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有效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9期   作者: 郭启光
[导读] 数学是高考的核心科目,也恰恰是大部分高中学生的薄弱学科。

         郭启光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中学 245500

         摘  要:  数学是高考的核心科目,也恰恰是大部分高中学生的薄弱学科。高中数学的教学方式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本文结合高中学生的学习特点,提出了高中数学的一些教学策略。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教学

正  文:
         美国著名数学家波利亚曾说过:“为了使学习富有成效,学生应该对所学知识倍感兴趣,并在学习中寻求欢乐。”  进入高中阶段学习后,令大多数学生头痛的课程就是数学。特别是对“数学学困生”而言,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数学的恐惧心理。“数学很难”的论调一旦形成,学生就丧失了学习数学的信心,越讨厌数学,就越学不好,从而使得此课程成为他们走向成功的绊脚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学习兴趣总是和成功的喜悦紧密相连的。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在课堂上做了一些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消除学生对数学恐惧心理,培养能学好数学的信心。
     恐惧与自信是互斥的。试想,一个学生如果一开始对数学就具有恐惧心理,是不可能对学好数学有信心的,所以消除恐惧是让学生坚定信心学好数学的根本前提。
         1.找准“病”源,对症下“药”。
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对班级上学生的学习情况要熟悉了解,注意观察学生的异常表现。在笔者的班上就有这样一名学生,每当上数学课时,他总是低着头,不敢正视前方。通过多次与他平心交流后了解到,以前他性格虽然有些内向,但有时也是一个积极活泼的人。在以前初中的一次数学课上,老师提了一个问题,但没等老师把问题讲完,他就不假思索地抢答了这个问题,并且答错了,弄得全班哄堂大笑。结果老师比较反感,批评了他,这也引起了班上同学的冷眼。从那以后,他就非常讨厌数学老师,久而久之,也就厌恶数学课。了解这个情况以后,我经常与他交心鼓励他。在我的课堂上提一些他能接受的问题让他回答,并及时在班上表扬他,让他尝到成功的喜悦。一点一滴的成功让他改变了厌恶心理,恢复了他原来的自信,他的数学学科后来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2.转换教师角色,以学生角色教导学生。


         在教学中,不要以高高在上的教师身份去教学生怎样学,而是要参与学生中去共同学习。在讲解数学题时,我总把自己作为一名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对所学的知识点去进行思考和分析,由浅入深地讲解给学生听。遇到一些难题、技巧性问题时,我经常和学生说的一句话就是,我读书时也不会做这些题,多练就会了。以此激励学生,这不仅没有丢掉教师的面子,反而让学生感觉到数学不是通过天赋能学好的,而是要靠平时积累的。这样对那些中等生是非常有利的,让他们建立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信心。
二、让数学课堂充满艺术性和生活性,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数学教学中教与学的双边活动,需要一个和谐、融洽和愉快的学习环境。教师的情感对学生具有直接的感染作用,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数学与其他课程相比是一门枯燥而又比较难学的学科之一。时间长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就会慢慢淡化,要想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就要依靠教师的上课具有艺术性。课堂的艺术性与生活是分不开的,特别是举数学例题时要生活化,比如在讲解不等式的应用时,经常会涉及到利润问题,我就把此类问题生活化后再让学生去解决。有一次,在学习不等式的应用的课堂上,我对一位姓陈的同学说,如果你是这个项目的老板,你要想获得最大利润,应该怎样处理这个问题。此时,全班同学的目光就聚集到他的身上。与此同时,其他的同学心里也会去想,如果是我,我应该怎么做才会获得最大的利润呢?这时课堂气氛既轻松又活跃,同学们每个人都跃跃欲试,这样的数学课既让同学们容易接受同时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艺术魅力。
三、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课堂上给学生充分交流的机会
         数学交流是学好数学提高数学成绩的关键。我不仅仅在课堂上简单的让学生回答问题,而且每周都准备一节讨论课,首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带着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对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最后把学生的见解总结,从中提取较好较清晰的解决方法,给全班同学分享,这样既锻炼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又让见解被教师采纳的学生体验了数学的乐趣。教育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对学生的学习,赞扬优于批评,而批评又比没有评价好。所以在平时教学中我非常注意这方面的把握。
         经过长时间的反复的学习和训练,学生习惯了挖掘身边的事例并通过数学知识来进行分析。从讨论得到结果,从中找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学生不再说数学难,而是对数学充满了兴趣,渐渐变得想学、要学和会学了。
          总之,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经常从学生角度去换位思考。着力改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的师生情感气氛,使教学环境处于最优化。同时学生也处在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他们的学习是主动的、积极的,长期坚持,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将会是浓厚的,也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