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红连
湖北省恩施土苗自治州金峰高级中学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美术鉴赏课作为现在普通高中开设的必修课程之一,也作为核心素养考核的科目之一,本文基于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针对当前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个人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美术学科 核心素养 鉴赏课 反思
在一次教研活动中听了一位专家的授课,他对于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加以深入阐述和理解,即学生应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他说“德”在这里不是思政课里面的道德,而是一种能力,一种伴人终生发展的能力,于是相继提出了高中生物的核心素养,教生物的老师要深刻领悟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除了让学生掌握生物知识和考试外,还要将生物知识转化为一种生活能力,让他们学会健康生活(如何吃饭,睡觉,运动...),珍惜生命,了解人作为一种“生物”的生物体特征,这一说法即刻触动了我,那么,基于核心素养高中美术教学又该走向何方呢?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美术鉴赏课是现在普通高中正常开设的必修课程之一,也作为核心素养考核的科目之一,即每个高中生都要参加美术学业水平的考试;另外,美术鉴赏课对开阔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健全人格等方面有重要意义,然而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本文基于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针对当前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现象和问题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个人观点和看法。
一、当前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美术基础差,兴趣不浓,对美术课不重视
据调查,绝大部分的学生在初中小学阶段虽然有美术课,但大部分都是偏技法的课,甚至有少部分学生没有上过美术课,所有的美术课都被其他科目所占用或是学生自习做作业,因此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不能很好的衔接;再加上学生的兴趣不浓,学生对该课程的轻视,态度消极,多年的应试教育已深入人心,视高考科目为“有用”学习,非高考科目为“无用”学习,美术课也就成了学生心目中可有可无的“心外之物”,这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打击了教师的教学信心和学生的学习信心。
(二)、教学形式单一,实践创造动手的条件不具备
平时的教学多在教室进行美术鉴赏理论的学习为主,即使在教学设计上动了很多心思,对于很多作品的表现技法及主题还是不能理解,学生没有真正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由于学生没有备齐相应的材料工具,家长也没有相关的认识和物力支持,再加上学校教学场地设备有限,开展美术实践课相对比较困难;另外,出于安全各方面的因素考虑,学校组织美术生进行户外活动或参观博物馆和艺术展览也是少之又少。
(三)、美术教师的文化艺术素养有待提高
受美术学科和教师地位的影响,美术教师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极少,自身主动学习研读的能力也较弱,然而美术教学的课程内容是十分广泛的,可能涉及到文学、历史、地理、政治等方面的知识,由于教师知识结构的不完善影响了教学效果,吸引不了学生。
另外,由于学校的美术教师人数偏少,没有严格的考核机制,有时候处在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在进行教研活动时缺少教研氛围,除了备好课,写好教案外,少了听课评课的环节,少了研讨式学习,这不利于美术教师快速成长。
二、关于上好美术鉴赏课的几点建议
(一)、积极引导学生认识美术课程的重要性,增强教学趣味性
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内涵首当其冲就是锻炼学生的图像说读能力,即培养学生对作品形象的审美感知、理解和审美领悟能力。次之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能对美术现象和作品进行分析判断。这就要求我们美术教师首先对自身教学引起重视,对学生要从思想认知,知识能力方面多进行积极引导,平时还要备好课,写好教案,准备好上课所需要的工具材料,如图片,影像,故事,作品,示范工具等,特别是在课程导入和知识概念的理解上要多下功夫,比如以图片直接导入,故事导入,或是放音乐情境式导入等,快速吸引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的概念时多以作品为例进行分析比较,比如在讲具象、意象和抽象艺术时,用相对应的不同作品进行分析比较,得出不同艺术的风格和特征。重点作品要给学生生动的讲解创作背景和作者,让学生更直观更持久的掌握相关知识。课堂上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找到其中的乐趣,积极回答问题,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善于总结相关现象和知识,都可以增强课堂趣味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二)、开展多元化的教学,创造良好的实践活动条件
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内涵中还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美术造型能力,美术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实践创造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在生活和实践中创造美的能力。平时除了上好常规课外,一是有合适的场地可以进行一些实践创作课,场地不一定是在学校,也可以与当地的艺术作坊,艺术机构或相关企业进行合作,老师进行现场示范,学生观摩后自己再进行实践,这一过程可以获得不一样的情感体验,充分表达分析总结个人所获;二是家长要有相关认识和支持,为学生准备好相关工具材料,有条件的家长可以参与其中与学生共同完成相关创作;三是鼓励学生多进行户外活动,多观察生活感受生活记录生活,并勇敢去创作表现生活中的美,多去博物馆或大型的艺术展览会上,不断开阔自己的视野。
(三)提升美术教师素养和教学能力
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中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即理解美术形象、现象和作品的文化内涵。这在教学过程是一个比较难的环节,因为美术鉴赏作品中会涉及到各方面的知识,这就要求老师要具备高深的学术素养,学校要给美术教师创造更多的学习深造进修的机会,同时教师自身也要严格要求自己,多练内功加强专业技能的学习,多研读美术史论和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多讨教有经验的老前辈,多进行教学反思和教学总结,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三、结语
总之,作为高中美术教师应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和教学总结,改正过去教学中存在的诸多不足,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和教学能力,深刻领悟美术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让学生在生活中更多的去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不断培养提升他们的图像解说能力,美术表现能力,审美判断能力,创造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提高人的物质生活质量,精神生活质量和生活的幸福指数,从而让学生真正获得伴随他们终身发展受益的美术能力,做生活的“美妆师”。
参考文献:
[1]陶军.基于美术核心素养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课堂活动形式取向研究[J].美术文献,2019,000(007):P.86-87.
[2]姚羽中.新课程标准理念下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的探索[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