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路
武警警官学院 四川省 成都市 610213
摘 要:《共产党宣言》是世界无产阶级的第一个党纲,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纲领性文献,从根本上奠定了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思想理论基础。重温《宣言》,从中深入挖掘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理论基础、鉴定“为什么人”谋幸福而奋斗的信念、更好担当历史使命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 初心 使命
《共产党宣言》作为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权威著作,其阐发的科学原理深刻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指引着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取得伟大历史成就,并成功开辟“中国之治”。其所蕴含的理论价值即使在当代依旧毫不减色,彰显出历久弥新的生机活力和时代价值。重温这一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对于我们进一步从马克思主义卷帙浩繁的经典文献当中找寻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坚守住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具有独特价值。
一、《共产党宣言》科学阐释了初心和使命的理论基础
《共产党宣言》明确了为“绝大多数人”谋幸福而奋斗的初心使命,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探索的源头和政治实践的起点。从19世纪欧洲社会的现实情况来看,资产阶级虽然在革命中虽然取得了胜利,但并没有改变无产阶级的悲惨命运,他们虽然在政治上实现了所谓的平等,即在法律条文当中被赋予了相关权利,但在现实政治生活中,这些权利仅仅停留在法律条文上面,无产阶级被压迫被剥削的悲惨命运仍然没有得到任何改变,以致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文中发出感慨说,这是一幅极度令人失望的讽刺画。正是基于对这一悲惨现实的观察和思考,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当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无产阶级,现今社会的最下层,如果不炸毁构成官方社会的整个上层,就不能抬起头来,挺起胸来。”无产阶级只有通过革命的方式才能彻底砸碎戴在自己身上的枷锁,推翻资产阶级的剥削统治,并建立一个崭新的世界,在那里,没有了剥削与压迫,人与人之间实现了真正的平等。
尽管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不断的强调了革命的重要性,必须要砸碎资本家的机器,但是革命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夺取国家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也只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一最终目的的一个手段而已,无产阶级革命的最终目的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大多数人的解放,为大多数人谋取福利。
二、《共产党宣言》明确了“为什么人”谋幸福而奋斗的坚定信念
中国人最开始了解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共产党宣言》,毛泽东同志说,自己读《共产党宣言》不下一百遍,邓小平同志也指出,自己的入门老师就是《共产党宣言》,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生动实践中不断筑牢“为什么人”而奋斗的坚定信念。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为我们阐明了我们共产党人与其它工人政党之间的区别,他们指出:“一方面,在无产者不同的民族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另一方面,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
中国共产党人把这一思想贯穿于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并且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决防止党内出现脱离群众的危险。但是,一个党执政时间越长,离出发点越远,不忘初心的难度就越大;党员数量越多,管党治党难度越大;掌握资源越多,反腐倡廉难度越大。从中国的具体情况来看,新时代我们党面临的群众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亲眼目睹过新旧社会两重天的人,大都不在了。今天的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是通过历史课本而不是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来认识我们党和党的干部的,即通过对比评判身边党员领导干部的言行,进而得出谁是真正为自己服务,谁是嘴上为自己服务,哪些是真做,哪些是做样子。那末,我们党靠什么获得中国人民的继续认可?只能靠我们始终保持红色基因,紧扣“为了谁”和“依靠谁”的问题,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比过去更复杂的情况下引导中国走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之路;靠我们自觉践行党的宗旨,着力为民服务解难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信心,才能筑牢党长期执政最可靠的阶级基础和群众根基。
三、《共产党宣言》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勇担历史使命
《共产党宣言》的1872年版序言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运用,必须要依据当时具体的历史条件作为转移,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征程中之所以不断取得新的历史成就,一次次打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幻想,走出一条不同于西方国家并且不逊色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发展道路,就是因为中国共产人不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实践马克思主义化的双向进程中找寻解决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的正确方法,《共产党宣言》引领着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成功开辟“中国之治”,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了强大的生机活力。
在漫长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共产党宣言》就犹如一座灯塔,始终照耀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征程。即使建国以来,我们党的历史上出现了一些错误,国家体制机制也作出了一系列重大调整,但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我们始终是作为底线来坚守的。当中国改革开放走过40多个年头的时候,我们依然要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回顾中找寻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明确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并不是说中国共产党在夺取政权之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不再像革命战争年代那样紧密,在今天的和平建设时期,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同样必不可少,而且至关重要,这也是今天中国共产党人跳出“历史周期律”的底气所在、信心所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2]中共中央党校编写组.马列著作宣读(科学社会主义)讲解[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
[3]向海英.《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党宣言>精神的忠实传人》[J],红旗文稿2018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