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9期   作者:申祥义
[导读] 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行使得高中阶段的阅读教学形式
        申祥义
        临沂七中  山东  临沂  276000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行使得高中阶段的阅读教学形式、目标与内容等都发生了对应性的转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差异化的发展需求,转变教学思维、创新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提升语文教学实效性的重要路径。在此基础上,本文从现阶段阅读课程面临的主要教学问题出发,对提升阅读课程质效的有效对策进行系统的探析,旨在为现代高中语文教学模式的优化改进提供参考。
        关键词:转变思想;创新教学;评价机制
        
    语文课程是培养学生基础语文素养的核心课程之一,在现代教育改革有序推进的当今,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创新语文教学活动,不仅可以为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夯实基础,同时可以构建高效的阅读课堂、还能够进一步引导学生思想认识、价值观念的积极发展,因而需要语文教师予以重视,在实践教学中不断落实素质教育目标。
        1.高中阶段语文阅读课程的教学难点
        1.1阅读教学思维存在滞后性
    现代高中语文课程体系中,阅读课程以培养学生理解与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语言技巧等综合能力为目标。但从实践教学调查中发现,高中生由于生活阅历不足、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学习任务相对较重等原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系统、不深入。教师为了在课堂时间内完成教学规划,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方式传授阅读技巧、方法,处于课堂主导者的位置,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没有发挥价值导向、思想引导等方面的作用,阅读教学思维存在滞后性,创新意识相对薄弱。
        1.2教学方式单一化严重
        目前,影响阅读课程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问题在于教学方式单一、陈旧,一方面,教师在开展教学课程时,由于教学时间、空间与资源的限制,往往会选择单向传授的方式,灌输阅读知识,学生课堂训练与表现的机会相对较少,许多高中语文教师过度重视分析理解阅读材料,在讲解课文时,偏重结构特点、段落理解、写作技巧等内容,对于学生文学素养、自主探究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力度有待加强,教学方式单一化严重;另一方面,教学信息化改革的不断推进,也对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信息素养、沟通协调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应逐步加强对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投入,结合新时期教育目标转变教学方法、思维势在必行。
        1.3教学评价机制有待调整
    当前阶段,高中语文的实际教学目标主要以提升学生书面成绩为主,学生的差异化发展需求不被重视,为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在课程评价方面沿用过去的考试评价机制,在阅读课程中,围绕考试需要的内容进行讲解,延伸内容相对较少,学生阅读视野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与此同时,这种以学生考试成绩为主要评价指标的形式,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学资源的集中利用,但也会导致学生学习压力过大,课堂气氛沉闷,磨灭学生的学习热情,阅读课程缺乏创新动力,局限了学生的综合发展。


        2.提升语文阅读课程教学质效的具体对策
        2.1转变语文课程教育思维,创新阅读教学活动
        素质教育改革在高中教育阶段的全面实行,为学校教学模式的转变提供了动力,语文课程教学目标不再局限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而是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作为重点。为此,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工作时,应结合现代教学目标与理念,不断转变教学思维,逐步创新阅读教学活动,以学生差异化、多元化发展需求为导向,提升阅读课程的实效性。具体来讲,一方面,教师应结合现代语文课程教育理念,加强新思维、教学技术的学习,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树立德育、美育的教学思维;另一方面,在设计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找准学生的兴趣点,通过创设阅读角、安排小组阅读主题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锻炼自身的阅读能力。除此之外,学校可以充分发挥校园广播、校园文化等的积极作用,定期举办演讲比赛、校园文化活动、辩论会等活动,创建良好的阅读环境。
        2.2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深度整合阅读教学资源
    阅读是一项周期性、系统性的教学课程,为有效提升阅读教学的整体质效,首先,教师在借助信息平台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围绕教学内容、重点、知识结构等,科学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构建起高效互动的阅读课堂;其次,在阅读课堂中,教师应创新教学技术的实际利用形式,积极引进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等现代教学模式,采用多元化、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学生知识迁移、阅读理解、语句分析等能力的锻炼提供更广阔的平台;第三,除了加强阅读课堂教学引导外,教师还应注重课下教学资源的整合,借助交互性强、共享性高的网络平台,为学生阅读提供更多的途径。如,教师可以利用微信、QQ、APP等便捷的通讯、学习软件,向学生预先布置学习任务,锻炼学生自主探究与实践等方面的能力;在教学后,通过平台向学生发送学习课件、视频等资料,充分挖掘、利用教育资源,攻克阅读教学难点。
        2.3优化教学评价机制,适当拓展教学内容
        在不断推进现代教育改革进程时,学校应在逐步调整语文课程规划的同时,优化教学评价机制,明确阅读教学目标,以学生兴趣发展为重要基础,因材施教,做好教学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校应结合阶段性教学任务、目标,设置动态化、全面性的教学评价指体系,不仅应注重学生书面考试成绩,同时,还应合理设置常规化考核指标,包括学生课堂表现、教学活动参与度等指标,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与此同时,高中阶段的语文课程涉及部分古文内容,古诗词、文言文的理解与分析难度较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针对该种情况,教师应适当拓展相关的教学内容,对古文创作的背景、作者经历等进行简练的介绍,帮助学生了解作品创作的思想、表达的情感与立意,在加深阅读理解的同时,将古文知识点串联起来,从而产生情感共鸣,强化阅读能力的锻炼。
    结语:高中阶段阅读课程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文章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与概括总结能力等语言技能,同时也是学生提升文学素养的有效方式。针对现阶段阅读教学方式滞后、评价机制不合理、教学思维僵化等方面的问题,教师应逐步转变传统课程讲解形式,合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全面提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为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化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华丽.轻松过渡夯实基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研究[J].语文课内外,2020(01):256-277;
[2]王东霞.新课标理念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四个转变[J].中学生作文指导,2019(017):74;
[3]王丹宁.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讨[J].文渊(高中版),2019(08):5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