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雯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 621000
摘要:随着现阶段我国新课改的实施,要求高中语文教学不仅要教授学生相关的文化知识,人文精神的渗透也成为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语文老师应该结合语文教学活动的实际情况,分析如何将人文精神渗透入教学中,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人文精神渗透入高中语文教学中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所以需要语文老师在教学方面做出较大的改变,不仅学生要学习文化知识,还要建立健全学生的人格,提升思想道德水平,通过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将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人才。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人文精神;渗透教育
引言: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中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语文老师应该充分发挥科目内容的优势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通过语文课程中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立健全学生的品格。同时语文教师应该在语文教学中重视人文精神的渗透,这同样也是社会发展进步中的要求,对于学生个人来说人文精神的渗透也是其发展过程中需要理解和掌握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掌握学生发展的特点,进行创新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人文精神的氛围,提升学生的综合发展。
一、高中语文人文教学现状
1、教学缺失人文性
工具性和人文性是高中语文具备的双重特点,增强学生语言运用的综合能力是其工具性的体现,而人文性则是着重培养学生的个人品格和人文精神塑造。但是在许多语文教学中往往忽视了人文性的教学,只注重让学生掌握语文的工具性。在教学中注重结构词语和句子的释义,注重学生应试的能力,对于学生人文精神的挖掘往往不够重视,这种“唯分数”论的观点是不符合新课改下语文教育的原则,也阻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对于人才的培养也不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
2、人文教育出现偏差
其实许多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已经意识到人文精神渗透教学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也在教学中积极探索了人文精神渗透的教学方法。但是由于对人文精神的理解不够全面,让教学内容出现偏差,让人文教育呈现出形式化的表现,比如在讲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这一课时,许多教师的教学重点都着重在讲解课文内容的释义,而许多老师认为涉及到人文精神的就仅仅是王羲之的书法特点,而忽略了文中王羲之想要表现的人生观,这就是对人文精神理解不够深入,导致人文教育出现了偏差。
二、人文精神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的策略
1、注重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
高中语文教材的选择大部分是经典名篇和著名文学家的作品选篇,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贯穿中西文化,是语文教学中教师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重要辅助工具。教材中有大量人文精神的素材可以供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挖掘,通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有效渗透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比如在屈原的名篇《离骚》的教学中,除了帮助学生解析文中词句的难点,欣赏优美的文学语言,还应该着重讲解文中体现出的爱国情怀、对人民生活的关心以及自身的抱负,多为学生讲解文章背后屈原所经历的故事,让学生能够深刻了解文章背景,体会到作者当时写下这篇文章时的心情,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解析文章情感,提升学生的文章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2、营造人文精神的教学氛围
教师需要根据教学要求和内容来有计划的进行人文精神的渗透教育,首先需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沉浸在人文精神的环境中。比如教师可以组织高中各班级学生进行诗词朗诵的小型比赛活动,让学生选取自己感兴趣的诗歌进行朗诵和表演,可以按照不同的诗歌类型将他们分为古代诗歌组、现代诗歌组以及散文朗诵组,也可以通过表演的形式展现诗歌的内容,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将人文精神渗透入学生的思想中,让浓厚的人文精神氛围围绕在语文教学中。
3、为学生树立人文精神观
为了适应新课改提出的标准,高中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时,首先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树立现代科学的语文教学观,从语文教学本质、考核以及评价等方面对基本价值体系进行重新构建,教师的人文修养和文化素养得到不断提高的同时,才能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文精神价值观,提高学生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
4、设置人文教学情景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学生要在学习基本语文知识的同时,建立自身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让学生感受到语文教学内容中的人文精神和思想内涵。情境教学法就是人文精神渗透教学中一种比较先进的教学方式,通过让学生创设各类情景,切身的体会到文章中人物的情绪和感受。比如在进行《哈姆雷特》一课的教学时,就可以让学生通过扮演文中的人物,加强对文章内容和人物经历的理解。在情景教学前,老师需要为学生介绍《哈姆雷特》一文的故事背景和人物性格,学生再通过自己的理解进行演绎,可以通过融入剧情深切感受到哈姆雷特所处环境的复杂以及人物内心的挣扎,以此来加强学生人参精神的建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结语:
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是高中语文教学渗透人文精神的重要目的,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养,成为“思想上的巨人”,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之外需要具备的素质。因此要求教师在自身具备深厚人文素养的同时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进行语文教学,不断加强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渗透,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吉文.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渗透的研究[J].学周刊,2019(04):44-45.
[2]李婷婷.浅谈高中语文课程中人文精神的培养[J].新课程·下旬,2017,(7):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