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9期   作者:叶风婷
[导读] 德育教育是班主任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叶风婷
        泰兴市南新小学    江苏省 泰州市   225400
        摘要:德育教育是班主任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良好的德育教育将引领学生的道德品质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鉴于做好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身为一名小学班主任,我在自身的班级管理实践中积极探索了优化德育教育工作质量及其效率的方式方法,收获颇丰。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管理;德育教育;渗透
        1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在核心素养下进行小学德育教育是一项较为特殊的工作。小学阶段是个体接触系统教育的起始阶段,小学生身心发展尚不完善,在核心素养下进行小学德育教育可以有效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小学生正确认识并处理个人、集体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端正尊重科学的态度并不断培养创新实践的思维。从个人层面来说,青少年时期是个体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核心素养下进行小学德育教育符合学生未来自身全面发展的要求,德育工作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并以此来规范学生行为习惯。从社会及国家层面来说,核心素养下进行小学德育教育有利于学生树立初步的、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国家与人民,从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立志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不懈努力奋斗。在核心素养下进行学校德育教育工作是德育创新的一种尝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来提升德育的时代性与实效性,为实现外驱德育向内驱德育的转型而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为学生未来发展以及社会进步打好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同时也促进了学校乃至整个教育行业的快速发展。
        2小学班主任做好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
        2.1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做好德育教育工作
        大量的教育实践已经充分表明了主题班会是班主任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载体,为此,我在自身的班级管理实践中就会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各种主题的班会活动,学生参与的热情与积极性格外高涨,效果良好。
        例如:在以“珍爱生命”为主题的班会上,我没有仅仅向学生讲解生命有多重要,这样的灌输式方式只能带给学生们死板、枯燥的印象,从而导致他们产生逆反的心理,而是鼓励学生们将提前准备好的各种与“深爱生命”有关的内容进行展示。由于之前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因此,学生们参与的热情与积极性普遍高涨。如有的学生朗诵了“珍爱生命”为主题的诗歌,有的学生以案例的形式展示了“珍爱生命”的真实故事,有的学生以演讲的形式歌颂了“珍爱生命”的主题,还有的学生展示了自己绘制的有关“珍爱生命”的图画……在多姿多彩的展示中,学生很自然地便能对“珍爱生命”这一德育教育内容产生深刻的认知,知道了生命的珍贵,是应当被尊重与呵护的,自己既要尊重与保护自己的生命,同时还应当尊重与保护他人的生命,包括人、动物、植物等等一切。如此,相较于枯燥地向学生讲解生命的重要性,学生以自主参与的方式理解了尊重生命的意义。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做好德育教育工作所发挥出了预期中的理想教育效果。
        2.2通过家校合作的形式做好德育教育工作
        如果说学校是学生接受知识较为集中的阵地,那么家庭则是最先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知识启蒙的场所,因此,要想让学生获得好的发展与明显的进步,学校与家庭这两方面力量就不能割裂开来,而应当形成密切的教育合力。这一点同样体现在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的实践之中。
        我在自身的德育教育实践中也高度重视了这一点。

例如:当我发现班上有些学生存在说话不文明的情况之后,我并没有直接对他们进行指责,而是同这些学生进行了单独的沟通与交流,引导他们意识到说话不文明在人际交往中所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学生在接收到我的教育之后,普遍都表示会认真改正,而至于其后的效果,我则会与家长取得联系,询问学生在家中的表现,同时与家长达成共识,再发现学生说话不文明的情况要及时制止同时要给予科学的引导。在家长的密切配合与有效监督、引导下,引导学生说文明话的德育教育工作取得了极大的成效。
        2.3以爱为基,以情为桥
        德育工作的重心就是要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行。但是,如果班主任只是一味地对学生阐述道理,而忽视了情感的交流,那么学生面对枯燥的道理也只会感到枯燥和无味,其效果自然不会太过理想。就像教育家夏丏尊所说:“教育之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之不能没有水。”因此,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要以爱为基础,以情感沟通为桥梁,对学生保持足够的耐心和信心,从而用班主任的爱心去灌溉教育的百花园。尤其对于一些问题较多的学生,教师更应该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们,用宽容的心态去包容他们。例如,在我的班级中曾有一个小学生痴迷于玩手机,放学回家总是边写作业边用手机看动画片,吃饭时也是这样,父母如果不满足他,他就发脾气,他的妈妈最终没有办法,才将此事告知我。起初,我耐心和他进行交谈,为他阐述一心两用的坏处,并和他的家长进行沟通。每天学生放学,我都会电话和他交流,询问他的作业、晚餐的食谱等等。我不厌其烦地以一种关怀的态度去感化他,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学生逐渐发生了改变。
        2.4众志成城,共同渗透
        虽说班主任是德育工作的直接实施者,但毕竟班主任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时时都投身于德育教育之中。而且,学生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之上,因此,除了在平时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教育工作之外,班主任还应该积极利用课堂教学的时间,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进行德育的渗透教育,这样才能使德育教育的工作真正落实到教育的方方面面之中。至于如何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渗透德育,除了班主任自身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因素外,班主任还应该联合其他教师共同挖掘各自学科中的德育因素。其实,新课程标准一直都在强调德育的渗透,强调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涵,加强德育工作,进而使每一学科、每一节课都能渗透德育教育,进而实现教书育人的终极目标。
        2.5充分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
        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为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投影技术等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在学科课程中应用的成功经验为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德育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势来提高德育教育的效率与效果。教师可以将音频、视频等多媒体素材融入PPT课件之中以激发学生学习新股,在保证德育课程趣味性的同时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德育教育人员也可以建立校园德育教育主题网站,选择小学生感兴趣且贴合学生实际生活的课程内容供小学生自主选择,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打破传统课堂教学在时间、空间上的局限性。
        结论
        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直接影响到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进程,在核心素养下进行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无形中要求教育工作者应当认清核心素养培养工作的重要性,不断革新德育教育方法以满足时代变化和学生发展的需求,探寻核心素养下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已经成为当前小学德育教育工作者的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本文对“核心素养”与“德育”概念进行概述,强调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几点在核心素养下进行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希望可以为广大小学德育教育工作者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王喜江.“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德育教育探析[J].传播力研究,2019,3(03):153-154.
        [2]王风宸.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德育教育开展策略浅析[J].才智,2019(10):45.
        [3]张家明.高品质小学德育创新探索[J].教育科学论坛,2019(23):31-35.
        [4]韩丽君.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生德育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23):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