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日宏
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袁家镇同善中学 424508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初中历史的教学模式也逐渐在调整。历史就是过去,不能被重复和复制。现实是历史的延续,是历史的重现和反思。理解昨天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明天。我们应该认识到,如果不谈论历史,一个国家就难以发展和成长。本文主要对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做论述。
关键词: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措施
引言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给学生搭建一个宽松的学习平台,就成为教师的重要任务。教师在教学中自主地运用创新思维和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师生良好互动和正常沟通,很好地引导学生的思维动向,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探讨了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创新教学法。
1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
教师通过在课堂上带学生进入历史情景剧中,仿佛这些历史故事发生在自己周围一样,自己是历史的见证者,帮助学生进入历史故事,能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帮助他们以高度集中的状态投入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讲到中国近代史方面清朝洋务运动时,教师可利用PPT将一些洋务运动的理论和建设的厂房一一举例,然后请学生举手回答问题,如张之洞是哪个派别的代表人,他建立了什么厂房,他在洋务运动中做了什么事情。学生回答可能有正确有错误,如果正确,教师对其表扬肯定,如果错误,教师不能只对其批评否定,可以适当邀请其他同学举手补充说明。随后在讲解课程内容的时候,教师对学生回答错误的问题详细讲解,留下悬念,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在提升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课下预习和复习所学知识,加强学生的记忆和知识积累。通过导入历史情景剧,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历史的效率和历史学习兴趣,将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帮助教师更好地为学生讲解历史知识,也能拓展学生的历史知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入历史情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形成大胆学习、不耻下问的优秀学习模式。
2引入历史名人的经典句子在历史长河中,名人们不仅留下了自己名字,而且留下了很多千古传唱的句子。名人们在自己的时代发光发热,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历史教材虽然包含很多内容,但为了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采用了简约、综合的记载形式。也就是说,教科书上历史人物的事迹只是最经典的,无法将这些人物形象完全“还原”。因此,这些人物形象都丧失了一定的色彩。想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就要联系这些历史名人留下的经典句子,让学生触“境”生情,即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以历史人物为主体的教学情境,将家国情怀渗透到学生深刻理解知识的过程中去。例如,在教学“辛亥革命”中黄花岗起义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将林觉民的《与妻书》呈现给学生:“意映卿卿如吾,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阴间一鬼……”它被称为近百年来最感人的一封情书,将作者为国捐躯的情怀与对妻子的爱意结合在一起,尽显儿女情长与家国情怀,既感人肺腑,又惊心动魄。作者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渗透了家国情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味地讲述基础知识,只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甚至产生厌烦心理。要想达到教学目标,渗透家国情怀,教师就要将感情与真理结合起来,达到知情合一。历史名人留下的经典句子为“情”,教材中呈现的基础知识为“知”。两者结合,可以轻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目标。
3重视挖掘课本内涵
为了提高知识转移的效率,一些初中历史教师习惯以自我为中心,担当历史课堂的主导者,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机械地记忆相对分散的历史知识。这很容易干扰学生的历史学习,非常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道德素质,难以达到育人的目的。例如,在初中历史“鸦片战争”这一板块的教学中,一些教师强迫学生记住《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而没有引导学生思考其内涵、影响,也没有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导致学生只是知道有这一条约的存在,而这一条约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什么巨大的影响却一问三不知。因此,教师必须结合教材内容,营造人性化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根据“割让香港岛给英国”的条款,教师可以介绍在香港回归祖国时传唱全国的《七子之歌》,并播放音像资料。这些文化教育资料的引入可以使学生加强历史认知,拓宽学生的历史学习视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4运用多媒体,激发识记兴趣
教师可以用谈话引出本课内容“抗日战争的胜利”,然后强调:“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将记忆大量的历史时间节点、历史事件的起因和结果、历史意义等。”教师的话能起到先入为主的作用,让学生有意识地去注意各个知识要点,让他们在思想上有个准备,激发他们探究知识的热情。接着,教师运用多媒体,在大屏幕上再现历史场景,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其时代背景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直观面对历史场面,学生当然有话可说。他们能切身感受当时的历史,自然兴趣浓厚。有的学生说:“抗日战争的胜利归功于美、苏等国的大力帮助。”有的学生说:“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国共合作抗日,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推动下,全国人民空前团结,一致对外的结果。”还有学生说:“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运用地道战、麻雀战等多种战术,最后取得了胜利。”……虽然学生对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分析得不够深刻和准确,但他们个个兴致高昂,争先恐后地发言,显得非常兴奋。其创新思维也得到了开发和锻炼。在学生思考、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归纳:坚持全民族抗战;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的大力支持;广大海外华侨、华人积极投身抗战,捐款、捐物,甚至献出了生命。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对重点内容强化记忆,加深理解。最后,教师出示本课的知识结构,组织学生做一些相关题目,增进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教师、学生无疑打成了一片,既增进了师生的情感,也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
5合作学习的组织与开展
小组合作的方式可多样化,如小组讨论、小组辩论、小组搜集资料,以及以小组为单位编演历史剧等。随着教育的现代化,还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网络搜索或网上交流,在更大的空间内进行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分工及职责。即同质分组:每组成员背景和程度相似,按学习成绩、能力、积极性把学生分为三个部分。三个部分学生根据合作内容不同,可随时调整。通过帮传带,可有效促进差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提高他们的成绩大有益处。自由组合即让学生自己组合学习小组,这样做学生的兴趣高,凝聚力强,合力大,能主动地参与讨论,所取得的效果也很好。合作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整个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如何组激励等方面。教师不断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启发诱导学生独立思考,畅所欲言,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对学生要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营造一种积极上进、真诚帮助、宽容体谅的良好气氛。
结语
总之,初中历史学习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史材料,增强学生对文学和历史的理解和思维能力,由此提高教学效率。文史融合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未来历史的深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俊.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J].青苹果,2017(9).
[2]张雪.文史结合提升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