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君兰
四川长江职业学院 610106
摘 要:高校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形式,体现出其独特的文化特征。本文探析了高校校园十大文化的建设与实践,首先分析了高校文化的内涵、特点与功能,通过回顾我国高校文化的发展历程,阐明了大学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基本含义、主要内容与建设要求,并探讨了高等学校文化的内涵、特点、类型及其建设,最后以牛津大学、哈佛大学和四川长江职业学院的十大文化实践建设为研究案例。
关键词:高等学校 文化建设 实践研究
一、关于“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但它也拥有自己独特的魅力,让我们忍不住的去探索,有学者认为,“文化就像我们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文化”一词拥有悠久的历史。
在国外,关于“文化”的定义富有代表性的观点是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对文化的理解,在我国,人们关于“文化”的理解,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三种:第一种是《辞海》里对文化的理解,广义的文化,第二种是将文化看作人们生活和认识世界的方式,第三种是将文化理解为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综上所诉,文化的概念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从民族角度来看,不同民族的文化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二、大学文化的内涵
目前对大学文化有代表性的界定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理解;二是从分类学的角度来理解;三是从大学的基本属性或基本职能来理解。必须明确的是,大学文化和大学校园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从研究本质来看,大学校园文化和大学生文化、大学生活文化等的含义更为接近,大学文化内容更为丰富,并有助于从总体上发展大学的文化。从研究的时间来看,“大学文化”这个提法出现较晚,相关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才逐步受到重视,相关研究较少。大学文化更能体现文化的历史传承性、延续性,而大学校园文化的提法则显得具有局限性。“随着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大学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更为密切,大学文化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校园,大学文化的发展和研究必须考虑到社会的发展,用大学文化比用校园大学文化更为准确。”
三、大学文化的特点
大学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社会文化的一般特征。
(一)创新性
大学拥有丰富的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大学站在创造、创新的前沿,通过努力不断地向社会提供科学研究成果,输送先进文化理念,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同时,还为社会培养创新精神人才,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二)历史性
大学文化虽然衍生于社会主导文化,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却又保持着大学文化的相对独立性。
(三)开放性
大学文化在确定自身走向时,总是吸收传统的、现代的、民族的、外来的、世俗的、精神的、超前的和滞后的等各种文化因素,经综合考虑后再做出自己的选择。
(四)独特性
从地域来说,东、中、西部,南方与北方,沿海与内陆的大学文化会因地理位置不同而各具特色。
(五)教育性
优秀的大学文化有潜在的教育力量,它贯穿于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之中,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六)发展性
大学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依靠大学文化不断增强其吸引力,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四、大学文化的功能
(一)发展功能
(二)导向功能
(三)凝聚功能
(四)整合功能
(五)辐射功能
五、中国大学文化的萌芽
高等教育有古代高等教育和现代高等教育之分,我们将大学文化也分为古代大学文化和现代大学文化。
(一)中国大学文化萌芽时期的发展历程
大学文化的萌芽是伴随着古代高等教育的出现而产生的。大学文化的萌芽产生于青铜器和铁器等手工工具为标志的生产力时代,建立在自给自足的小生产基础上,与奴隶制社会和封建制社会相适应。
(二)中国大学文化萌芽时期的特点
1、古代大学文化具有很强的阶级性、等级性
2、教学内容以儒家学说为主线
3、大学制度文化获得了较大发展
六、我国大学文化的形成与初步发展
从19世纪后期至1949年,我国大学文化的发展基本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世纪50年代至“五四”新文化运动,这一阶段可称为我国大学文化的形成时期;第二阶段是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1949年,这一阶段可称为我国大学文化的初步发展时期。
七、大学精神文化
(一)大学精神文化的含义
优秀的精神文化是一种积极的氛围,使大学人产生一种紧迫感。
(二)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1、培育良好的校风
2、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3、建立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
(三)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要求
1、尊重每个人,平等地对待每个人
2、尽量满足每个人的合理要求
3、使个人目标与学校整体目标结合起来
八、大学制度文化
(一)大学制度文化的含义
大学制度文化包括大学章程、发展规划和战略、领导组织及职责、组织机制和机构职责以及关于教学、科研、服务等方面的各种规章制度、行为规范。而所谓的大学制度文化是指在大学这个特定的组织环境内。
(二)大学制度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1、行政工作制度的建设
2、德育工作制度的建设
3、教学工作制度的建设
(三)建设大学制度文化的要求
1、坚持精简、高效
2、因时、因地制宜
3、明确清晰,要求一致
4、具有教育性,利于学生发展
九、大学物质文化
(一)大学物质文化的含义
大学里优美的校园环境、完备的教学科研设备、齐全的活动设施,能调节情绪,陶冶情操,增强感受美、热爱美、欣赏美的能力,可以使学子不自觉的产生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勤奋学习的状态。因此,大学物质文化不仅具有丰富的内涵,还具有形象性、传承性、开放性等特点。
(二)大学物质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1、校园美化
2、校园绿化
3、校园净化
(三)建设大学物质文化的要求
1、总体规划
2、分区建设
3、分步实施
十、大学文化实践建设的个案展示
(一)牛津大学
这里被英国人称为“牛津大学城”。牛津大学有着鲜明的“独立自治”传统,从精神上讲,牛津大学代表了英国传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精英主义和贵族气质。牛津大学和它所有的学院都是高度自治的法人团体,政府每年给予大量的资助,但不干预其事务。牛津大学的导师制度也是值得称道的。牛津一年分为三个学期,一学期八周。学院的独特之处在于每周的魔鬼挑战—“导师制”,每次上课时,导师都会布置一项作业,根据指定问题,准备一篇研究心得或实验报告。”牛津人注重全面发展,牛津大学的体育运动开展的红红火火,特别是泰晤士河上的划船赛。各学院之间每年定期举行赛船。
(二)四川长江职业学院
四川长江职业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具有港资背景的全日制专科层次普通高等院校,是四川省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国家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四川省首届文明校园,现有在校学生逾万人。学院以多元智能理论做指导,实施有差异的教育。以社会需求为起点,着重于学生“自我管理、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信息处理、技术应用、创新思维”等职业核心能力的养成。倡导“多为学生想想,再多为学生想想,还多为学生想想”,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 “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实现有差异的发展”。在素质教育和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方面,学院推出独具特色的校园十大文化:公益文化、环保文化、健康文化、分享文化、自强文化、感恩文化、法制文化、体验文化、尚礼文化和诚信文化。在公益文化方面,推出义教活动,前往希望小学等进行帮扶;在环保文化方面,做好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用电等。多姿多彩的十大文化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提升了学院的素质教育高度。
参考文献:
[1]石伟.组织文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