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9期   作者:袁学棵
[导读] 开展小学数学教育时要注重促进学生实现身心平衡发展

         袁学棵
         广西钦州市灵山县石塘镇镇安小学      535424
         摘要:开展小学数学教育时要注重促进学生实现身心平衡发展,有必要和德育教育做好融合与渗透,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转变传统数学教学过程中的灌输式教学方法,重视学生个体,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文章主要探讨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实现知识教育和品德教育的融合。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育;?德育渗透;
          小学阶段同样是个体各项能力打基础的关键时期,抓住这一时期进行知识和品行教育,对于个体终身发展都有长远影响。所以,教师要关注到教学的真正目的,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设置,让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意志以及情感的提升,发挥德育教育的重要引导性作用。
         一、德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给学生数学知识,然而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新课改目标的指定,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也要关注到个体的品德塑造,将德育教育和数学教育进行整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也要帮助学生提升内在,将德育教育作为启迪智力、促进发展的有效路径。
         数学学习绝不仅仅是完成解题目标和获得高分,个体更要从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了解数学学习的方法,获得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塑造。小学阶段的学生就像一张白纸,思维方式的形成需要有德行教育的引导,避免脱离正规,这也是德育教育需要担负的重要责任。之前的教育中德育教育和数学教育是割裂的,学生只能收获知识,无法形成独立判断,所以教育工作者要重新认识德育与数学教育之间的关系,将德育渗透在数学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将德育排除在外,让学生能够形成精神层面的向上成长。
         二、小学数学学科渗透德育教育的相关建议
         (一)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德育渗透点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能够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的知识点众多,教师要学会利用教材中的插图、例题以及小活动等,充分了解每一个模块的内容及知识含义,在知识教育的基础上不断丰富教师自身的认知体系,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深挖,将知识与德育教育进行深度融合,并从创造性的角度将德育教育的内容渗透给学生,丰富数学教学的维度。
         (二)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
         课堂是开展教学的重要场所,教师在教学及融入德育教育时要把握好课堂这一阵地,同时也要考虑到课堂的特殊性。在进行德育渗透的过程中,教师要找到自身的风格,并融入自己的体悟,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融合德育教育和知识教育。

由于课堂具有一定的即时性,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不能靠固定的模板约束,所以教师也要能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敏锐地观察,和学生之间进行正向的互动,从细节入手把握德育教育和知识教育的融合程度,这样才能让德育教育真正润物细无声地对学生的意志和品性产生积极影响。
         在课堂中进行德育教育时,教师可以从口头表达和激发学生自发感悟的角度让学生对于德育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这也需要教师在教学时进行灵活的运用。很多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时,往往会由一个问题为基础向学生进行发问,学生对教师的问题进行解答。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朝纵深方向向德育进行延伸,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背后反映的是积极思考的数学精神,而每一个人在面对问题时都要有一定的质疑,这也是树立独立人格的重要基础。通过进一步的引导,学生能够在掌握数学学习方法的基础之上,了解遇到问题时要学会提问,而这种和教学融为一体的德育延伸方法并没有通过大篇幅的说教起到对个体的影响,而是由学生在参与操作、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产生体悟,学生对于知识的认知也会产生发自内心的认同。
         (三)注重评价的导向作用
         鼓励性的积极的评语对于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动力的提升非常关键,所以在开展数学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将评语作为融合德育教育的重要方面,通过对学生进行正向的评价,让学生看到自身的进步及闪光点,只有多肯定学生,学生才会形成内在的自信,从而更有信心面对学习。在评语的使用上,教师可以不必拘泥于学习层面的进步,如果学生能很好地遵守课堂的纪律,教师就要肯定学生,多做出正面的鼓励,并让全班学生加入鼓励和正向思维的行列,给表现好的学生以掌声,这种评价方式不仅能够提升个体内在的自豪感,也会让其他同学向正确的行为靠拢。在被表扬之后,学生的思维状态也会更加活跃,愿意跟随教师学习,朝教师期望的方向努力和发展,此时开展德育教育也会水到渠成。
         课后教师也要发挥这种正向的评价方式的优势,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从学习角度切入,也要考量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及课堂中的表现,对学生进行综合的评价,多看到学生的优点。在课后作业的评价方面,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字写得很漂亮、卷面非常整洁,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并主动保持。教师评语朝向积极方向的转变,也会让学生转变学习态度,在被认可之后,树立更深厚的数学学习自信以及热情。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从知识教育和能力教育的角度出发,帮助学生实现身心平衡发展,要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以及理性精神、数学审美,通过德育教育和数学课堂的融合,让数学教育更加全面。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认知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通过不断的摸索和实践,深耕数学学科,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将德育教育和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整合。只有坚持不懈地进行两者的渗透才能有效提升数学教学的质量,为学生后续的学习以及个人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敖普忠,周霞.贯穿于内外,存在于始终———刍议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7(5):266.
         [2]熊跃华.让德育之“苗”在数学课堂“开花结果”———刍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7(4):2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