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歆
广西百色市靖西市靖西中学 533899
摘要:在物理科目中,和力有关的知识在整个课本中占据的分量很重,这也可以看出力的重要性,因此,受力分析也被老师视为教学的重点。纵观高中物理内容,大部分问题的研究都是建立在受力分析的基础之上,学生通过掌握受力分析知识,能够理清问题的条理,还能保持一个清晰的思路解决物理中和力有关的问题。因此,文章将详细阐述受力分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受力分析;高中物理教学;探究
引言:由于力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这需要引起学生的关注,老师也要重视这部分内容。在每一个教学模块中,老师都要有意识的深化学生在受力分析方面的锻炼,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解决和力有关的问题时找到合适的物理学习方法。力学知识贯穿整个高中,比如热学、电磁学以及运动学等内容都需要引入受力分析问题。由此可见,学生如果可以打好力学基础,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教学的质量,实现高效教学。
一、受力分析在动力学问题研究中的重要性
动力学问题在整个物理课程中占据较大的比例,并且也是基础核心内容,需要学生深入地学习才能理解相关的知识点。那么,在该部分内容中,受力分析是教学的重点内容,需要学生在掌握受力分析知识的前提下了解动力学。动力学问题其实也是为后期的学习奠定基础,如果学生不能准确的判断物体之间的受力关系,同时对物体的运动模式或者物体之间的功能无法展开深入地探究,不仅基础知识难以掌握,后续的高难度问题学生也很难理解。由此可见,学生对动力学知识的认识和受力分析的理解是物理课程教学中的基础和前提。研究物理动力学问题时,能够准确完整的分析出物体的受力情况是研究相关问题的出发点。要想学生可以学好这部分内容,学生就要有意识的对日常生活中物体的受力情况做出细致的探析,并且对一些常规的作用力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保持正确的认识。如果学生可以养成受力分析的习惯,学生能够更加准确的判断物体的受力,也会降低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难度。在探讨动力学问题时,其研究的思路比较固定:先分析物体所受的合力,然后根据受力分析求出物体的加速度,最后由计算出的加速度结合物体的实际运动速度,观察物体究竟属于哪一种运动的类型。经过分析,物体的运动类型主要分为直线和曲线运动两种。当合力与速度保持同一直线时,属于直线运动,直线运动又包括许多类型,比如匀速直线运动、变加速直线运动等。当合力与速度不在同一直线时作曲线运动,曲线运动主要包括圆周运动、平抛运动或者普通的曲线运动等。这些内容都是判断物体运动情况的标准,只有确定了物体的运动模式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分析和研究,才有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同时,该部分内容也是受力分析在动力学中的表现,需要学生深入理解才能做到有效分析。
二、受力分析是学习高中物理概念的基础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概念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前提和保证,学生只有深刻的理解了一些物理知识的概念,才能展开后续的学习。那么,通过受力分析的学习学生会学到更多新的物理内容。比如:弹力、摩擦力、加速度等,这些概念都是学生在初中时很少接触到的,但是在高中物理中是最基础、最根本的知识。只有学生掌握了这些知识,才可以深入地研究其他内容。更好的理解物理知识,为后期的物理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比如,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这两个概念都属于直线运动的范畴,但是二者的概念有很大的不同。匀速直线运动指的是物体处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任意相等的时间里位移都相等,这种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而变速直线运动指的是相同的时间里位移不相等的运动。通过分析概念就可以看出二者的不同之处。所以,在学习具体的物理内容时,学生首先要明确物体的受力,还要理解不同的概念和定义,以确保在日后的物理学习中,更好的了解物理知识,为进一步的学习扎实基础。
三、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是掌握高中物理公式的根本
高中物理作为理科科目,有很多公式需要学生掌握,尤其是在力学部分。在物理学习中,学生如果可以通过具体的受力分析了解其中包含的力学知识和运动的本质,学生既可以理解知识,也可以更加灵活的记忆公式,理解公式,在解题的过程中也可以准确的使用公式。比如,在学习速度公式时,速度=位移÷时间,用字母表示为V=X÷t,通过对该公式的理解,学生可以清楚的明白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是用位移X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的时间t的比值来表示。这种速度是一个平均值,是由时间和位移来限制的。但是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公式就改变了,与之前的速度公式不一样了。由此可得,通过对物体受力和运动的分析,学生会发现物理学科中不同的概念,这样学生也可以在理解的前提下明确不同的概念,对物体的受力和不同的运动做出正确的分析。
结束语
在物理学习中,受力分析知识是学好其他物理知识的前提和基础,这需要学生要有分析物理受力情况的意识。同时,在物理课堂上,老师需要找一些和受力分析相关的题目,锻炼学生的受力分析能力,为学生日后更好的学习其他物理知识、掌握物理概念、解决物理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姚宇平.新时期高中物理教学新思路[J].中学课程资源,2020(06):38+56.
[2]任德鑫,崔玉林.高中物理教学中关于使用整体法进行受力分析的探讨[J].物理教学,2016,38(0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