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9期   作者:李振东
[导读] 在新时代背景下要求,我国教育教学活动应以传承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

         李振东
         山东省利津县盐窝镇北岭中学   257446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要求,我国教育教学活动应以传承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实现伟大中国梦宏伟目标,发展中华民族文化。当前全面素质教育理念要求,初中历史教学应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案例的引入,引导学生培养形成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因此,本文拟通过先进技术在历史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渗透、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讲述、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渗透及宏观指导教育理念的升华等方面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与初中历史教学的融合发展,引导学生铭记历史,纪念抗日战争,主动承担起时代赋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
         关键词:初中历史 爱国主义教育 多媒体技术 课程渗透
         引言
         历史教学事件的引入使得初中教学质量大大提升,对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情感价值观念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目标在于培育学生良好的人格素养和正确的价值观念。爱国主义教育与现代素质教育的融合发展,是当前社会时代进步及学生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加强爱国主义案例在历史教学中的有效渗透,可以有效创新历史教学模式及内容,有效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铭记历史,承担起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进而充分意识到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一、运用先进技术实现媒体教学,营造爱国气氛
         当前教师的教育职责不仅在于高科技人才的培育,还应注重提升优秀人才的爱国主义素养及精神,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要求初中历史教师应加强爱国主义案例事件的教学引入,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真实的教学素材,也应充分利用当前的网络先进技术来丰富历史教学课堂,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动画及视频效果来给学生带来独特的听觉和视觉体验,让学生直观的观察了解历史事件,在正确认识理解历史的同时形成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播放爱国电影来创设良好的历史教学情境,将真实的历史事件呈现在学术面前,让学生铭记历史,深刻意识到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性及其所代表的中华民族精神。历史教学模式的创新使得爱国主义教育更好的融合于历史教学中来,让学生通过多媒体等先进技术来感知历史事实,使得学生对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的记忆更加深刻。


         二、巧妙运用历史人物和事件来增强爱国主义意识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历史事件中的相关历史人物及历史典故充满着较强的好奇心,教师应对于学习教材中的相关历史人物及事件有详细的理解和掌握,并收集整理相关的资料素材来帮助学生理解相关历史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使得历史教学课堂更加生动丰富。例如,在讲解春秋战国时期端午的起源时,初中历史教材中并没有详细呈现屈原的其他历史故事内容。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准备工作时应收集整理屈原的其他历史事件,并在课堂上作为切入点来帮助学生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文化及屈原的相关背景资料,也能通过对屈原的深入了解来激发其爱国主义情怀,使得爱国主义教育的质量大大提升。铭记历史是发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对鸦片战争等历史事件的学习理解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教师引导学生意识到鸦片及鸦片战争给中国及民族所带来的的巨大伤害,让学生有更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以真实的历史事件来激发其情感共鸣。只有通过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的学习,潜移默化的对学生的价值观念及情感带来深远持久的影响,才能为爱国主义教育带来更多的支撑保障。
         三、组织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牢记爱国主义事件
         历史的发展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崛起和繁荣发展,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学习更能让人们铭记历史。因此,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组织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使得整个校园的爱国主义氛围浓厚。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开展为爱国主义的教育渗透提供了更多的平台,让学生更加坚信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重要力量。学生通过参与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来实时关注了解当前的国际形势,通过观察历史事件本质特点来分析社会重大事件,总结历史事件经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鼓励学生进行上课,让学生充分体验收集课堂教学资料的过程,让学生充分理解相关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四、坚持 “宏观指导”的教育理念
         爱国主义教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要求学生应基于历史基础知识来理解掌握中国的悠久历史,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而发奋图强。因此,教师在讲解《祖国统一》一章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中国的悠久文明历史,让学生理解中国古代圣人的相关先进思想和发明,并把中国的汉族王朝与唐代在世界范围内容的影响生动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渗透,对于推动历史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学习,来激发其爱国主义情感,让学生能够铭记历史,并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展不断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龙布加.论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7):284.
         [2]姚俊英.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J].教育观察,2019,8(42):135-1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