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小学英语绘本阅读读后活动设计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9期   作者:薛园园
[导读] 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培养孩子的英语学习兴趣

         薛园园
         南京市雨花台区实验小学 江苏南京 210012
         【摘要】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培养孩子的英语学习兴趣,英语绘本阅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读后活动进行分析,从而提出自己的想法以及如何在今后的阅读课教学中去运用不同的读后活动。
         【关键词】 英语绘本    小学英语    读后活动设计
         引言:绘本已经有了100多年的发展历史,是发达国家儿童首选的读物,而我国,对绘本的了解以及绘本阅读教学的实践才刚起步,以《跟上兔子》绘本系列为主,绘本教学慢慢才在部分城市普及与推广。
         一节好的绘本课能让孩子思想上得到启迪和情感上的升华,这都源于老师们精心的设计绘本教学的各项活动。而在绘本教学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多问题,这也该引起我们一线老师的关注。以下是笔者通过自己听课经历和课堂实践,总结归纳的几点阅读后活动设计的心得体会:
         一、阅读教学三步走,读后设计有方法
         爱因斯坦曾说过:“孩子吸收外界知识的过程,就如同人体吸收外界营养的过程,合胃口的食物才容易被消化吸收,转变成自己身体能利用的养分。”绘本便是应此而生,它是孩子在漫长的读书生涯中所读到的最重要的书。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英文绘本应运而生。阅读英语绘本,将孩子对绘本故事的喜爱转移到英语学习本身之上,再凭借孩子的各项能力,拓展、提升英语水平。那像绘本教学这样的阅读课有没有方法和步骤可寻?哪个步骤对孩子的影响最大,更能发挥绘本对人的影响呢?
         葛炳芳老师主编的《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读后活动:设计与实施》中说,不少教师在阅读课教学实践中采用“读前--读时--读后”三阶段阅读教学模式。在这三个环节中,读前活动(Pre-reading)是阅读课的导入阶段,在此阶段,教师通过文本主体或话题的导入以及对主题或语言的初步感知和预测帮助学生激活主题相关的背景知识,为后续阅读做好准备。读时阶段(While-reading)则是验证读前阶段的预测,理解语言材料,进行文本信息加工和处理等。而读后活动(Post-reading)侧重检查阅读效果以及所学语言的巩固和运用,使学生能在阅读基础上将阅读材料相关的主题内容、观点和所学语言知识结合起来,进行语言输出。因此,读后语言输出活动的设计是否有效也就成为了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培养思维品质的重要环节。
         二、学习做个有心人,反思过后感悟深
         案例一:听过《跟上兔子》五年级第三季当中的一个绘本《A Silkworm’s Life Cycle》,故事内容是了解蚕的生命周期,并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了解蚕宝宝变化的每一个阶段。目的是让孩子们能够理解 the life cycle of the silkworm ,并且能在这一个绘本故事的引导和启发之下扩散拓展出更多的生命的成长意义。在该绘本的Post-reading环节,教师先是询问孩子们Which part do you like best?让孩子们选出蚕宝宝变化过程中自己最喜欢的是哪一个步骤。首先笔者认为这个活动是可以删去的,因为每一个生命过程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理由,何为喜欢和不喜欢。另外后面教师仅仅只设计了一个基于文本的拓展Watch, fill and say (给视频配音),便匆匆结束了本节课,而在While-reading部分却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处理文本中的细节和词汇,这就大大改变了绘本阅读课的教学重心。
         Post-reading作为语篇阅读的一个巩固环节,目的是对本篇语篇进行深华和补充,所以在设计环节是应该紧扣主题的。听完本节课我觉得本课阅读后任务设计一、没有学生能力上提升的任务活动,且活动过于单一;二是有点偏离本课原本的教学目标的设定。

说明教师对教学目标定位不准,从而导致在设计活动时出现了任务偏差问题,导致主旨和活动不够一气呵成,有些牵强。另外Post-reading后的任务设计缺乏互动性和深层次的交流,太过单薄。
         案例二:从自己身上我也发现存在很多不足,在教授《跟上兔子》第三季五年级《Say no to bullying》这节课中,在Post-reading的环节中我首先设置了1.Let’s discuss: How to deal with bullying? 并给出了各个不同的人物应该会做出什么样的处理方式。希望能激发学生的智慧,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让学生发挥独特的见解。紧接着又让孩子欣赏了防欺凌影片,希望通过影片孩子能够总结出团结起来对抗欺凌。然后我又让孩子们跟着旋律学唱了Chant。希望能以chant这种活跃的方式让孩子牢记一些防欺凌的小建议,增强他们的防欺凌意识。由于时间的问题,最后在作业环节,我布置了一个小任务,让孩子以小组制作防欺凌海报。通过自己的整个教学环节,我发现我的阅读后任务设计一、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间没有足够的桥梁和台阶作为支撑?所以在讨论环节就出现了有好多孩子虽能理解绘本之意却有话说不出,不知如何开口,这就是因为在前面过程当中没有恰当的铺垫。二是读后活动设计未能高于文本,只是基于文本。孩子的一些回答只是基于文本当中的句型和词汇而未能起到原本的拓展效果。
         通过自身实践,笔者反思本课活动与活动之间缺乏更强的递进性,生生交流有些流于形式和表面。基于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有趣、多样的活动才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尤其要有升华。我们要使学生通过实践、参与、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式,发展孩子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交流能力。
         三、读后活动巧设计,学生学习兴趣浓
         读后活动设计的方法多种多样,绘本的内容不同,题材不同,主题不同都会有不同的活动设计,这也就需要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不断的去发现,去总结,去创造。
         1、巧设疑,探寻故事深度
         我们很多老师在教授绘本的时候都会让孩子去预测故事内容,如可以通过观察绘本的封面、封底、内页等,寻找本故事的相关线索,让孩子们想一想这会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并且会让孩子提出一系列问题,再去解决孩子的疑惑。
         所以如果能在读后活动设计中教师用同样设疑的方法,激发孩子去积极思考,讨论,从而体会绘本的内涵,加深对绘本的理解就一定会收到不一样的效果。
         2、画导图,理清故事脉络
         绘本中的故事都是脉络感很强的,有的是发散式结构的,有的是线形结构的,有的是环状结构的,教师可以在读后活动中让孩子通过画导图的形式加深孩子的整体理解能力。也可以让孩子以小组形式来进行绘本主体思想的复述和故事主要内容的分享。
         3、编故事,创作故事情节
         绘本是一本奇妙和深刻的书,因为每次阅读你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体会,新的感受;有的故事你每次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找到不同的故事思路,得到不同的情感体验;而故事的结尾大多会有通过提示,给你不一样的思路,引导更深远的思考……所以要想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可以通过仿写或者创编故事这样一种活动来让孩子去体验自己就是故事的作者,故事可以在自己手中变成自己想要变成的样子,也可以让孩子获得创作的喜悦。
         结束语:通过自身实践和一些理论的指导,我深知阅读课中有效的读后活动设计是充满智慧和策略的。而阅读课教学的读后活动设计也不仅仅只有这几种,这还需要我们大量的去实践和总结,对照不同的题材和不同的主题设计出更加适合和更能提升孩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刘珍珍.?浅谈如何开展小学英语的绘本教学
[2]葛炳芳2013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读后活动[J]中学英语教师阅读教学研究丛书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