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背景下移动智能终端对高校课堂教学的影响及应用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9期   作者:巩妮,宁伟
[导读] 岁末年初,一场新冠疫情,使得移动智能终端影响着当前教育的发展走向

         巩妮,宁伟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陕西西安 712046;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咸阳 712000)
                                    
         摘要:岁末年初,一场新冠疫情,使得移动智能终端影响着当前教育的发展走向,移动智能终端的引入,对传统课堂的影响与改变是巨大的,它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基础之上满足了师生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学习需求,也让教学思维的整体走向发生了转变,成为当前高校课堂教学的新宠。本文以超星学习通平台为例,对疫情防控背景下移动智能终端对高校传统课堂教学的影响及应用对策进行研究。
         关键词:课堂教学;移动智能终端;超星学习通;应用策略

         一、引言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高校延期开学。为了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需要积极开展在线教学。为了阻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向校园蔓延,教育部推迟了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时间,并发布了《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为确保“教学内容不缩水、教学质量不降低”,结合我校实际,将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与超星学习通网络教学平台对接,教师按原定教学计划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线上教学。2020年2月开始,我们按照本学期教学计划安排开始了本学期课程线上教学工作。本文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以《酒店管理概论》课程录播课教学实践为例,结合酒店管概论课程特点,使用科学出版社的电子版教材,根据教学进度完善Power Point课件、录制视频,将学习资料上传超星学习平台,通过“超星学习资源+录播+直播答疑”开展教学活动。本文基于特殊时期的特殊教学模式对高校传统课堂的影响和对策进行分析。
         二、移动智能终端对高校课堂教学的影响
         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给高等教育带来深刻影响和变革,教育教学方式不断发生改变。作为课程教学的辅助工具的移动教学平台,教学资源丰富,网络教学功能模块齐全,为教育和教学带来了新的变革。线上资源与线下课堂进行有机融合,优势互补,学生在线上学习和线下实践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有了明显提高,学生也能充分利用空闲时间展开自主探索,完成课堂教学上的知识延伸,也给教师带来了更大的教学自由度,展现了移动智能终端在高校课堂教学的巨大影响力。
         高校课堂日益受到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与学习状态也由此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同时,上课玩手机,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也不可避免。这些变化给教师的课堂教学与管理带来了一些挑战,准确把握这些变化情况,并在教学与课堂管理上做出相应改革和创新,成为高校教师应对挑战和确保课堂教学效果的必需。
         三、高校教师应对移动智能终端进课堂的对策
         1.合理规范移动智能终端在课堂的使用
         智能手机进入课堂几乎是势不可挡,如何对其进行适度限制,合理规范在课堂的使用范围。首先,教师应该明确向学生表明智能手机等移动智能终端在课堂的使用原则。

其次,对于那些有利于课堂教学的使用行为,比如对某些文字较多的重要知识、有价值的图片等等的拍照行为,教师不应阻止。第三,为尽量减少课堂拍照和手机上网百度行为,教师可将上课的讲义印发给学生,或发布在学生班级群中,让学生提前预习和了解,这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相应减少干扰课堂教学的行为。第四,教师平时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反馈和课堂诉求,并予以积极回,从而建立和谐的课堂关系。
         2.教师应提高课堂教学的价值和吸引力
         很多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真实反映出高校课堂教学目前的尴尬,究其本质原因,与高校对教师的考核机制相关,即重科研,轻教学。对于科研的过分重视使很多教师把大量时间放在了课题和项目上,对教学的重视不够,以致课堂吸引力不够。对于高校而言,科研固然重要,但教学却是任何高校的立校之本,如果不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即使教师本人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那也不符合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所以,高校应该坚持教学的基础地位,增加教学在考核机制中的分量和地位,加大对教师教育教学情况的考核,激励教师刻苦钻研教学法,提高课堂的价值性和吸引力,教师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才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师的教学内容上来,才能让学生有听课的欲望,也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学生在课堂随意使用手机的冲动。
         3.教学设计着眼学生能力培养,强化课堂体验感与参与度
         强化学生的课堂参与是防止学生注意力分散的有效方法,比如《酒店管理概论》让学生去酒店实地考察,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参与过程中,学生需要围绕参与项目进行积极思考或进行动手操作。首先,教师应拓宽课堂参与形式,不限于问题回答、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单一形式,应拓展情景模拟、方案设计、主题辩论、项目研究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活力和创造力;第二,重视参与过程的组织,对全班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对那些需要深度参与的活动,如项目研究、主题辩论、方案设计等,要求以分组竞争的形式进行,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对于每一次参与,要求学生有前期的调查,并制作出反映最终成果的PPT,然后选派代表在课堂进行公开讲解和展示,其他小组成员要在讲解和展示结束后对方案或作品进行点评,从而给每位学生提供发表意见和观点的机会,由教师作最后总结性发言。第三,教师应强化对课堂参与的考核,加强这类形式在平时成绩中的考核地位,从考试层面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督促学生重视每一次参与,提高参与的实际效果。
         四、结论
         教学是一门艺术,其艺术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本领以及课堂掌控能力,这就需要教师研究教学主体的变化并采取针对性的教学对策,对智能终端的偏爱以及普遍性“武装”无疑是目前教学主体的一个重要变化,作为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变化给课堂教学带来的消极和积极影响,在课堂管理上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在教学方法上勤于钻研,勇于创新,让移动智能终端成为课堂教学的推进器而非绊脚石,正视到它的存在及合理性,并通过现在数字化网络的技术手段,还原科技在教学中带来的无穷力量。
         参考文献
         [1]李萌,基于超星学习通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2018;
         [2]程振林,移动学习研究现状分析:西部素质教育,2016。
【项目】本研究受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2017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移动智能终端在陕西民办高校课堂互动教学模式中的应用研究(立项号:XGH17237)资助。
【作者简介】巩妮(1989-),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规划与景区开发,旅游文化,讲师   宁伟(1985-),男,硕士研究生,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思政教育,民俗文化,讲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