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头脑风暴法实施高中英语写作教学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9期   作者:吴妮
[导读] 高中生词汇量在4000字左右,所掌握的句型结构简单

         吴妮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高级中学 528231

         摘要:高中生词汇量在4000字左右,所掌握的句型结构简单,英语语言知识贫乏。高中生的文章,句子单调,语言淡而无味是常事,更糟糕的是文章的思想性差,内容空洞,拓展不开。头脑风暴法能激发学生想象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本文分析了头脑风暴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展现了其操作的全过程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头脑风暴法;高中英语写作;创造性想象力;
         
         新课标明确要求,高中英语课程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等。笔者参加了广东高考改卷,从所批改的考生作文来看,高考英语的书面表达题对语言难度只是要求达到初中教材水平,但学生普遍得分低,其主要原因是学生所用语言承载很少内容,造成华而不实,文章言之无物,拓展不开。就这一现象,笔者认为在高中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必须开阔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自觉地、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能力,利用头脑风暴法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是源于埃勒克斯·奥斯波(Alex Osborn )智囊团的任务而产生的。(Osborn ,1953) 头脑风暴法是一个小组解决问题的活动,它广泛地用于创造性思维活动之中,其目的是诱发一些新奇问题中许多可能的思想或解题方法。头脑风暴法的核心是人的创造性想象力。作为行动研究的策略,它能引发行为和行动的不同方式。这些方式是以行为和行动的价值选择方式及这些选择中随后的测验和结果的方式呈现出来的。写作作为一种创造性行为,对头脑风暴法的引进应用有着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头脑风暴法促进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目前,高中英语课程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要求学生学会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是一种生活技能,特别在创造性的模式中,解决问题是行动研究过程的核心。头脑风暴法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积累起来的最广泛的思想和选择方案来解决问题。因此,呈现给学生的问题应能诱发一系列可能的“答案”或解决方法。任何问题均可通过团体头脑风暴法来解决。通过脑力激荡,学生充分的发挥了自己的积极主动性,进行了各个方面的联想,得出一系列的相关信息并最终做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及一定的应对策列,从而实现完成了问题解决过程。
二、头脑风暴法在英语写作课堂中的应用的重要性。
1、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运用头脑风暴法进行写作活动,由于思考、讨论的问题一般涉及的范围较广,知识面较宽,这就对相关知识有一定涉猎的学生而言是一个表现的机会,客观上是对他们的鼓励,同时又能促使其他学生主动学习了解有关知识,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
2、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头脑风暴法主要是通过学生对问题充分发表个人的见解,通过讨论,选择不同方案来解决问题.问题的讨论即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更是一个提高的过程,也是学生自学水平,知识结构、思辨能力的竞争过程和团体协作能力的培养过程.通过讨论,深化了学生的专业知识,拓宽了教师的知识面,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
 3、开发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头脑风暴法的核心内容就是尽可能的想象,也即发散式思维,而发散思维是创造的源泉。其基本的规则有四:(1)在“思考”期间,不应该进行评价。(2)鼓励思想交流的自由。想法越多越新奇,能得到的答案就会越好。(3)建议的数量是有一定要求的。提供的建议越多,提供的选项就会更好。(4)需寻求思想的联系和配合。鼓励团体参与者去依靠他人的建议,去修改、编写及使用这些建议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四项基本规则保证了学生能不受任何限制的进行天马行空的想象,把学生的思维给激活,得出甚至连学生都不知道的自己的一些想法。创造性思维不宜限制过多,须让学生有选择话题、写作文体风格的自由。
4. 锻炼了学生的信息搜索和加工能力
高考写作就是考查学生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如何对相关有用的信息进行搜索加工是教师要培养高考考生的一项基本的能力要求。头脑风暴法的规则三和四则满足了这一能力的训练要求。对建议有一定的要求,建议越多,可以的选择越好。 学生头脑振荡的过程即他们对内部原有信息进行搜索的过程,而之后的选择则是对信息集体搜索结果的挑选加工提炼的过程。在日常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如果经常训练学生的这一能力,对考生而言将是巨大的帮助。


三.课堂上的实施和操作。
1、 头脑风暴法的准备。
首先教师需熟悉头脑风暴法的规则和程序。其次教师要比较尽可能的熟悉了解和主题相关的内容,以便在头脑风暴的进展速度减慢,回答频率减少时,教师可以提出他(或她)自己的想法,给予这一过程新的而又有力的能量。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能激发思维的问题;我们怎样把这用于其他的用处?我们怎样改编它?这儿我们可以用什么来代替它?一个可供选择的设置意味着什么?如:以下以一篇学生作文为例:
         假定你是李华,为了让你校学生能够了解大学校园生活,校英语报打算出一期来介绍大学校园生活。请给你的朋友Tom写封信,向他约稿。要点如下:
(1)大学生活感受;
(2)中学生活和大学生活的差别。
(3)截稿时间:12月25日。
         注意:
1).词数100左右;
2).可以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3).开头语和结语已为你写好。
  教师带领学生阅读材料并审完题目之后,准备引导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在开展这一活动之前教师必须做出以下预期:(1)学生对高中生活的感受有那些?(2)大学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
 2、教师的引导角色。
教师将以上两个议题呈现在黑板上,以鼓励性的语言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但要注意三点:(1)要确保学生了解头脑风暴的流程. (2)要保证以意义为主,而非语言形式;(3)应为有互动性的行为。(刘润清,韩宝成,1999)。
在开展这一活动过程中,学生应该是自由的,放松的,能各抒己见,任何回答都是可以认同的,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不能限制或者打断,评判学生的答案,否则会大大减低学生回答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开阔和创造性的发挥。
3、记录好学生思想的火花。
这是极其关键的一步,是后边选材加工提炼的前提基础。教师在学生各抒己见之时充当记录员的角色,尽可能的记下所有的想法,可以采用简笔画,文字,图表,声像等各种方法来进行。同样以以上作文为例,以下是学生brainstorming的结果:
Life in the High school:
1) Study takes up most of my time.
2) Comfortable but not free
3) Tiring
4) No other activities except studying
5) Boring
6) Make great progress in basic knowledge-learning
7) Teachers are very strict.
Life in the college:
1) Get more freedom
2) Gain knowledge
3) Colorful and vivid
4) Broaden my view
5) Participate in social activities
6) Shape my value
7) Develop personal relationship
4、讨论。
对记录下来的信息进行讨论研究,他们是如果关联在一起的,该如何取舍,并最终列出提纲,发展成文。
5、分组。
头脑风暴法最好是把学生分成四至六人的小组进行。建议在小组活动之前先来一次全班示范,由教师来主持全程,以供各小组组长及成员模仿。在全班同学都明白头脑风暴的进行过程之后,各小组再分头进行脑力振荡,教师则是一个提供帮助者、观察者和评价者始终关注着各组的进展情况。在小组列出提纲之后请各组派代表作报告,教师点评然后请学生各自写出自己的文章。
         笔者以此方法进行一学期的实验之后发现,本班学生作文在思想性方面有了显著的提高,以前学生常出现的拿到题目无从下笔的情况明显减少,学生课堂的氛围明显活跃许多,对英语的学习的热情高涨,以前讨厌写作的同学也热爱写作了。可见,头脑风暴法对英语写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学生的写作水平和个人综合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何敏惠, Effective Pre-Writing Activities in the EFL Writing Class [ J ] 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  26/3:63-66,2003,
2、陈青松, On Constructing New Concept of English Writing Instruction [ J ] 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  28/4: 107-110, 2005,
3、刘润清,韩宝成,语言测试和他的方法 [ M ]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