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兴会
甘肃省酒泉市委党校
摘要:在新时期,基层党校的哲学社会科研工作应该积极考虑现实情况,紧贴时代发展,进而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哲学发展与社会进步。所以,应该积极通过均衡协调发展提高管理意识、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增加实践时间、明确分工促进配合效果等管理措施,不断提升管理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基层党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
前言:借助研究哲学,人们能够对这个世界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并以科学的方法改变这个世界,能够促使推动社会进步与历史发展。党校是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研究机构,所以应该积极发挥自身作用。然而现阶段一些基层党校在此方面的科研管理无法满足科学发展需求,所以需要积极进行管理创新,以提高管理水平
1 均衡协调发展,提高管理意识
要想保证科研管理工作顺利进行,需要与管理单位进行充分联动,同时科研工作人员应该予以充分配合,进而提高科研工作分配均衡性。管理部门应该在科研活动开展前的数据调查工作给予充足帮助,以促进科研速度。同时,进行科研项目申报过程中,科研人员需要详细上报项目流程与各方面资金,获得批准之后应该交给管理部门展开统一调度,保证科研资金可以持续投入,防止由于资金利用不够合理,造成管理部门和科研人员出现意见矛盾[1]。
要想提高科研项目活动协调性,管理部门需要针对科研人员制定相关政策与激励机制,对科研团队在科研方面的贡献予以肯定,对奖励机制进行细化。借助操作性良好、具体的辅助政策,积极利用各方力量保证科研活动顺利、高质量进行。另外,管理部门应该组织基层人员进行科研创新交流活动,在交流过程中产生思想火花。可以邀请党校评审专家客观评价基层党校在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科研成果,并提出相应建议。
2 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增加实践时间
首先,应该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基层党校师资情况对于科研成果有着重要影响,党校需要积极培养优秀教师,鼓励教师参加进修活动同时为教师创造良好进修机会与平台。省委党校、中央党校以及行政学院等均可以成为高层次培训机构。另外,应该积极对党校青年教师培训力度进行强化,帮助哲学社会教师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可以借助挂职锻炼手段实现这一目标,能够充分获取科研资料。
只有保证实践与理论知识有机结合,才可以由量变发展到质变,进而充分促进科研活动的开展。在校内可以组织开展科研讨论与成果对比,各个教师之间在相互交流过程中促使自身思想得到升华,进而创造出优秀科研成果。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内部教师素质,同时能够吸引外部人才,进而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其次,应该保证教师实践时间。在开展科研活动时,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精力与时间才能够完成,要想保证科研成果达到预期要求,应该保证时间充裕,进而确保实践经验与理论知识能够展开充分磨合。因此,基层党校应该对科研活动组织工作予以足够重视,对管理程序进行简化处理,为教师减压。教师在获得充足时间之后才会投入精力进行思考与研究,继而以更加专心的态度对待科研工作。
3 明确分工,促进配合效果
基层党校以往开展哲社会科研管理工作时,并未细致划分相关人员具体职责,同时优化管理部门过程中也不够积极与认真,造成科研人员开展科研活动过程中,对于所遇问题无法找到相应人员进行处理,严重影响科研速度,严重时还会造成项目无法开展。针对此类问题,党校相关人员应该对管理人员职责进行明确,对管理部门进行科研数据库、科研资金与科研立项三个管理职能部门,保证教师可以针对自身所遇问题直接找到相关人员进行处理。另外,通过对责任进行细化可以促使科研流程管理工作更加透明,防止由于管理混乱导致科研资金无法得到合理利用。对科研立项要求进行明确,继而促使教师可以积极参与科研训练工作,为科研前期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促使基层党校开展哲学社会科研活动时具有良好规范性与较高水平[2]。开展科研时,需要对各项资金流向进行充分把握,公开资金信息,进而能够统一调度资金,为科研活动稳定开展提供充分资金保障。数据库部门主要负责购买资源、掌握科研进展以及针对科研成果进行社会宣传等。这样可以有效提高管理工作有序性,进而将科研项目的社会价值充分发挥出来,促使社会各界能够对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基层党校的贡献与作用予以充分认可。
结语:基于信息化时代背景,基层党校的哲学社会科学科研,需要积极通过高科技方法跟踪科研人员与科研进展等情况,提高管理工作严肃性与权威性。积极开展科研交流活动,保证交流有效性,应该以更高水平作为科研目标。通过培训等方式不断强化党校教师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水平,保证教师可以不断走进基层丰富自身研究素材。借助于明确分工的方法,促使管理框架更加完善。构建定期汇报制度,对申报平台的信息及时进行更新,提高科研信息透明性,保证时间效率。刺
参考文献:
[1]张娜. 区县党校做好科研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J]. 商情, 2017, (32):283.
[2]林玲.基层党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创新研究[J].改革与开放,2020(10):1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