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模式的现状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9期   作者:   崔飞敏
[导读] 新时代强化了素质教育的理念,教学模式和体系都在不断变化和完善
        
         崔飞敏
         广东省东莞启智学校 523129
         摘要:新时代强化了素质教育的理念,教学模式和体系都在不断变化和完善,体育课程是特殊教育学校的重要学科之一,然而就当下的情况来看,还存在教学模式缺陷、缺乏对智障儿童针对性教学的问题,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应该深刻意识到智力缺陷学生的特殊性,并结合多种教学手段,有效提升行动不便学生和智力缺陷学生的运动有效性,打造出高效的体育课堂。基于此,本文对新时代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模式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构建高效体育课堂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时代;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现状;对策
         引言
         特殊教育学校要想实现打造出高效的体育课堂,既要立足于智力缺陷学生的实际情况,又要注重学生行动能力和智力的重塑,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出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学。因此,特殊学校要从校内的实际教学情况出发,找出针对智障学生的教学模式的漏洞,通过改善教学模式、加大康复室、健身房等教学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结合多元化教学手段的方式,打造出高效的体育课堂。
一、新时代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模式的现状
         1.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缺陷。特殊学校体育教学不同于普通学校,需要照顾到行动不便学生和智障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严重忽略了对学生的针对性教学,教学模式和普通学校相差无几。此外,特殊学校体育教学方式也是千篇一律,内容更是乏善可陈,其教学内容和大多都停留在课前跑步热身,然后做几分钟的体操,“走个过场”之后,教师就让学生自由活动,基本上没有发挥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些枯燥空洞的内容起到的锻炼效果关系并不甚大,部分学生由于行动不便,体育教师对其不管不顾,让其自由运动,以至于智障学生的体育锻炼效果十分不理想。
         2.体育教学专业程度较弱。特殊学校的体育教学并非一味的按照教师的教学内容从事体育活动或者自由活动,同样包含了大量的体育知识和锻炼技巧,但是实际教学中教师却鲜有提及,没有针对智力缺陷学生的现状进行康复知识的传授,就算呈现出这方面的知识,也只是浅尝辄止,让学生感到兴趣寥寥,甚至是无所适从。

此外,教师的教学内容也是很少更新,基本上都是沿用的之前的教学模式,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应用在当代的教学中,难免会呈现出教学效率低下的情况,最终使得体育教学无法起到锻炼学生身心的目的。
二、新时代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的策略
         1.开展多元化的体育活动。新时代下特殊学校体育教育的关键在于丰富体育内容,注重学生的参与,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进行锻炼,避免教学内容的“常人化”,而是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措施,从根本上提升体育课程的效率。实践表明,开展多元化的体育活动不仅能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他们的自主探索能力。然而,这种教学手段具有一定的限制性,表现在参与人数较少,无法起到针对性教学的目的。所以,特殊学校要建立出一种能够充分发挥出锻炼效果的新体制,开展综合性的教学活动,能将文化、活动、体育融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全新的培养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逐渐实现智力恢复和行为恢复。
         2.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考虑到特殊学校的特殊情况,如果教师仍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学,起到的教学效果无疑微乎其微,所以,特殊学校体育教师可以根据班级中大多数学生的普遍情况具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并用引人入胜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理论和实践当中进行学习和锻炼,转变传统的学生被动接受教学的教学方式。例如,班上的学生腿脚行动不便,教师就可以将其带入健身房进行手臂肌肉拉伸训练和半恢复式腿脚训练,帮助学生尽快康复。当下部分特殊学校体育教学已经采用了根据学生的情况开展如足球、乒乓球等课程的教学改革,并在基础设施的投入方面相对以往也有了极大的提升,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充分结合学生的兴趣和教学设备来加强学生的锻炼效果,让学生能够现学现用、学以致用,实习体育教学效率最大化。
         3.加大体育基础设施的经费投入。体育基础设施缺失是制约特殊学校体育教学实效性的关键问题,所以,学校要注重转变体育的教学条件,加大健身房、康复室等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力度,全面转变体育教学的条件,并加大对高素质体育教师的引入,让更多的富有智障学生教学经验的教师融入到特殊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中,为打造出高效的体育课堂奠定基础。
三、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特殊学校体育教学的方式、理念、模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明显变化,但在体育课程的实际开展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在新时代背景下,体育教师要采用科学的教学手段,针对智障学生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得到有效锻炼的同时尽快实现智力和行动能力的恢复。
         参考文献
[1]夏玮. 广西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师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8.
[2]张映菊,董业平.新时代背景下特殊教育体育师资建设的审视与思考[J].湖北体育科技,2018,37(08):748-750+7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