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9期   作者:林晓洁
[导读] 语文学习效果的好坏对学生其他科目的学习有十分直观的影响
        林晓洁
        河北省张家口市沽源县平定堡镇寄宿制学校  河北张家口  076550
        摘要:语文学习效果的好坏对学生其他科目的学习有十分直观的影响。尤其初中阶段,语文直接决定了其未来的综合学习质量。通过本文的分析,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教学毫无疑问应是有机结合的。广大初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改变固有教学观念、以读促写、以读悟写等策略,提升学生阅读兴趣、丰富写作素材、强化学生情感表达,最终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夯实基础,提升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写作相结合;教学策略
        1导言
        每个人能亲身经历的事情总是有限的,但阅读可以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在阅读中,人们可以看到古今中外的各种事情通过阅读感知更加广袤的世界在阅读中学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书中知识的影响,同时为写作积累更多丰富的素材。写作是对阅读的一种升华,也是检验学生阅读效果的一种手段,教师通过给学生布置写作训练,帮助学生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阅读和写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符合如今教育改革的趋势。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该重视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关系,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将获得的经验用在写作之中,整体提高初中生的语文的综合能力。
        2初中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有效结合的重要性
        2.1阅读和写作结合对学生的重要性
        对学生来说,阅读是扩展视野的渠道之一,他们能够通过阅读汲取丰富的知识。阅读的载体包括但不限于教材、推荐书籍、其他书籍、杂志、报纸、网页等。写作是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表达自身所思所想的过程,期间要经历调用自身知识储备——对知识进行加工——形成独立篇章等思维阶段。写作的形式包括但不限于作文、随笔、日记等。中学时期的学生人生阅历不足,无法对自身思想和经历进行深刻解读,只能经由大量的阅读——模仿——练习的探索过程来提升写作能力。因此,阅读和写作的有效结合是必然的。
        2.2阅读和写作结合对教师的重要性
        对教师来说,阅读和写作教学有效结合符合学习规律,是现如今语文教育的必然趋势。一方面,强调大量阅读对学生扩展知识面的帮助,能够使学生形成“语感”有助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强化。另一方面,强化阅读能适应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来说,由于生理和心理经历巨大的变化,通过相应知识的阅读,他们可以了解自身的这种变化。因此,这时的阅读和写作的结合能有针对性的给予学生情感表达的路径,加深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络。
        3明确目标学生自读,从而实现读写结合
        以前,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是学生自读的活动,他们可以自己规划学习时间,阅读自己喜欢的文学经典。虽然说自读的机会比较多,但却因为毫无目的、随意性强等原因,导致学生真正积累下的阅读经验还不够多。部分教师认为,学生自读的环节自己没有任何作用,因此放手放的彻底,师生关系变得紧张。这样一来,阅读教学指导根本没有存在的价值,初中生形式化的“自读”甚至限制他们个性化的发展,继续深入毫无必要。想要改善弊端现状,把学生们的自读变成有意义的活动,语文教师就要明确了阅读教学的目标,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自读活动中点拨他们积极思考,成功调动写作热情。注意“读写结合”,初中生阅读之后开始写作,把自己的自读感受用文字记录下来,慢慢养成一种习惯,自然产生深入思考的动力,接下来,更多选择摆在面前牢牢把握,实现综合发展目标令人万分期待。比如,在学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篇诗歌的时候,我把阅读教学的目标设定为:(1)欣赏、鉴赏诗歌,然后了解普希金的生平及创作情况。(2)流畅的、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从而理解诗歌所蕴涵的人生哲理。而写作教学的目标则是:(1)仿写诗句训练中思考语言表达的重要性,针对如何建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写出自己的真实想法。(2)结合生活体验,分析如何获取克服困难的信心、勇气,并在作文里畅想一下自己的美好未来。

阅读教学中有写作的条件,写作则是学生感情丰富化的过程,在目标的指引下能够实现创新的发展,初中语文教育长远规划进程明显加快。
        4注重精细化的阅读,丰富学生写作素材
        精细化的阅读,能够丰富初中生的写作素材库,加深他们对“文章中心”的理解,再介绍不同的写作技巧,师生关系变得和谐,更容易解决课堂互动的问题。比如,教学《背影》一文时,学生精细化阅读后可以感受作者朴实的语言风格,可以体味文章所表现的父子深情。教师再在他们感悟能力的培养上下足功夫,叫学生懂得“回报爱”的优良品德。将写作的主题定为:“我与父亲的小事”“懂你———我的父亲”等,学生们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下来,读懂爱、感受爱、表达爱的过程就是他们健康成长的过程。再如,教学《雨的四季》一文时,学生精读基础上应该标记出感情细腻的语句,深入分析它们的独特之处,再仿写过程中提炼文章的中心思想,等到写作渐入佳境,自然实现语文思维的充分活跃。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双向提高,初中生从“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主体优势越强,今后发展的空间也越大。
        5阅读写作情感表达,促进学生个性成长
        阅读是积累写作素材的最好途径,写作则是情感表达的重要方式。初中生创新能力的发展绝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很有必要,鼓励学生深入思考、深入探索,再以写作评论的方式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他们提出新的观点,尝试对比不同内容,不仅在阅读理解环节控制力较强,在写作中也有令人惊喜的表现,综合性学习兴趣变得高涨,增强了创意写作的自信后,将在个性化成长的道路上走得一帆风顺,甚至说越来越好。比如,在《邓稼先》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摒弃了传统的教学观念,而是坚持着“因材施教”原则,让学生总结人物描写的方式,弄清楚文章写作的顺序。又分享了一些课外资料,包括邓稼先的职业介绍、成就说明、社会形象等,借此强化学生们阅读理解、耐心写作的意识。通过了解直接赞美和间接赞美,学生在探究基础上体会到了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之后布置下难度适中的写作任务,要求他们阅读其他文章获得新的灵感,一边增强阅读的内驱力,一边证明自己的创作实力。
        6以读促写,丰富写作素材
        丰富的写作素材能够使文章读起来有血有肉、筋骨丰韵、深入人心。写作过程中,不仅仅是将写作素材简单堆叠到一起,各项素材的选取还要做到繁简适当、思想统一,这些技巧的学习都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来实现。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给学生提供符合学生学习能力的阅读素材或清单,该清单要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以便适用不同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不同。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带领学生阅读优秀杂志、准备素材本、设置素材分享课堂等渠道,丰富学生的素材积累途径。例如,教师可以建议学生阅读《读者》等优秀杂志,将其中的优秀素材收录到自己的素材本中,实时翻阅,提高素材利用效率。
        7结语
        初中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阶段。一方面,经过小学时期的启蒙和拓展,学生掌握了语文的基础知识,初中为学生们提供了展示学习成果的舞台。另一方面,在接下来的高中阶段,学生学业压力增大,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势必要求其在初中阶段就打好相应基础,才能在高中阶段实现质的提升。因此,初中语文教学必须做好“继承与发展”。“继承”是要求教师继续激发学生兴趣、打好基础,“发展”是继续提升语文学习能力,优化情感表达。
        参考文献
        [1]邸荣云.初中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有效结合的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0):159.
        [2]梅仕文.对初中语文的生活化阅读与写作策略的探讨[J].华夏教师,2019(26):56-57.
        [3]沈娟.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有效结合[C]..教育理论研究(第十一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41.
        [4]杨雨彤.初中语文阅读课教学语言情感化研究[D].集美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