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9期   作者:曲玥
[导读]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倡导教师能够重视学生的能动性,

         曲玥
         佳木斯市第二十中学    154000
         摘要: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倡导教师能够重视学生的能动性,要求教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需要教师掌握信息化教学能力。因此,基于以上要求,教师需要改进当前的课堂教学模式,将现代信息技术、游戏活动带入课堂,既能满足课改要求,又能提升教学效果,这样才能提升地理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地理教学;有效性
         引言:目前,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地理课程教学已经出现诸多问题,所以需要教师及时地践行新课程的教学要求,从新出发,这样才能逐步地改善教学问题。还有,需要教师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重视学生对教学的看法,鼓励学生思考问题,这会起到促学作用。
         1.初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学内容不够丰富
         在通常情况下,依据课本教材,地理教师会给学生讲述世界、中国地理面貌,但是仅限于课本范围之内,教师认为只要学生学习到教材内容足以,没有拓展更为丰富的内容,这会让学生的地理知识不全面,同时有些学生仍有深入学习的欲望,但是无法满足,这会抑制学习积极性。
         1.2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
         地理课程绝大部分内容属于文字性,长时间学习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疲惫不堪的问题,并且教师没有采用趣味化的手段,这会让学生越感枯燥,进而导致兴趣度下降。还有,教师没有充分地利用信息化工具,将地理知识变为生动形象的信息化元素,这会不利于增长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程背景下提供初中地理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展开地理教学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每位教师都需要具备较为娴熟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这就意味着必须学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而从形式上看,现代信息技术包括两种,一种属于线下课堂内使用的多媒体设备,另一种属于线上课堂使用的网络教学,这两种教学方式都是以虚拟化信息为主,具备资源广、多呈现的特点,这会为地理教学提供有利条件。所以,需要教师合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地理教学模式,这就能够提升教学效果。
         比如,在教学《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时,该单元包含“位置和范围”、“自然环境”两个小节,要求学生能够认识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那么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帮助教师达到教学目的。
         
         
         
         
         
         
         
         图 1  亚洲板块图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百度地图,如图1所示,为学生在屏幕上展示立体的亚洲板块图,这会让学生为之惊叹,随后让学生结合课本资料,组成小组探讨问题,如“亚洲的主体部分位于哪个半球呢?”、“如何使用正确的方位词描述亚洲的海陆位置?”等问题,帮助学生初步认识亚洲的地理知识。
         然后,教师运用百度地图展示北美洲的地理位置,让每个小组对比亚洲所在的地理位置,让学生在课本地图上测量两个大洲之间跨越的经纬度,同时探讨北美洲的海陆位置特点,随后教师让小组探讨“亚洲和北美洲的居民生活的差异”,这就需要学生分析当地的人文、自然环境因素,加深对亚洲、北美洲的认识。
         再者,教师可以利用地图,为学生展示亚洲的河流、水系,让小组结合教材中关于气候的知识,分析亚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相互关系,以及对周边地区的影响,这会帮助学生加深对亚洲的认识。最后,教师对本堂课探讨的知识进行总结。
         由此可见,通过该种方式,能够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同时有便于教师展开地理教学,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
         2.2加入游戏活动,增强学习积极性
         在往常的地理课堂中,少有趣味元素融入,致使教学气氛较为沉闷,这会对教学不利,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改进。那么,教师可以将游戏活动加入课堂,一方面能够融合教材知识,让学生在“玩”中取乐、“玩”中学习,这会增强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能够活跃教学气氛,这会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因此,基于以上两方面优势,游戏活动能够提升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比如,在教学《天气与气候》时,该部分内容要求学生能够认识天气预报图、天气符号,以及说明天气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根据该要求,教师可以展开“变换身份说天气”的游戏活动,帮助学生学习。
         首先,教师让同桌之间组成小组,每个小组自行讨论想要扮演的职业,如菜农、科学家、银行职员等,思考该职业在各种天气状况中的生活状态、心情状态,随后教师会出示肉感天气符号,让学生结合教材了解天气符号的含义。
         然后,让每个小组派出代表,结合天气符号、地图信息,依次上台解释天气对代表的职业的生活、心情影响,这会让所有学生了解不同职业对天气的看法,同时可以增加对天气预报图、天气符号的认识。
         最后,教师赋予每个小组1票的投票权,向自己认为台上表演最好的小组进行投票,让得票最多的小组代表上台分享自己的解说天气的经验,这会帮助其他学生增长天气知识。
         那么,从该过程来看,通过地理游戏活动,能够有效地带动学生共同参与地理学习中,同时可以带给学生互相竞争的趣味,这会增强探究天气知识的积极性,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地理教学需要按照新课程内容进行改进,一方面需要充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教材之外的地理资料展开教学,另一方面需要加入趣味元素,增强学习兴趣,在这种情况下,才能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地理,从而有利于提升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柏.浅谈新课标下初中地理教学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9(35):126+157.
         [2]张金瑞.趣味性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教育,2020(08):68-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