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传统道德文化教育在中学德育建设中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9期   作者:潘平平
[导读] 初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等各种德育品格建成的重要时期。
        潘平平
        福建省莆田市擢英中学 福建 莆田 351100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等各种德育品格建成的重要时期。传统道德文化教育逐渐成为了中学德育建设中的主要内容,在培养学生尊师重道、诚实守信、自强不息、爱国之情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基于初中生的德育教育,从以上五个方面出发展开论述。
关键词:初中生;德育教育;传统道德文化教育
        在漫长的五千年中华文化中,孕育出了丰富的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对现代的人们仍然有深远的启迪作用。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特殊时期,需要教师加以正确的引导。教师应以理性客观的角度看待传统道德文化,将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渗透到德育教育中,提升初中生的道德修养。
一、利用新生入学仪式,培养学生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
        教师不仅要积极学习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还要将其渗透进德育建设中,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1】。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例如,我校一直坚持举办“知礼仪.明事理.启智慧”的入泮礼,让广大师生亲身体验传统的入学仪式。按照学校安排,所有学生和班主任统一着装,携带班旗、戒尺、鲜花和纪念章进入会场。仪式开始后,主持人在开幕词中欢迎新生,同时为学生解析何为入泮礼。在书记表达完对七年级新生的寄语后,班主任带领本班学生有序地跨过泮池。跨过半圆形的泮池后,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分别向先师孔子和班主任行拜师的鞠躬礼,班主任双手抱拳鞠躬还礼,随后接受由班级代表赠送的戒尺。仪式的最后,班主任和全体学生一起在先师孔子面前立誓,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尊师重道”这一传统美德。
二、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优良美德
        诚信是我国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被视为立政之本和立人之道。初中阶段大考小考不断,很多学生会产生一些歪心思,这就需要老师有艺术的展开正确的思想教育。朱熹认为“诚”是指“表里如一”。荀子则认为“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至诚则无它事矣”。孔子也明确指出“民无信不立”。可见,在我国传统道德中,诚信被视为做人的根本和基础。在做学生的德育工作中加强这种诚信教育,能够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促使他们在日常人际交往中遵守诚信原则。这不仅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内在需求,也是构建诚信社会的必然要求。
三、培养学生自强不息,发愤图强的进取精神
        现如今学生的家里条件相对比较好了,体会不到以前孩子们在艰难环境中自强不息、勤奋求学、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我在课堂上就以莆田当代的谚语“家贫子读书,地瘦载松柏”,来引导孩子树立端正的人生态度,胜不骄、败不馁,正视人生中的挫折与逆境,依靠自身的智力、能力和毅力不断地去超越自身,从而获得自身的目标与价值。

也向学生讲述中华民族以艰苦奋斗的精神著称于世,用古代先贤的名句佳篇和勤俭事迹如“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等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发愤图强、不断进取的思想教育。
四、从发展爱国主义精神看传统道德文化教育
爱国主义精神一直牢牢占据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主要地位【2】。爱国在一定程度上带有民族共性的伟大道德情感。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作品,作者强烈的爱国精神能够感染到学生。例如,我带领学生学习岳飞的《满江红》,面对家园被敌人入侵,百姓流离失所的局面,岳飞作为一位将士,发出了“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言壮志。学生可以从中感受到岳飞的人生抱负、对匈奴的仇恨以及浓烈的爱国情怀。我又向学生展示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一林则徐所写的名句,并邀请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讲道:“这句话讲述了为了国家能更好地发展,诗人不惜牺牲性命,不会因为个人利益而动摇。联系诗人的创作背景,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赤诚之心和民族大义,也能够体会到诗人热爱祖国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学习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中,学生能够从直白的文字中领略作者深刻的爱国情怀。我也用电脑展示了今年“新冠”疫情时,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同胞在祖国遭受灾难时第一时间伸手温暖的双手,让学生感受到在外华人华侨对于祖国的热爱之情。尤其是日本援助物资包装上的诗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袍”、“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等诗句,实则是来自在日华人的创意,以此来感染学生。
四、利用传统道德文化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清代梁启超所著“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少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我向学生介绍一个国家的强大,与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密不可分。在德育建设中进行传统道德文化教育,也能够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例如,诗经中的名作《硕鼠》,文章讲述农民无法忍受沉重的课税,对统治者发出了强烈的抗议。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明白统治阶级贪图享乐,只知道迫害百姓,会给百姓带来沉重的伤害。学生能够从中体会到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意识到自己有责任为建设美好的社会做出努力。我又带领学生学习了《礼记·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经典名言。我告诉学生:“古人认为,首先要养成良好的品德,端正思想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进而治理好自己的国家。你能得到什么启发?”有的学生回答:“一个人只有拥有品德,才能立足在这个社会上。我们必须从小开始学习优秀的品德。”在传统道德文化的学习中,不仅使得学生认识到了加强品德修养的重要性,也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德育建设中开展传统道德教育是教育深入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学习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将其巧妙地融入到德育教育中,让初中生受到传统道德文化的熏陶。传统道德文化的教学,既丰富了传统的德育内容,又能使得学生领略道德教育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唐忠林.浅谈初中教学中传统文化与德育教育的融合[J].考试周刊,2019,000(033):18.
【2】颜玉乔.谈传统道德教育与初中德育教育的融合[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9,000(01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