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课堂游戏化教学的实践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9期   作者:崔红红
[导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强调了幼儿园教育的三个核心理念
                 
         崔红红
         安徽省合肥市潜山路幼儿园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强调了幼儿园教育的三个核心理念:生活、游戏、综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幼儿的教育已经从传统的智力开发转变为德、智、体、美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通过游戏教育让教学活动游戏化,能够帮助幼儿在游戏体验中收获知识,获得成长。本文就幼儿课程的游戏化进行探究,以为幼儿教育课程改革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改革;游戏化
         一、幼儿园教学概述
         1.幼儿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幼儿园教学多种形式并存,能够给幼儿更多方面的体验,特别是在视觉、听觉、运动觉上的感知,更能够激发幼儿足够的刺激,能够在教学中充分地激发幼儿的个体特征,发展幼儿的自身特殊性,帮助其激发大脑内部的真正潜力,其中很多教学活动都要求幼儿的行动,及其行为要与教学保持一致,这就是问题的所在,这样会形成传统的教学活动,难以从根本上达到教学的目的,反而会使得幼儿在学习中循规蹈矩,与真正的学习的主要方法和原则并不一致。
         2.幼儿园教学的目的
         幼儿园是一个基础性的教育机构,它能够将基础性的生活知识和行为进行传授,严格意义上的幼儿园教育活动是一种教导。并且教师要正确地引导幼儿,特别是幼儿在生理、心理上的发展,更需要幼儿教师做好基础性的启蒙,才能在幼儿的启蒙阶段丰富幼儿的知识,帮助幼儿在丰富的教学活动中达到身心的健康成长,这也是幼儿园教学的主要目的。
         二、幼儿园游戏化课程实施策略
         1.根据不同的课程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游戏形式
         幼儿园教师应认识到不同的课程教学内容选择的游戏形式不一样,大体来说,主要游戏形式有两种,第一种是让幼儿园的整个教学活动成为一个游戏,例如通过“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进行体育活动。或者通过开展“影子的秘密”系列游戏让幼儿了解科学小知识等等;第二种方式就是将游戏运用于某一个教学环节中,例如,通过组织幼儿进行“小小手”的游戏,让幼儿伸出双手准备开始,然后一边念一边进行示范:我有一双小小手(此时教师边说边引导幼儿进行拍手),我说走它就走(这时候可以指导幼儿将左手食指和中指放到右胳膊上),快快走到头顶上,接着走到额头上,然后走到下巴上,一走又到肚子上,最后放到大腿上。我的小小手最棒(引导幼儿伸出大拇指给自己点赞)。通过这样的小游戏,幼儿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接着进入正式的课堂,幼儿会更主动更有活力。

需要注意的是,幼儿园教师在组织游戏的时候,要注意使用游戏性语言,这样对于幼儿才更具吸引力,这就需要幼儿园教师在语言表达方面下功夫,将课程教学内容转变为游戏进行,让幼儿在愉快有趣的游戏环境中学习知识。
         2.建立游戏化的教学情境,构建和谐师幼关系
         在以往的幼儿教学中,教师只是一味地把幼儿当做对象,常常采用图像的手法来呈现所要讲解的内容,但在实践活动中,却发现这种方式会使幼儿难以理解和掌握教师所提供的环境创设的意义和内涵。基于这一点,在开展幼儿课程教学的时候,教师是很难和幼儿进行互动和交流的,限制了教育作用的发挥。所以在开展幼儿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创造便于幼儿理解的游戏教学环境,使幼儿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中,激起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在游戏的过程中理解掌握所学的内容,使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互动加强,最大程度上发挥创设游戏环境的作用。并且教师不仅要科学合理地运用游戏环境,还要创设多个游戏环境,让幼儿能够自由的选择和参与游戏。
         例如,在学习“5以内的加减法”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可以开展“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以此来创设有趣的游戏化教学环境,在教学的时候可以这样跟幼儿讲:鸡妈妈一共有5只小鸡,有一天老鹰来了抓走了一只小鸡,这时还剩几只呢?第二天老鹰又来了,趁着鸡妈妈没有注意的时候又抓走了一只,那么还剩几只呢?这样既使幼儿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又使幼儿加大了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更有积极性。并且还使教师和幼儿之间的关系更加的和谐友好。
         3.创设轻松的课堂游戏环境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重视游戏环境的创设。幼儿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但大多数想法都源自生活实际,例如女孩子看到洋娃娃就会想要扮演妈妈的角色,希望像妈妈照顾自己一样照顾洋娃娃。所以,我们可以让幼儿多和家人交流,尽量给幼儿提供生活实践的机会,使幼儿能够积累一定的生活经验,在开展游戏化教学的时候,看到教师提供的材料即可想到生活中的场景,有助于幼儿更好地进入到游戏角色中。另外在游戏的材料投放方面,应该尽量选择一些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教具,让幼儿很容易进入到游戏氛围,接受课程教学。同时要为幼儿提供愉快的游戏氛围,将严肃的课堂教学转变为轻松的游戏化教学,利用游戏让幼儿学会知识,例如主题活动“动物朋友”中引导幼儿认识蚂蚁的时候,可以为幼儿提供放大镜、白糖、超轻粘土等材料,带幼儿去户外自由观察,通过幼儿自己观察蚂蚁的形态、特征,了解蚂蚁。然后可以通过组织“蚂蚁搬豆”的游戏让幼儿利用自己掌握的关于蚂蚁的信息扮演蚂蚁,让幼儿精神愉快的同时,巩固了知识。最后引导幼儿在美工区用超轻粘土制作蚂蚁。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对于幼儿发展和教学效果提升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需要注意的是,幼儿园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幼儿掌握一定的知识,采用游戏的方法能够提高幼儿学习积极性,但如果只重视游戏而忽略了课程教学,显然也是不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规定的。所以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把握好课程内容和游戏之间的关系,做到既能够让幼儿开心,又保证其掌握应学会的知识,真正意义上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陈娇娇.浅谈幼儿园课堂游戏化教学的实践[J].内蒙古教育,2016(30):26.
[2]王娟.幼儿园课堂游戏化教学实践问题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6(03):174-1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