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扬对幼儿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9期   作者:任倩
[导读] 在幼儿园的实际的生活中,教师常常使用表扬这一手段来提高幼儿的自我效能感,

         任倩
         西安市长安区韦曲街道品格风憬天下幼儿园  710100
         【摘要】在幼儿园的实际的生活中,教师常常使用表扬这一手段来提高幼儿的自我效能感,并期望其能得到积极的效果。本次研究运用文献法、访谈法、观察法,榜样示范法等,以某幼儿园小班幼儿为例,通过对其在生活,学习,体育,自主游戏四个方面运用不同的表扬方式产生的反应进行记录分析,发现幼儿园老师在表扬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和建议。也发现了把不同表扬方式产生的不同效果,并分析出不同表扬方式的适用范围,使用情况等等,以及同种表扬方式具体与不具体对孩子的效果则不同,越具体的表扬方式越有利于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反之,越笼统的表扬方式对孩子的效果则不大。其中,通过研究教师表扬幼儿这一手段,尤其是表扬对于小班幼儿,得出了可以通过表扬来提高幼儿的自我效能感,并得到积极的效果这一结果和重要的结论。
         【关键词】幼儿;表扬;影响
1.恰当表扬的意义   
         由于幼儿存在个体差异性,所以不同的表扬方式对幼儿产生的结果不同。对于不同性格的幼儿,恰当的表扬方式能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尤其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他们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均处于较低的水平,没有清楚的区别是非的能力。因此,教师对于幼儿的引导直接影响他们良好习惯的养成。
         针对不同幼儿采用不同的表扬方式会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每位幼儿都期待被表扬。对于小班幼儿而言,他们是一群良好习惯未养成的孩子,认知水平较低,他们对于自己的认识来自于成人的评价,尤其是教师的评价。孩子天生对教师的话深信不疑,教师说这名幼儿乖,听话,这名幼儿乃至其他幼儿都会认为他很乖,很听话。
2.不恰当表扬的影响
         不恰当的表扬会对幼儿产生一定程度的误导。比如:教师常用的表扬语“你真棒”“你真聪明”,便会让幼儿心理产生一种疑问:我很棒,但不知道哪里棒。教师看到幼儿的一个很小的闪光点,却将它无限制的放大,花大力气去表扬,却做不到具体,明确哪一方面,幼儿容易误会,将错误行为继续,达不到教师想要的结果。
         不恰当的表扬还会让孩子养成不良心理。比如:随意,顺口地表扬幼儿聪明,真棒,而不指出是专注耐心还是勇敢自信,也没能注意幼儿为何会产生这一行为。那些被经常表扬的孩子将会经不起挫折,把受挫折的原因归结于自己不够聪明,这样的表扬越多对幼儿的伤害越大。
2   表扬的误区
误区一:表扬过多,导致达不到教师预期的效果
         在很多教师认为,表扬可以随意,而且不需要花什么本钱,便会不吝啬自己的表扬之词。久而久之,教师的心里会产生一种想法,教师对某位幼儿表扬次数过多,便会认为这名幼儿一切都是最优秀的,从而忽视他的不足。时间久了,幼儿对教师所给的表扬变得麻木,这种刺激不会达到教师想要的结果。
误区二:不切实际,使表扬变得意义不大
         教师的表扬不符合实际情况,教师往往会夸大幼儿身上一个小小的闪光点,将其放大表扬,甚至还夸大了事实。例如,一名幼儿回答对了一个对他来说非常容易的问题后,老师这样表扬到:“太棒了,你真是太聪明了。”这样的表扬容易造成幼儿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尤其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会产生自我优越感,甚至容易使幼儿形成自以为了不起的作风,使表扬变得意义不大。
  误区三:不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
         不同的年龄阶段幼儿的心理需求是不同的。对于小班幼儿来说,物质的奖励比精神奖励更有效,而中班的幼儿集体意识增强,更喜欢集体表扬;大班的幼儿喜欢教师把他们当成“小大人”,他们希望教师把自己看成“大人”,常常会说:“我们已经长大了”,“我们都是大人了”。这就要求教师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要使用不同的表扬方式,才能达到教师想要的结果。
 
 误区四:忽视学生的心理特点
教师表扬之前要了解幼儿的心理状况,不要随便的表扬。教师往往为了制止捣蛋的幼儿,而去表扬他们,希望他们有所收敛,没有考虑他们的心理特点,就会使幼儿认为这是故意表扬,从而产生反感。对于表现好的幼儿,表扬也要注意,有的幼儿受表扬太多,反而产生心理压力。表扬前了解幼儿心理特点的重要性,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在教育教学中表扬是不可忽视心理状况这一点。
3  适时的鼓励和表扬能促进幼儿的发展
一 鼓励是培养孩子自信的有效方法鼓励是培养幼儿自信心的有效方法之一,每一个人都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阳光一样,幼儿当然也不会例外,幼儿教育中最常使用的也是鼓励法。当幼儿去尝试着做一件事而没有成功时,幼儿教师和家长不应该用语言和行动来告诉他们的失败。
         鼓励幼儿最重要的原则是:第一,不挖苦讽刺他们,避免幼儿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击;第二 不过分赞扬,以免幼儿产生骄傲情绪。鼓励是一个不断进行的过程,主要目的是让幼儿得到一种自我满足,即有自尊感和成功感。
4 表扬能发展幼儿的最近发展区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理论告诉我们,要在了解、掌握幼儿行为表现的基础上,关注并及时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以及各种变化,特别要注意挖掘孩子潜在的优点,即把握其发展的可能性,并鼓励、促进其这方面的发展。对其尚不明显的优点给予肯定和表扬,会使孩子重新认识和评价自己潜力的现实性。
5  不当的鼓励和表扬阻碍幼儿的发展
一 过激的表扬增长幼儿的骄傲和嚣张
表扬是需要的,但过多的表扬变成了一种偏爱,对幼儿的性格培养十分不利。为了真正地爱孩子,就必须意识到表扬过于频繁的可怕。
二  廉价的表扬阻碍幼儿的独立和创新
         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它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能力是有重要意义的。然而,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普遍存在的廉价赏识现象却十分多。不断使用、带有激励和表扬性质的廉价赞美,常常会促使幼儿去寻找某类能得到老师好评的想法和答案,而并不真正的去思考问题本身,这就形成了一种错误导向,阻碍了幼儿独立地带有创造性地思考问题。而且有许多幼儿一旦听到老师带有肯定性的评价信息,就不再去思考,甚至对其它幼儿的回答到底是否正确、合理、完整,也不去过问,一心只想得到称赞,这就有悖于我们想要以幼儿为主体,发挥他们自主性、创造性的教育理念了。
5  正确表扬的策略
一 加强对幼儿的关注
         表扬幼儿时也要时刻关注幼儿,只要教师始终用一颗爱心去发现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平等对待每一位幼儿,给予每位幼儿表扬的机会,对于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  运用多种表扬方式
  在平时教育教学中,要善于发现每位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表扬。通过多种形式的表扬方式,让幼儿体会到表扬不只有“你真棒”“你真聪明”。比如:口头表扬、物质奖励、肢体语言表扬等。
三 从实际出发进行表扬
         教师表扬幼儿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必须是幼儿取的成绩自然而然的反应,而不是教师信手拈来的口头语。幼儿有了进步或改变时,及时给与表扬,且是从幼儿实际表现情况出发。
文献
[1]宋程敏.幼儿教师表扬行为研究——以Y幼儿园国际部大班为例[D].硕士论文. 北京;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5.
[2]樊睿.“有效的表扬”——让幼儿扬起自信的风帆[J].现代教育,2013,11:56
[3]陆丽丽.幼儿教师表扬行为研究——以武汉市A园为例[D].硕士论文.重庆;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