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海静
广西钦州市灵山县石塘镇镇安小学 535424
摘要:小学是学生记忆力最佳的阶段,教师可以合理利用学生的模仿性给学生讲解我国古典文化,让学生既接受文化经典传承,又能从中体会文化经典蕴含的哲理。可见,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教学需要教师融入经典诵读,这也是相当重要的。但是就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经典诵读的情况来看,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小学语文经典诵读的意义,探讨了小学语文经典诵读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研究;
小学阶段的语文经典诵读活动承载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建立健全学生的人格,完善其价值体系均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还能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可见,教师在当前背景下应结合素质教育理念积极探讨并创新经典诵读教学模式,及时发现并总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改进与优化中提高教学效率。
一、小学语文经典诵读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语感
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语感也是语言能力的核心,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主要问题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小学语文教学最关键且最重要的教学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学生在诵读环节中也能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逐步积累并形成一定的语感,即从积少成多、量变到质变及从领悟到感悟的过程。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
学生在诵读经典中也能放松身心,沉浸在经典中,最终也能起到修身养性的作用。每天定量、定时地诵读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此外,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也能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品格。
(三)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国学经典是我国古代思想家与文学家智慧的结晶,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诵读我国的国学经典,能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与文化素养,通过耳濡目染的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还能促进学生形成优良品质。
(四)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在小学阶段的阅读目标中已经分学段且多次提出诵读的要求。教师渗透经典诵读也能让学生在阅读中潜移默化地提高阅读素养,有利于学生自我感知经典作品,从而形成相应的思维方法,强化其对经典作品的理解。此外,学生在学习中背诵大量的儒道经典、唐诗宋词,阅读大量古今中外名著,也能有效丰富其语言,增强其知识储备,为其认识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最终才能建立更加丰厚的文化底蕴,从而有效地影响学生的文化气质,为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小学语文经典诵读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上缺乏经典诵读内容
古诗词也是国学经典中重要的一部分,小学阶段的教材内容中仅有十几首唐诗宋词,因此学生是以学习现代文为主的。学生在学习中很难从课堂上接触更多的国学经典内容,因此教师提到国学经典或要求学生诵读国学经典时,很多学生会感到是附加任务,产生一定的学习压力与疲倦感。同时,学生也没有设置相关的国学经典考核项目,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存在投机的心理。
(二)教师对经典诵读的认识不足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学校虽然按照要求增设了诵读经典课程,但仍然存在部分教师以分数为主要教学目标,没有深入分析诵读核心内容的情况,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仅局限于考试内容。此外,课堂时间十分有限,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背诵与理解,导致经典诵读这门课程流于形式,浮于表面。
三、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对策
(一)培养学生对经典诵读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对经典诵读的兴趣,才能更好地在传统教学中融入经典诵读,也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以这种具体的措施提高学生对经典诵读的兴趣。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试着模仿某个人物,让其以自己作为古代经典人物的诵读文章,如此也能激发学生对经典诵读的热情。同时,教师还要在诵读中激发学生对经典的学习热情。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找一些较为经典的古诗词编成易于学习的歌曲,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经典诵读更感兴趣,最终更好地在教学中融入经典诵读。
(二)实施分层级教学突出课堂时效
结合小学生经典诵读的水平,教师应主动应用分层教学模式,以目标性以及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最终在整体教学模式下突出课堂教学时效。在教学中教师应针对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分配简单的教学氛围,并要求其在诵读的过程中把握文本的情感、诵读节奏,理解文章大意;针对部分学习能力很强的学生,要求其理解文本的内涵,之后要求其记忆与注释重要的句子,督促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背诵相关的文章,在学习文本的过程中揣摩其中的深意与情感,在此基础上进行短时间内的诵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与学习效率。
(三)调整教学进度,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诵读时间
教师在设计经典诵读教学方案时应立足全局,重新规划课堂时间,在合理的范围中调控教学进度并进行细节安排,有意识地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感悟与诵读时间,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相关内容时也能从中汲取丰富的精神力量,为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提供良好的基础。为了达到这一教育目标,教师应将自主诵读模块穿插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可以让学生分小组互相探究阅读,或让学生分小组比赛诵读,让学生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语文水平。在此过程中学生有了更多自主诵读的时间,也积累了更多的人文素养。
综上所述,从学生长远的发展来看,诵读经典是学生自我健康成长、自我完善的重要环节。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反思,之后针对教学中的典型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采取新型的教学模式高效地组织经典诵读活动,这也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朱晓飞.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研究[J].课外语文,2015(16):134.
[2]路阳.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及其研究[J].中华少年,2015(2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