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9期   作者:一作:陈咏泽 二作:杨博惠 三作:郭晋峰
[导读] 如今我们正处于互联网的浪潮下,大数据使人们的生活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一作:陈咏泽   二作:杨博惠   三作:郭晋峰
        学校:太原理工大学 邮编:030600
        摘要:如今我们正处于互联网的浪潮下,大数据使人们的生活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对于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培养他们创新创业能力,不仅对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至关重要,而且对于培养人才的高校来说也是跟紧时代步伐的体现。基于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应该利用时代的特点及优势,加强对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本文就大数据时代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进行探析。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高校;能力培养
一、引言
        计算机已融入人们的生活,同时也产生了大量数据的信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就以疫情期间大学生的学习为例,因为疫情的缘故大学生的学习已经不再局限于线上授课,线下在互联网上上课已经疫情期间的主流方式,这种方式相比传统的学习方式缺乏老师线上的丰富经验和阅历。然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他们的学习内容上又增加一项创新产业的内容。
        在大数据时代下,关于高校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习需要很大的改进。2015年,李克强总理于两会期间提出“大众创新,万众创新”的新时代口号,基于此,部分高校制定出了相关的培养计划,为此培养出一批高素质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就目前对于很多高校来说,如何制定出合适的培养方案和更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让学生毕业以后更能适应社会的需求,这些都是高校迫在眉睫要处理的问题。
二、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创业现状
        2.1创新创业想法不成熟
        在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的创新创业调查问卷中展示:大约有一半的同学表示自己想到的创业方向可能也别人也会想到;只有少部分同学想到按照自己的想法创造一份完全属于自己的事业;也有少部分同学认识到创业需要好的人脉和自身的运气,有了这两点,就很有可能在大数据时代创新创业的浪潮中脱颖而出;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同学认为,自己创业就是为了摆脱职场的束缚。如今,大数据时代快速的向前推进,创新创业的素养对学生的要求只会比以往更高,这方面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很容易忽视学生创新创业素养的培养。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计算机专业有创新创业想法的学生,很少有老师指导和引领学生自主创业,因此,学生无法知道他们的想法是否可行、是否能迎合社会的发展需求。而且,还有很多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对于创业的项目发展潜力并不清楚,因此在一个新项目上如何开展出自己的一片天地,需要学生自己树立正确的思想。与就业相比,部分高校缺乏对现代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方案。
        2.2不能足够坚持创新创业想法
        根据2015年相关应届毕业生就业调研报告显示,2015年应届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的比例仅为6.3%。然而因为存在资金缺乏,生活磨练,行业规范和市场前景的预测等问题,应届毕业生创业成功率最后仅仅只有1.8%的水平。据调研分析显示,部分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创业的情况分为以下两种:
???1.部分学生在校期间曾尝试过创业,由于在学校处于与社会脱节的状态,创业的资金来源部分依靠于父母,而且对市场的定位和分析出现很大的偏差,最终创业项目以失败告终,学生也就放弃了创业的想法。
???2.很多高校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创业期间因为学习问题也主动放弃了创新创业,也有少部分的学生因为沉迷于网络而不想坚持。而高校中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能够坚持的人甚为稀少。


三、关于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3.1学习和巩固基础知识
        大学的课堂是很灵活的,不应该像应试教育那样死板,教师在教学方面要根据时代进行改进,促使学生提高学习热情,从而提升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创新创业的想法。从这个层面来看,教师的教学方式应适应时代进行改变。比如可以利用网络的互动性,对学生进行辅导和答疑,让学生们的基础知识得到更好的学习和巩固。然而,对于大学生而言,理论的讲解不如实际的操作,教师可以利用相关知识进行操作演示,然后让同学参与到操作演示中,通过实操让同学们从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而且可以从实操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的能力,也可以避免学生创新思维的缺陷。基于计算机基础知识,如果不能够及时的巩固加深,学生也不能有更好的想法,因此,巩固基础知知识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至关重要。但在大学这一环境中,很多学生的目标定位只是不挂科,只有很少的学生去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只有基础知识牢固,才能更好的培养他们创新创业能力。
        3.2项目型人才培养
        高校里导师和企业相关方制定出一套项目型人才培养体系,其中导师作为主要责任人,而企业的项目功能部分由学生来完成。根据项目的相关要求,由学校和企业培养出该类型的人才,并且以培养出新型的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为目标,根据学校教学的安排,制定出专业的教学课程,最后由企业进行考核评测。在这种培养模式下,计算机专业更能产出创新创业方向型的人才。目前很多高校与很多软件公司都有合作的培训项目,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大三时根据自己喜欢的方向进行培训,在步入社会前能更好的了解社会的需求,从而进入社会中能更好从事该方向的创业计划。这样有针对性的培养人才,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项目策划和项目实施上将会有更好的优势。部分高校用这种校企合作的培训方式,很大程度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仅能够满足日后社会的需求,而且为他们以后创新创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因此,项目型人才培养的方式对于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优势。
        3.3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
        计算机专业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专业,这个专业对于人才的培养,更应该侧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此同时也要注重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在21世纪,大数据时代下,创新产业型人才作为新型人才其价值更加突出,如今以成为了竞争的热点。对于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主要是培养人才对于创新创业想法的实现,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在想法上的实现,要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这一块要根据学生们遇到的问题用不同的方法具体的对待。然而,对于学生创新创业的项目,要培养学生分析项目的可行度和市场的需求度,以及是否能在市场上货获得一定的收益,这些在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都要充分的考虑。在高校中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创新创业的问题要有一个实力强大的团队对各方面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再来确定创新创业想法的实施方案,这样可以让更多的学生有创新创业的想法,又培养了他们创新创业的能力。
四、结束语
        基于大数据时代下,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关于创新创业型人才还有很大的缺失,同时在现有的人才上也存在诸多的问题。对于大数据时代来说,创新创业人才非常重要,高校应加大力度对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创业的培养,制定出合适的方案培养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大数据时代的浪潮下进行创新创业,同时更好的培养他们这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江伟,金中朝,江健生.“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
[2]王克贵,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开展实践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6,(15).
[3]欧光川.地方本科院校化学类专业人才培养转型发展模式探索—以湖南科技学院为例[J].广东化工,2016.(6).
[4]秦红,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实践与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