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慧华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罗阳城郊中心学校 广东惠州 516100
摘要:微课成为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新型的学习资源,发挥很大的作用,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帮助。微课虽然好,但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仍然需要教师合理应用。教师借助自己录制的微课视频或对网络中共享的微课资源平台进行筛选,选择优质微课“为我所用”。有针对性地推荐给学生观看,让普通家庭的学生能够方便地得到全国各地名师的指导,有效解决了学困生课堂学习的难题,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增添生命力。本文从微课的制作要求、学生微课的使用和微课教学的作用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微课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微课又称微课例或微课堂,它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学活动全过程。一般来说微课有四个基本特点:时间短、内容少、容量小、情景化。对于学生而言,微课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对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微课除了在常规课堂发挥积极作用之外,也是为学生在家自主预习、自主学习提供必不可少的学习资源,更好地促进教学工作地顺利开展。
一、微课的制作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制作时间要求: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情况出发,一节微课播放时间一般为10分钟左右为宜,不能过长。这样才能方便师生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手机、电脑等)上,实现转移学习。
2.内容要求;教学内容要短而精。微课聚集问题,突出主题。微课主要是为突出教学知识中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等)而进行教学的,教学时要精简。微课的内容则是一堂课教学内容精练、浓缩的精华。
3.完整度要求:微课也要求教学内容头尾前后衔接,学习过程和最终效果方能精彩纷呈。正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微课虽然选取教学内容中的某一个知识点进行阐述,但内容一定得完整精练,评价及时有针对性。以教学视频为主线结合教学课件,教学课件要简洁大方,视频清晰、音响优美学生反馈等,与传统课堂一样,主题突出,内容具体。微课中的讲解要通俗易懂、语言简洁。
4.技术要求:要录一节高质量的微课,录制时要使整个视频简洁、清新、流畅。因此,在录课前,自已需要有充分的练习。我的练习方式:第一是把讲课的稿子一字不漏的写出来。第二是用录屏软件录一段,自己听一下,看看有哪些可以优化的。需要注意的是控制好语速,读的有感情些,让学生爱听。第三是注意好每一段语音控制的时长。第四是为录好的微课选择合适的、学生爱听的背景音乐。第五将背景音乐加入微课里,一节听起来让人赏心悦目完整的微课视频就录好了。
二、微课为小学数学教学增添了活力
以课堂教学新授课为中心,在不同的学习环境,发挥微课的独特作用,让微课与课堂教学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教学时间与空间得到拓展,有效地促进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
1.课前使用——让微课成为学生学习新知的引路人
在新授课前的预习阶段,学生初次接受新课的学习,他们一定会被本节课数学教材中出现知识点困扰、疑问重重,更不知道哪些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这时的微课,主要是答疑问难,为学生学习新知、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指名了方向。例如,在预习求组合图形的面积”时,有的学生可能会对“组合图形是由哪些基本的图形组成的?”不会分,他们会想:怎样分呢?为什么要分呢?直接求组合面积不行吗?针对这一问题,教师课前制作一节“组合图形面积”的微课视频,使学生在预习时,就将所有的疑惑消灭掉,并借助微课帮助他们正确地理解算法和算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课后使用——让微课引领数学学习为学生课后完成作业保驾护航
数学学习不仅仅是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还有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课后使用的微课必须有一定的升华、总结,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脉络,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更加完善、更加深刻,培养了学生深刻性、创新性、灵活性的数学思维。微课引领数学学习,提高了学生课后完成作业的正确率。例如,在学生学习完《什么是周长》后,教师可以围绕大面积的测量制作一个微课。首先出示问题:什么是的周长?如:树叶的周长、课桌的周长、数学书封面的周长等。接着进行实际讲解、操作,使学生明白周长的含义和计算具体周长的方法。最后给学生留下与家长一起的实践作业,让学生自己亲身经历,通过动手去操作,进一步地理解周长的含义,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小学数学教学让微课得到更好地发挥
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活之迷、日月之繁,无处不用数学。”由于小学生年龄偏小,其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渐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这就给学生学习数学带来困难。而用微课正好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微课短小精悍,动静结合,图文并茂,视频简洁、清新、流畅。它是教师准确把握教材,从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容易出现的问题入手进行设计的,特别合适学生在家自学。学生可以自由地安排学习的时间和地点,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空间,更好的为课堂教学服务。
微课也让数学教师做到因材施教。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应努力使全体学生达到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然而,单靠教师课堂视频40分钟的讲解,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有了微课,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实际需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需求控制微课的播放速度和次数,使教师的授课既服务于每一位学生,又转化了学困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微课也为尖子生的学习提供自由展示的平台,教师可以结合平时的教学内容把一些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史料与数学趣题等制作成微课,丰富课堂学习的素材,让优秀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魅力和探索数学的乐趣。
总之,微课是新鲜事物,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必要学会制作微课并正确地使用微课,创造性的运用到我们数学教学中去,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效地为数学课堂教学服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充满青春活力。
参考文献:2011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微课的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