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宇
四川凉山宁南县职业技术学校 615400
【内容提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转变,中职教育受到了国家更多的重视。而为了的增多,学生的质量参差不齐,要对这些学生进行统一管理,管理的难度可想而知。在新的时期,要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理念,就需要对传统的管理办法进行创新。基于此,本培养促进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知识,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就需要加强对中职学校学生的管理工作。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学生人数文从中职学校学生管理问题入手,提出了中职学校学生管理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中职学校 学生管理 问题与措施
很大程度上来说,中职学校在进行教育与管理时更加注重对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提升,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诉求与内心问题。加上近年来中职学校招生呈扩张态势,管理人员、资源与学生间的矛盾也加大了学生管理的难度。在这样的管理机制下,学生很难获得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不仅违背了素质教育理念的初衷,更将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就需要对现在的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进行客观的分析,寻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在结合管理实际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一、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
传统的中职学校学生管理中,说教成为教师管理学生的主要方法,但是这样的管理办法更多的是以批判性的眼光看待和评价学生在学习生活时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理念的落后
当前中职学校学生管理观念依然延续着传统的管理理念,但是这样的管理理念下,学生与教师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教师作为管理者,在进行管理时没有注重自身情感纽带作用的发挥,忽视对学生主观感受与情感述求的考量。在这一管理理念的影响下,学生大多缺少创新思维能力与创造力。同时机械照搬班规,校规上的处理办法对学生进行惩戒,不仅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还会使学生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在“高压”政策下,即便学生表现再好,成为教师心目中的“乖学生”,但是内心也非常容易产生厌倦和反抗的情绪。
(二)管理手段和方法滞后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管理手段和方法一般采取学生自主管理为主,如选取一定的学生干部组建学生队伍,管理学生的出勤、就寝、签到等多项繁杂的工作,但是能够进入学生会或者其他学生管理机构的学生毕竟是少数,这就使得很大一部分学生缺乏管理经验。学校忽视了对学生个人的培养,且寄希望于仅仅通过学生管理使学校内部秩序井然是极为不科学的。而且,传统管理手段中的很重要一项就是教师管理,但是中职学校的扩招造成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严重失调,教师管理不过来,管理效果自然差强人意。
(三)网络信息化的发展加大了学生管理的难度
客观来说,现代网络信息的发展一方面使生活更加便捷,教育资源更加多元;另一方面,网络信息的发展也为中职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在信息网络时代,网络信息给学生带来的不仅是生活方式的改变,更为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思想观念、学习理念的改变。学生在海量的信息中“穿梭”,难免会受到一些不良的思想理念影响,如果没有及时加以指正或引导,那么学生就很难形成积极向上,正确的价值理念。
二、如何改进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
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针对当前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管理,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学生管理工作理念的改变
学生管理工作理念改变是提升中职学生管理工作实效的重要内容,这就需要学校管理者积极转变管理理念,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真正践行于学生的管理中去。而要真正落实这一管理理念,首先,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手段,将学生置于与管理者一样的位置,更加强调学生与教师地位的平等性。
以情感教育逐渐代替传统的批判教育,更加注重情感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巨大作用。要以正面鼓励为主而不是对学生进行说教批评,说教批评并不能真正改变学生,反而会造成学生的反感。其次,要研究当代中职学生的心理状况,重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诉求,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状况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减少学生的抵触反抗心理。最后,教师和管理者要懂得换位思考,从学生角度出发,了解学生所想、所思。
(二)学生管理模式的创新
中职学校培养的人才是实用型人才、技能人才。因此,采用学生进行管理不仅能够使管理更具实效,而且通过管理,学生能够明白管理的不易,并能够带动同学接受管理,服从管理。在进行管理时,班主任一方面要对选举出的班委加强培训,与他们进行谈话,使其能够了解自己的职责范围所在,并能更好地履行。另一方面,也要采取班委轮换制度,而班委轮换以一星期为宜,要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作为班级的一份子,通过管理其他同学而能够更好的自我约束。更为重要的是,要适当对学生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采用现代企业的人员管理模式对其进行管理,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打破原有管理模式的局限性,提升管理的实效性。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更加强调责任的分工,车间、厂长、工人都是现代企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管理中,班委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可以是班级中的“厂长”,而室长对寝室中的人员负责,因此可以作为“车间主任”,班主任统领着班级管理的全局,是重要的决策者。一定程度上来说,新型的管理模式不仅有利于革除传统管理模式的弊端,也能够形成一个明确的责任划分,使管理更加具有实效。
(三)学生管理手段和方法优化
近年来,国家投入了更多的资金以促进中职学校的发展,中职学校也在不断扩招。但是中职学校的扩招往往会带来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学生数量与学校管理资源之间的矛盾。因此,要对传统的学生管理手段与方法进行优化。比如,在进行学生的日常考勤时,可以提前录入学生的指纹,让学生在进教室前采用“指纹签到”的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出勤情况,这样一来,不仅会节省教师点名的时间,还将减少对学生管理的难度。但是,只有在管理资源得到均衡分配与合理运用时,中职学校的学生管理才会产生实际的效用,因此在进行管理时,学校也要适当增加一定的管理人员以适应学生数量增多,中职学校扩招的现状。
(四)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
科学有效的评价体制能够对学生学习状况,日常表现情况进行客观的展示,从而激励学生不断改进自身缺点,形成更好的人格。而教师也能从学生的整体评价中发现学生间的差异与相似点,便于管理制度的制定。因此,构建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尤为必要。但是,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并非易事,这需要教师从多个方面出发进行分析,不仅注重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也要关注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变化与发展。在进行评价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结果性的评价,也要给予过程性的评价更高的关注度。发挥评价激励、导向、改进的作用,帮助学生获得更好地发展,提升管理的实效性。
结束语:
加强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有力途径。在进行中职学生管理时,要注重情感的运用,要以情感为纽带,发挥情感教育情感管理的作用,特别是在学生越来越注重个性发展,教育理念不断发展的今天,要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就需要在管理中融入“以人为本”的思想,与学生平等相处。在管理中要以“鼓励”为主,给予学生的更多的信心,增加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管理的效果与实效。
参考文献:
[1]李永新.当今社会环境变化对中职生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07:22-23.
[2]周广瑞.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院校企业管理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亚太教育,2015,29:104.
[3]张丽.如何充分发挥中职院校班主任在增强班级凝聚力中的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3,1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