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云 吴善国
烟台大学 山东烟台 750000
(课题:2019年烟台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从跟跑到领跑:“双万计划+专业认证”引领下的机制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2020?年山东省本科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面上项目“基于学习模式的新工科人才学习质量提升路径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的摇篮,作为涉及到多方面利益方的场所,改革的路从来就没有停下过,对于高校机制专业综合改革路径的探索也从来没有停下过。从多方面利益相关者的视角下来看高校如何改革,怎么改革,如何使高校在多方利益者的角度上处于最佳位置,是我们所需要探索的。
关键词:多利益相关者;高校机制;专业综合;改革路径
高校在教育中处于很重要的地位,高校的教育对我们来说也是非常关注的。至高校成立以来,大学开办以来就一直处于一个创新的状态,如何改革,如何使我们的高校往更好的方向去发展,这是我们都想要知道的,且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直都在强调高校的综合改革,高校机制专业综合改革在多方利益的视角下的改革路径是我们长期的探索重点。
一、高校的多利益相关者
高校的利益相关方在政府,社会,高校方面都有所涉及。因为高校是培养的大学生的学校,大学生以后的发展是关乎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的,不仅是社会的发展,国家发展也是与高校方面有很大的关系。经济,交通,甚至饮食方面也都是与高校相关的。主要与高校有关联的职业,场所,都属于高校的利益相关方。高校的改革就必须考虑这些方面,所以高校的改革是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高校的改革过程中一定要重视与利益相关方的关系,并且保证利益相关方的协调,这样的改革才是有效的,才是有利于高校的发展的,否则,高校的改革将是一场没有收益的改革。高校与多利益相关者中间的关系也是非常复杂的,这中间复杂的关系对高校来说有着牵引,有着约束,但无可否定的都是高校的改革与这些利益相关方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例如高校的专业改革,可以培养更优秀的学生,而这些更优秀的学生在社会上所创造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而这群学生的社会价值的提升,就可以从多方面的角度提升利益相关方的价值。
二、高校机制的改革
1、高校机制在利益相关方视角下的专业改革
高校机制的改革常常涉及到专业方面的改革,在多方面利益相关者的视角下的专业改革,如何能使高校更好的发展,这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高校机制专业的改革需要针对老师,学生,和教学方式等多方面都要进行改革。对于老师来说,需要明确培养的目标,老师在专业知识方面灵活运用专业知识,将同学培养成专业人才,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最终将各个利益方的利益最大化。高校专业改革是非常繁琐的,因为涉及面较广,所以高校在专业方面的改革要讲究方式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调动老师教学积极性,最终让学生在高校改革中有所收获。所以高校在专业方面的改革需要满足社会的需求,让社会的需求推动高校改革,是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高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的目的,就是在可预见的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下,推动高校快速准确找准目标定位,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引导高校以培养应用研究与专业技术应用人才为目标,以内涵建设和服务能力为导向,突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质量人才。高校在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方面要有总体规划,既要体现本校的办学定位和专业特色,又要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掌握区域内与本校专业相关的经济发展情况、社会需求情况,甚至要掌握其他高校同类专业的办学状况、招生规模、就业状况等,要有对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的研判,有前瞻性、预见性,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2、高校机制在利益相关方视角下的综合改革
高校的综合改革对于我们来说一直都是一个热门话题,无论是社会学专家还是教育学专家,对于高校综合改革这个问题,都一直保持高度的重视。因为高校的综合改革对于我们来说,它牵扯到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这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热门话题。高校的综合改革,牵扯到学生,老师和学校的方方面面。改革的对象是高校,但面对的却又是全体高校的学生,并且这综合改革中又涉及到多方利益者的利益方面,所以高效机制的综合改革是一个长期但又需要考虑众多方面的一个改革。高效的综合改革需要考虑非常多的问题,高校的综合改革本来就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改革。在高校改革的简单的阶段,高校的改革就需要在基础方面做好准备,避免在高校进入复杂的改革的阶段时期,因为在之前的阶段没有做好准备而功亏一篑。
三、多利益相关者视角下高校改革存在的问题
1、政府干预过多:因为高校的改革多半都是由政府所领导的,所以高校的改革中常常出现一个政府干预过多的问题,如果政府对高校的改革有诸多意见,就有可能导致高校的改革不彻底或者是表面化。虽然近些年来已经有政策说在高校的改革中,政府放权或者是不过多的干预,但在现实生活中,高校的改革仍然是由政府所掌握的,并没有给高校更多的自主掌握的权利,所以政府干预过多的情况仍然存在。这种情况的存在,就会导致高校在改革过程中有诸多的考虑,无论是专业改革还是综合改革,都会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在改革方面可能出现不彻底或者是改革方向的犹豫。因为在改革的过程中,政府占有了主导的地位,但对于高校本身来说,高校才是应该占有改革的主导地位,所以由于政府干预够多,就可能出现在改革的过程中,目标不明确,方向不准备,这些问题都有可能干扰到高校的改革。
2、企业对于高校的改革缺乏沟通:高校培养的大学生都是专业方面的人才,以后一般都是要去企业工作,为企业做贡献的,但高校在进行改革的时候,却并没有和企业有多余的沟通。关于企业以后所需要的人才,如果高校没有和企业沟通的话,其实掌握是不到位的。这种缺乏与企业沟通的高校进行的专业综合改革,最后可能缺乏实质性的操作,光是理论上的改革可能带来的效果并不是很好,企业作为与高校改革的利益相关方,是需要参与高校的改革的,但是现实改革中并没有这样,这种高校缺乏与企业合作的改革,让企业作为利益相关方的很多要求都不能达到满足,这也是不利于改革的。
3、学生和老师对于高校的改革缺乏主动性:高校的改革最主要的还是学生的发展,其中最需要关注的就是老师和学生的主动性,然而,在高校的改革中,老师和学生却很少真正的参与进来,就算参与进来,也是老师参与进来,或者是部分老师参与进来,学生作为高校改革的主体,却很少真正的融入进来。因为在决策方面,可能会由政府把控,就算不是政府把控,也会有学校的高层老师来决定改革的方向,把改革的方向交到学生手中是几乎不可能存在的,这样,学生和老师的主动性就不强,而学生和老师确是高校改革的直接利益方,作为高校改革的直接利益方,却与高校的改革联系不大。这样高校的改革相当于排出了直接利益方的参与,阻碍了直接利益相关者的表达,这样的改革也是空洞的。所以如何在高校的改革中,让老师和同学都参与进来,提高老师和同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在高校的改革中发挥他们的最主要的作用,是我们所关注的。让高校在专业综合的改革方面的直接利益者参与进来,让高校的改革面向直接利益相关者,是我们高校综合专业改革方面必须所做到的。而且高校作为老师和学生最主要的阵地,如果在高校进行改革的时候,并没有和老师进行一定的沟通,可能会引起老师对改革的不满意,或者是老师对改革的领导人群的一些意见,这种情况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因为得不到老师支持的改革只会取得相反的作用。而且如果改革不能得到学生的支持,那改革所做的一切措施都是无效的,因为改革就是为了让学生取得更优秀的成绩,有更好的发展,让其利益相关方都能取得满意的效果。但在改革的时候却得不到学生的支持,一切后续的操作都是无效的。所以,高校机制的专业综合改革必须要取得学校老师和学生的支持,消除老师和学生的消极情绪,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改革当中来。
四、高校机制在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改革路径的探索
高校机制在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改革是非常复杂的,因为高校改革所牵涉的利益方是非常多的,范围也非常的广,这种情况的改革需要避免可能存在的问题,这样的改革也就需要我们进行大量探索,找出最优的方案,让高校改革的直接利益方,间接利益方都能在改革中有所收获,让高校的改革在专业综合方面有所进步。想要做好高校机制专业综合的改革,首先我们需要清楚高校机制进行专业综合改革时最重要的一点,即所涉及到的所有利益方。这些所涉及的利益方有些是直接利益方,有些是间接利益方。只有清楚所有的利益方,才能使改革更加的全面。明确直接利益相关方的职责和间接利益相关方的职责,不仅要明确利益相关方的职责,更要让利益相关方在我们的改革中参与进来,并且做出他们所需要的事情。例如高校改革的直接利益相关方学生就必须在高校的改革中参与进来,并且承担他所需要的责任。又比如高校改革的另一直接利益相关方企业,企业也必须在高校的专业综合改革中参与进来,给出他的建议以及指出改革的一些问题,不能让高校改革的利益相关方与高校的改革分离。其次,在高校机制专业综合改革时,要合理的分散权利,不能让权力集中在某一个集体的手里,也不能让所有人都能改革的方向指手画脚,这样进行的改革可能是无效的。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常常可能出现权力过分集中在政府或者是高层领导人的手中,这样,在高校的改革中,老师或者是学生毫无话语权,这样的改革属于权力过分的集中了,让改革的可能不全面。还有一部分高校他进行改革的时候过分的注重所有人的意见,这种时候反而弄巧成拙,这样的改革反而没有什么效果。所以在高校机制专业综合改革的时候,要多方权衡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权利,不能出现权力太过于集中,也不能出现权力太过于分散的情况,因为权力太过于集中,或者是权力太过于分散的情况,都是不利于我们的高校改革的。最后,我们的高校要进行专业综合的改革,我们要建立起一个合理的利益相关者的监督机构,这个利益相关者的监督机构要使用它监督的权利,让高校在专业综合的改革的时候,时刻注意改革的方向,不要出现偏差。如果没有这样的监督机构,可能在改革的时候,利益相关方的利益不能得到权衡,可能出现某一利益相关者出现缺失的情况,这种时候如果有一个监督机构的存在,就可以纠正错误的方向是改革的方向,到正确的道路上来。利益相关者的监督机构可以让高校在改革的过程中的各种利益相关方相互制约,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也实现改革的最有益化。而且,在高校机制专业综合改革的时候,学生和老师的权利常常被忽略,如果有这么一个监督的机构存在,就可以监督高校在改革的过程中不要忽略老师和学生的权利,让老师和学生在高校改革中的权利正常的行使。除此之外,在高校机制进行综合专业改革的时候,我们还需要设立一个改革效果反馈机构。改革效果反馈机构的存在可以让我们明确我们改革是否让改革落到了实处,对我们的高校以及各利益相关方都是有用的。而且改革效果反馈机构的存在,可以让我们高校改革的利益相关方明白高校所进行改革的程度,增加相关利益方在高校改革中的参与程度,这样也会增加利益相关方对高校改革的信任,高校所进行的改革也会得到利益相关方更多的支持,这样一来,高校机制在专业综合方面的改革就能得到更多的有用的支持。
五、结语
高校改革是一直都存在的,高校机制综合专业方面的改革也是一直存在的,而高校在改革的时候会牵扯到很多的利益相关方,这些利益相关方与高校的改革也是有很大联系的。如何做好改革,满足利益相关方的要求,是我们在进行高校改革中所需要考虑的。高校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改革的时候合理的分配权利,建立起改革方面所需要的机构,让改革往最好的方向发展,满足利益相关方的期待。
参考文献:
【1】管培俊.新一轮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走向与推进策略[J].中国高等教育,2014(10):18—26
【2】阮蓁蓁,孙长智.我国高校综合改革的路径探索[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6(3):2.
【3】王建华.从自治到合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大学理念的新观点[J].外国教育研究,2004(2):25
【4】孟凡.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大学学生评教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
【5】于雪燕.利益相关者视角下高校学生参与权的实现路径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6】张燚,张锐.高校利益相关者管理:一个研究框架[J].科技管理研究,2006(3).
【7】程海波.关于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思考[J].高校教育管理,2016,10(4):12-18.
【8】高婞.利益相关者理论下的我国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
【9】侯立松.论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的一般过程[J].辽宁教育研究,2005(12).
【10】张燚,黄婷,张锐.高校与利益相关者互动发展的关系模式研究[J].江苏高教,2009(1):60-62.
作者信息:
第一作者:王凤云,女(1983.2-),汉族,山东菏泽人,博士,讲师;
研究方向: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第二作者:吴善国,男(1981.5-),汉族,山东临沂人,硕士,工程师
研究方向:制造业转型升级、高校校友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