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学生短跑运动员摆臂技术训练效果论述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9期   作者:魏群
[导读]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兴起,短跑在中学生运动员之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魏群
        河北省滦州市第三中学 河北省 滦州市
        摘要: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兴起,短跑在中学生运动员之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并促进心理和身体的发育。但由于短跑的训练方式不符合实际情况,以及摆臂技术的不正规,造成训练效率较低,本文对中学生短跑运动员摆臂技术的训练方法进行有效研究。
        关键词:中学生;短跑训练;运动员;提升;摆臂技术
        前言
        短跑作为体育运动的一个重要项目,在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下,呈现出质的飞跃,它要求参赛选手用自己最快的速度完成规定的距离,最先到达终点的就是胜利者。在这种背景下,为了使短跑运动员的速度得到提升,就需要使其摆臂技术正规化,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策略进行训练,尊重个体差异的同时,提升短跑运动员的训练效率,促进其短跑成绩和速度的提高。
        一、短跑的概念和现状
        短跑属于田径中的一种运动,由于短跑运动文化现象拥有强身健体的作用,因此,短跑训练能够起到丰富学生的体育生活,不仅对体育精神宣传起推广的作用,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精神思想意识。短跑训练在学校中也能够起到有效提高身体素质的作用,而且还能够构建和谐融洽的校园文化。短跑运动是在一系列准备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的训练,在锻炼自身体质的同时,提升自身的全面的发展。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爆发力和速度,还能激发学生的锻炼兴趣,有利于综合素质的发展。在中学生的体育应用中,短跑训练要求以传统训练方式为前提,加入正确的摆臂技术,融入新型指导方法,展开能提高身体素质以及培养团队合作的训练。既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还能最大程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综合素质,以促进体育事业的开展[1]。
        二、短跑运动员摆臂的作用
        (一)能增强后蹬力量
        众所周知,在短跑中摆臂技术的训练是极其重要的,如果不会摆臂或者不摆臂,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脚下蹬地的力量,同时用支撑腿来蹬地根本不可能使腿部的力量完全发挥出来,进一步影响奔跑中的步伐幅度和速度,不利于短跑时间和成绩的提高;相反,如果运用正确的摆臂技术能使腿部的后蹬力量加大,并将髋部向前送出,使脚下的步伐加大,进而提高短跑运动员的频率和速度。有研究从力学的角度出发表明,短跑运动员摆臂时会和人体向前的方向相反,而相反的力被称之为反作用力,反作用力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帮助运动员更快地向前,从而使速度更快。
        (二)能保持身体的平衡
        在短跑的过程中,随着运动员脚步和频率的不断加快,如果想要保证身体稳定,不能只凭借肩膀维持身体平衡,与此同时还要运用正确的摆臂和频率,不仅能使运动员身体保持稳定,还能增加跑步时的频率和速度。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双臂的正确摆动在跑步中对身体的稳定起到了帮助作用。
        在平时的短跑中,经常应用的摆臂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左右交叉的摆臂方式,另一种是上下打鼓的摆动方式,而这两种摆臂的形式不能更好地唤醒运动员身体的肌肉,不利于维持身体的稳定,最终影响频率和步伐的表现出来。在奔跑时,通过快速地摆动双腿,使向前的速度更快,运动员脚步的幅度也越快,随之而然身体倾斜的角度也越来越大,要想保持身体的平衡就需要两侧的手臂摆动的幅度和力度进行加大,以此确保向前奔跑的速度加快。比如在短跑的训练或者比赛中,经常会看到运动员向前冲线时突然摔倒在地的情况,那些都是因为冲线时运动员身体的前倾,再加上身体的惯性,以及头部的向前,手臂恰好也摆动到前方,使身体的重心向前导致的跌倒。冲线时双臂应摆动到身体的后方保持身体的平衡,才能帮助运动员成绩的提高。
        (三)能提高奔跑的速度
        从短跑的理论上来说,影响跑步速度的主要因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脚步的长度,另一方面是跑步的频率,频率是受神经系统的影响,遗传因素占据一大部分;而脚步的长度就是受多方面影响的,比如,力量、平衡力、身高以及四肢长度等,而通过摆臂,可以使大腿抬高,提高送髋的速度,减少身体摇晃频率和动能的消耗,进一步提高步伐的次数,有利于时间的缩短。


        三、摆臂易犯错误及训练方法
        (一)侧摆和左右摆
        侧摆、左右摆的直接影响是身体摆动,不能沿直线运动。而且步幅小,容易破坏身体平衡,导致上身紧绷,严重影响前进速度。这种摆臂现象往往存在于运动员训练的早期阶段,动作也没有完全定型。训练方法:首先,作为中学生运动员的教练,要使运动员树立正确的摆臂运动观念,强调摆臂向前倾斜,摆臂的方向要与摆腿的方向一致。其次,在原地进行各种摆臂姿势的练习,如原地摆臂、蹲下摆臂、站立摆臂、弓步摆臂等,帮助运动员树立正确的摆臂观念。最后,多做摆臂力量锻炼,在负重条件下建立正确的摆臂运动,提高上肢力量[2]。
        (二)摆臂动作僵硬
        其特征是耸肩、咬牙、缩颈、睁大眼睛、握紧拳头、全身用力和肩关节僵硬。直接的表现是大腿抬得不高,步幅小,后脚蹬地不够,很像坐着的姿势,它影响摆动腿和手臂的频率和幅度,消耗能量。训练方法:首先,强调正确的技术动作。例如,通过模仿、视频回放等手段让运动员了解自己的动作,播放手臂摆动的正确案例,帮助运动员建立正确的动作模型。第二,对身体进行放松,加强身体协调锻炼。动作僵硬说明运动员紧张,身体协调性差,不能正确进行神经补充和肌肉控制。教练员可以通过各种身体协调运动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强调肌肉的放松。第三,降低摆臂速度,教练应该指导运动员做出正确的摆臂姿势,并反复几遍正确动作,并逐渐提高要求,从而消除摆臂动作的僵硬。
        四、提升短跑运动员摆臂技术的有效方法
        (一)培养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时应遵循运动技能的规律,在教学中应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如在技术教学中讲解应深入浅出、示范准确。让学生先做一些简单的摆臂、摆腿、折叠练习,再逐渐过渡到快捷的技术练习。如教学生起跑先教站立式,重点向前移重心,后教蹲踞式起跑和起跑的逐渐抬体进入途中跑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枯燥的训练模式,提升体育训练的生动性,让学生的体育求知欲保持高涨。
        摆臂技术的训练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技术训练活动,所以无论是什么科目的学习都要经过反复的练习和消化的漫长过程。教练在对学生进行短跑摆臂训练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和网络技术,从网络上下载短跑摆臂动作的完整视频教材,在观看视频的同时,教练可以随时向学生讲解短跑摆臂中要注意的事项、标准动作等等。
        (二)因材施教,注重个体差异
        作为短跑运动员的教练,在对学生进行短跑摆臂动作训练的过程中,往往采用班级集体训练,教练统一讲解的方式,这种方式对运动员整体的提升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对个人的体育短跑技能进步提升效果却不尽人意。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兴趣点,男生和女生的体育需求和运动承受能力也不一样,所以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还要针对于每一个学生不同的特点来进行训练活动,因材施教,满足学生不同的体育需求,找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在体育训练中都能够找到自信,激发学生的短跑学习兴趣。
        在体育的核心素养视野下,教练和学生首先要缩小距离,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交流沟通,并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选择个体的重点,按照学生基础的不同运用不同的训练方式,在快频率的跑、蹬、摆训练中,基础能力强的学生可以结合技术示范标准了解短跑常规性技术,并进行实践锻炼提升腿部灵活力、手臂摆动幅度及跑步的频率。基础能力一般的学生可以做一些常规性训练活动,颈肩放松、前后进行摆动,保证手臂摆动的协调性,进行压腿、伸腿运动,适当调整训练节奏,先慢后快。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根据身体优势选择恰当的训练方式,增强学生对训练任务的适应性,增强学生自信心。教练通过不同的学生运用不同的训练方式,从而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有利于短跑成绩的提高。
        结束语
        由上可知,正确的摆臂能加强腿部的力量和频率,教练在运动员的训练中要因材施教,纠正其错误的动作,帮助其短跑成绩的提高[3]。
        参考文献
        [1]谢宏辉.辅助训练对加速跑的作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5):161.
        [2]邵传州.短跑训练有效策略与方法新思考[J].田径,2019(12):39-40.
        [3]薛成强.浅谈摆臂技术对短跑项目的影响[J].田径,2018(11):35-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