:信息技术学科以训练学生信息素养为方向,具有实践性特征,是初中学段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也是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考察内容。但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有效性并不高,教学环境、教材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活动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因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要想建构高效信息技术课堂,就必须针对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在“对症下药”之中激活信息技术课堂,实现有效教学。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现存问题;高效课堂;建构对策
受多方因素影响,目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不高,教、学脱节,存在诸多问题。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育工作者要想改变这一教学现状,迎合教育改革风向标,建立高效学科课堂,就必须立足于问题,针对性解决。
一、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问题探析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从整体上看呈现低效教学色彩,其教学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就教学环境而言,信息技术学科在机房上课,虽然满足了学生实践上机的需要,但其软硬件设备支撑不到位,无法辅助教师开展有效教学,例如大部分学校仍然没有安装steam软件;其次教材内容而言,完全贴合教材,缺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且大部分教材内容相对老旧,一些内容不合实际,导致教学效率低下,不能与时俱进;其三,教学模式上相对单一,以教师示范讲解、学生模仿参与为主,这样的教学模式极大限制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导致学生在被动学习中学习积极性下降;其四,初中学段缺少与信息技术有关的教学活动,教学完全局限于课堂,学生的学习十分有限。
二、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1、营造合适教学环境,无声无息影响学生
教师要营造合适的学习环境,包括教学氛围的合适、软硬件设施的合适、教
学环境的合适。
(1)教学氛围:教师应当力求建立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要通过幽默的语
言、真实的情感来搭建与学生内心的桥梁,让学生能够在和谐的课堂之中,亲近教师、亲近信息技术学科,从而有效进行信息技术学科学习;
(2)软硬件设施:学校应当定期对软件、硬件进行更新和安装,将课堂内损坏的硬件设施及时的搬除,保证课堂设备的可利用性;
(3)教学环境:机房必须整洁干净、明亮清楚,这样能够从心底上给学生舒服的学习体验,学生自然而然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之中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教师开展课程教学。
2、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学以致用教学丰富
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主要指三个层面,即学科融合、及时更新、联系生活。
这样能够让学生学以致用,让教学与时俱进,能够提高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效率。
(1)学科融合:即教师要把握信息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
如在进行word文档学习时,可以与语文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根据古诗,插入图片、进行文字处理等,营造对应意境;如在学习网页使用时,可以与英语学科结合起来,让学生根据英语资料,登录网页搜集整合信息,实现英语知识的汇总;
(2)及时更新:信息技术学科是一个内容动态发展的学科,教师应当及时根据社会上信息技术各种制式的变化,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保证学生知识学习的“即时性”;
(3)联系生活:为了让学生找到信息技术与生活实际之间的关联,教师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时要从生活化角度带领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应用技术。如在学习“图片处理”时,教师可以引入生活中的广告图片做教学讲解,引导学生分析其图片处理技巧以及构图技巧等;
3、创新变化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要注意创新教学的模式,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采用游戏教学法:可以用电子游戏,增加学生对电脑属性的认识,让
学生在摸索游戏技巧的同时探究操作要领。如在学习“鼠标”的操作方法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玩Windows系统中自带的“红心大战”游戏,探索鼠标的操作要领,将原本枯燥无味的鼠标学习与训练变得生动有趣;
(2)采用分层教学法:学生在参与信息技术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差异性,
这种差异性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把握学生出现的差异性,因材施教落实信息技术教学,制定恰当的分层教学方案,以逐步提升每一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弱化学生的学习难度;
(3)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法:教师可以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小组成员,让学生们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信息技术任务,以任务驱动指引学生实践应用。如在学习“PowerPoint”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小组合作完成一个完整的PPT制作,其中要包含动画设计、图片插入、页眉页码等等多个内容,学生们集思广益,纷纷讨论、互相实践,很快投入到了学习之中,学习成效也十分突出。
4、开展丰富多彩活动,提供学生实践舞台
当然,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时不能局限于课堂这一单一的教学模式。为了实现教学延伸,提高教学效果。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就应当充分发挥活动的作用,通过开展多姿多彩的教学活动,提供给学生参与实践、二次学习的机会。如教师可以定期开展信息技术技能大赛,鼓励学生参与;如可以在校园内部组建信息技术兴趣小组;再如可以布置信息技术相关的作业,鼓励学生课下完成。这都能够以活动形式延伸教学课堂,为学生提供移动学习、实践参与的舞台。
结束语:虽然,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仍然存在上述问题。但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信息技术教师要不气不馁、不卑不亢,要勇于创新、把握机遇、迎接挑战。这样才能够架构“师生一体”、“教学一体”的新课堂,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有效性多才会大大提升。
参考文献:
1.曾子斌:信息技术打造高效数学课堂[J];信息记录材料;2017年03期.
2.郑树林: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J];新课程(中学);2018年07期.
3.于桂芳:浅议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7年S1期.
4.郜荣军:运用信息技术 打造高效历史课堂[J];信息记录材料;2017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