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明
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四门中心小学尧儿教学点 甘肃天水 741307
摘要:素质教育背景下,语文教学内容和方式都出现了巨大改变,理论教学需要与实践教学充分融合起来,规范课内、指导课外,进而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农村小学由于地处偏远地区,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师资力量薄弱,基础设施也比较差,再加上对于课外活动的重视程度不足,使得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单调,方式单一,无法吸引学生注意力,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因此,农村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立足于农村教育现状,结合教学大纲,积极创新教学方式,开展互动式教学,成立课外学习小组,创造生活情境等,进而加强课内、课外的联系,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课内教学;课外教学;教学质量
引言: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一直以来都是教师的工作重点,由于教育资源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等因素影响,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约,教学内容覆盖面小、教师方式落后,难以满足教学需求,急需做出好的改变。为此,相关教师需要立足于农村教育实际,优化资源配置,营造良好教学环境和氛围,利用有效的教学资源去丰富语文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发展。
一、农村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的困境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农村小学的教育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受到的关注也越来越多。但是,农村小学教学活动的开展依然是困难重重,尤其是语文教学方面,正面临着以下困境。首先,语文教师数量不足、素质有待提升。众所周知,农村小学的教学条件是十分艰苦的,工资少、环境差,很多师范学校毕业的学生都不愿意到农村教书,使得农村小学的师资力量十分薄弱,教师年龄偏大,教学能力有限[1]。其次,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严重匮乏,学生缺少课外读物,教学基础设置建设也不到位,先进的多媒体设备等很少,制约了教学活动开展。最后,教师对于语文课外活动的重视程度不足,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课堂教学侧重的比较多,课外活动几乎没有,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课内、课外教学融合的积极作用
对于小学生而言,爱玩是天性,尤其是从小生活在农村的孩子,在面对丰富多彩的生活时,会展现出无限的向往。所以,规范课内,指导课外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课外教学活动的引入是当前教学理念中的重要组成,目的是围绕教材对知识点进行拓展和延伸,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丰富社会经验和生活阅历,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标。另外,课外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小学生全方位发展,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到学习中,主动探究知识,提高学习热情,增强学习动力[2]。课内、课外活动的融合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举措,旨在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人才,不能“学死书、死学书”,而是要懂得变通,让学习变得有趣、简单,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和学生的学习压力。
三、提升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及时更新语文教学理念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重点在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与进步,教师也需要不断的学习,丰富自己的学识,增长见识,提升个人教学能力,并积极引入和接受先进的语文教学理念,用来规范课内教学行为,保证教学活动顺利开展。首先,教师要吃透语文教材,明确教材知识侧重点,正确解读教材。其次,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研究,不能以一成不变的教学思想和方式去对待每一个学生,而是要了解到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和学习能力,有的放矢,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的问题给予有效解决,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和感受。
(二)创新课堂教学方式
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方式已经过时,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需要教师进行及时的转变,创新课堂教学方式。现代教学理论指导下,课堂教学方式出现了较大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反复提及,成为教师普遍关注的教学创新点。
为此,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转变自己的身份,由课堂教学主导者转化为引导者,给予学生足够的学习自由,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参与到课内教学环节中,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3]。例如在教学《狐狸和乌鸦》时,教师可以在上课前为学生播放相关的动画短片,或者展示相关图片,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导入教学文章。然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文章预习、跟读、朗读等,划分文章段落,梳理文章要点。最后,在文章学习完以后,教师需要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演绎,扮演文章中的动物形象,让学生进入到文章情境中,获得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记忆,感受学习乐趣,增添学习体验。
(三)积极开展互动式教学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虽然困难重重,但是教学质量的提升依然是重点工作内容。所以,在有限的教学资源下,教师需要摆正心态,明确自己的身份地位,充分发挥出自己在课内、课外教学活动中的指导作用,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和帮助,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语文成绩。农村小学的学生几乎都是乡邻关系,教师和学生家长也比较熟悉,可以利用这种先天的优势,与学生打成一片,和学生做朋友,从而得到学生实际的学习需求,给予其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另外,农村小学学生数量比较少,教师有更多的精力可以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组织学生定期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在活动中增添同学感情,拉近师生关系,进而营造好的教学氛围,有助于教学质量提升。
(四)成立课外学习小组
农村小学教学资源有限,很多教学任务都无法高效的完成,尤其是教学拓展和知识点延伸,需要教师找到有效的教学途径,提高教学实效性,改善教学现状。基于此,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除了做好课内的教学准备以外,还应该成立课外学习小组,将现有的各种教学资源整合起来,优化资源配置,尽可能的丰富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延伸文本资源,使得学生在课外也能得到好的教育。例如,教师可以在教育部门、社会组织、个人的帮助下,建造一个农村小学图书馆,自筹资金或者接受社会捐赠,储备一些内容丰富的语文课外读物,辅助课堂教学,在课文教学完成后让学生自行去寻找相关资料,巩固知识点,并开阔视野,提高教学效果。
(五)创造生活情境
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离不开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要求教师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对课内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的外延,创造生活情境,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农村小学虽然教学条件比较艰苦,各种教学设施建设也不到位,但是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例如农田、花草树木、野生动物等,这些是城市学校所不具备的教学资源。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好这些自然资源,在教学中适当的引入生活情境,带领学生进入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并联系教材,加深印象。例如在讲《动物的互惠互助》时,就可以带领学生去观察大自然的野生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然后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知识拓展,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动物常识,增长见识,提高学习兴趣。
四、结论
总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是教育工作的重点,需要结合当前农村教育实际,总结经验教训,从现有的教学问题方面入手,积极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创新教学方式,规范课内、指导课外,加强课内、课外的教学联系,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小学语文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詹治安. 运用课外阅读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J]. 语文课内外, 2019, (021):43.
[2]梁灼贤. 浅谈提高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J]. 速读(下旬), 2017, (012):13.
[3]杨胜丰. 让语文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刍议提升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 语文课内外, 2019, (009):70.
王小明(1962年9月生),性别:男,(民族,汉族),籍贯:甘肃天水,单位: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四门中心小学尧儿教学点,职位:教师,职称:小学一级教师, 研究方向:教育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