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段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9期   作者:李翠华
[导读] 阅读是小学中年段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李翠华
         广西梧州市蒙山镇第二小学  546700
         摘要:阅读是小学中年段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古诗词群文阅读关键在于培养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阅读能力,然而由于以往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精读,阅读模式较为单一,学生阅读能力提升遭到限制,而通过群文阅读的群文整合,借助于“多文本”的优势,结合“重读”“比较”及“想象”,让学生学会“触类旁通”,并通过教师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有步骤、有序的进行古诗词群文阅读,极大的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中年段;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引言
         古诗词群文阅读的关键在于整合多篇诗文,目的在于有效实现语文阅读目标,其重心在于选择适当的古诗文文本、采取有效的整合策略及阅读策略,实现学生阅读水平的全面提升。古诗词群文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提升文学素养,还能扩大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写作和语言表达能力,对于提升语文教学效率具有重大意义。而诗词文章的选用,则是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中的宝贵教学资源,是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基础,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它蕴含的丰富感情,加强对学生语言和表达的训练,进而培养出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古诗词群文阅读在小学中年段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价值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和学生阅读核心素养的培养息息相关,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就是这个道理。古诗词群文阅读是在目标完成过程中完成是对学生阅读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而语言运用的培养的又和学生的阅读量不可分割。所以学生群文教学很大程度上就是对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素养的培养。语文教学中的“读”通常指的是朗读,就是通过有感情的、大声的诵读文章,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文章中作者蕴含的感情。比如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学习中,老师引领学生大声诵读,通过意蕴绵长的节奏让学生领略作者对于兄弟的思念之情。而群文整合,则是整合多种类型相似的古诗文章,例如在“雪梅”中,老师组织全班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作者对于梅花的歌颂,体会到生命的顽强。通过对这类抒情诗词的朗诵,让他们在饱含深情或跌宕起伏的文字中充分感受到作者蕴含的情感,并在这里添加“暮江吟”这篇文章,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迁移,在以后的阅读过程中能够更好的读懂这类文章。古诗词群文整合让学生能够走进文章中,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全面提升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表达能力、知识迁移能力以及阅读和感受文章内涵的能力。


二、中年段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享受文章带来的美感,培养学生的群文阅读素养
         小学很多古诗作品是极具美感的,而群文阅读就是一个认知和感知美感的过程,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通过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充分感受到诗文中的语言美、意境美。与此同时,大部分古诗词都包含作者的思想感情在里面,作者将自身的感受带入到诗词中去,让读者产生共鸣,将实际生活积累进行联想和分析,揭示作者想要表达的真正内涵。所以教师就可以通过群文整合引领学生享受文章美感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语文阅读素养。例如在“元日”的教学中,这篇文章是对新年元日热闹的描写,体现出了作者的积极想象,为了让学生掌握这类文章的内涵,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大声的朗读,深刻了解这类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在以后阅读“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能通过同一种方法进行阅读。
(二)注重群文阅读,故事中进行想象
         教师在进行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师时也可以引导学生适当添加一些假设和想象,比如说给故事假设一个结局,给故事中的人物进行假设出另一个选择,通过这种对故事情节的想象,多元化的填上文章的留白。这种教学策略在群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在诗歌、小说当中都可以加以应用。比如在“春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细读诗中的每一处事物,感受到作者笔下浪漫的春居场景,然后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想象,让他们也能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能够通过这同样的方法阅读“咏柳”等古诗。阅读想象是小学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语文课程的重点教学内容,同时也是提升学生人文素质和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意识到想象对于提升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教学质量的重大意义。
         (三)大量阅读,拓展阅读面
         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才能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知识厚度,这不仅是当前语文教学的明确规定,也是突出群文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主要地位的表现。在大量群文阅读过程中,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有效阅读:首先是从阅读整体掌握课本的主要内容,在群文阅读过程中要明确标序,然后对每一段进行详细概括,以此来掌握文章的整体内容,将故事情节梳理好之后,让学生能够充分掌握那些难以理解的生僻语句,并且有一个深入理解。其次是以读促进背诵,让学生学会欣赏文章中的经典片段。比如在学习“四时田园杂兴”时,要大加提倡学生背诵全文,且最重要的就是摘抄一些优美的句子,以此来丰富学生的语言量,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并让学生用同一种方法阅读“稚子弄冰”,让学生能够真正“触类旁通”和“见微知著”。
三、总结
         总而言之,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的本质在于借助于同类文章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审美能力,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达到群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所以在中年段古诗词群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结合教材,制定同一群文阅读目标,从在阅读中进行想象、扩大阅读面等方面出发,并通过教师教师正确的引导,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
          参考文献
[1]赵清.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D].贵州师范大学,2017.
[2]陈琼花.借助群文阅读 助力古诗词教学[J].名师在线,2020(15):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