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衍华
山东省平度市教育和体育局 266700
【摘要】作为汉代胶东国国都的所在地,平度有着属于自己独特的文化氛围,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形式,剪纸、面塑、传拓、草编等文化更是具有其独特的文化和艺术价值,如何将这些技术传承并发扬是现在乡土美术课堂创新过程中的重点。
【关键词】乡土美术,课程开发与教学实践
【正文】作为一座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悠久历史的都城,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让百姓安居乐业,对文化艺术的认识也在不断提升。作为提升全民美育的重要方式,文化的发扬和传承就是依托学校艺术课程进行美术文化教学,并且通过美术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一、在乡村中小学实施乡土美术课程的重要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于精神内涵层面的需求也不断提升,乡村美术教学也是处于迫切需要重视的状态。美育是现代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但是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美术教学的地位并不高。同时乡村学校美术教学专用场所和教学设备实用率较低,学校特色社团建设、特色艺术及课程较少,这也迫切需要学校能够树立正确的美育育人理念,正确合理地对待美术教学,以提高学生整体的审美素养。
二、当前的学校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个别教学内容和形式不适合农村教学现状
对于乡村教师来说,美术的教学任务是完成国家课程中的教学任务,但是由于受条件限制,许多内容无法与实际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也就无法激发学生深入探究和了解的兴趣。同时受师资限制,兼职教师对于美术课本上一些意蕴丰富的内容也仅进行简单的讲解,学生无法深刻体会其中意蕴,美术课上的毫无滋味。
2.2学校美术课程内容相对单一,无法突出地域特色
每个地域的美术作品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平度市的剪纸和面塑等艺术作品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触的东西,但是现在使用的美术课本大多都是全国统一实施的教材内容,虽然内容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但是没有具体的学校社团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的指导,不能充分体现艺术的多样性和地域特色。
2.3美育教育重视程度不够,乡土美术课程无法引起重视
个别学校将美术教学作为一门“副科”对待,尤其是一些经济欠发达的乡村学校,他们将文化课的教授视为课堂教学的中心,不重视学校美术课程的开发设计和研究。学校没有意识到学校课程的开发表面是提升的学生的艺术素养,但长久来看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提升。
三、平度市乡土美术课程开发与教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3.1结合民间艺术家和文化资料,形成典型教学案例
胶东地区具有许多有研究价值的乡土艺术形式,如果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能将这些内容有机融合会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尤其是当邀请非遗传承人走进课堂时,更是引起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直观的技法演示结合美术教师对文化背景的讲解,会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文化自信力。
如:对于传拓这一领域的研究,学校教师先结队拜访请当地的艺术家学习掌握传拓的理论和技法,将艺术家讲到的知识进行专业性的细化、重编,让其成为适应课堂教学的形式,在此基础上通过查阅当地历史资料,丰富教材内容,并在课堂上进行相关的实践操作,最终形成适合学校使用地方教材。在传拓这一部分,教师们研究展示一堂公开课《屋檐上的光华---瓦当》,这一课堂中集书法、建筑、传统纹样、拓印等知识于一体,从视觉、听觉和触觉三个维度让学生认识“瓦当”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对于大部分的学生来说,动手实践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过程,教师利用这一特点,充分让学生体验拓印的乐趣,认识传拓的纹样及背后的故事,借此激励学生对于身边的传拓艺术进行深入了解,并让学生在课下留意身边的刻碑艺术品,学会感受和体会乡土艺术的魅力。
3.2建立特色工作坊,将本土特色艺术融入教学实践
乡村的美术教学过程中由于现实条件的制约,无法完成很多实际性的美术作业,而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可以建立相关的艺术社团或特色工作坊,让学生在娱乐中进行相关美术学习。
如:可以充分利用本身地域文化底蕴的优势,建立专属当地的特色工坊并安排教师进行特色教学。染色剪纸和草绳编织作为平度的特色的乡土艺术形式,在实验学校建立了特色工作坊,每周有固定时间进行社团活动。这些艺术形式的材料简单易得,更容易实践,能有效使美术教学能融入实际生活,而不会将美育教育流于表面。除此之外,学生动手进行实际操作,教师也可以在假期布置相关家庭作业来进行研学,增强学生对家乡的地域文化的了解。
3.3融合现代手段,使乡土美术重焕活力
教育是国之大计,现在乡村学校的教学条件也得到了大大改善,学校都配备了全新的现代教学设备,而教师可以将乡土美术课程与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有机结合,进行全新的美术教学,让学生能从更加广阔的视角去审视自己学习的美术课程的重要性,并且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中唤起学生对于平度市特有的文化传承的责任艺术,让乡土美术重新焕发活力。
【结束语】美术作为一门能够培养学生艺术审美能力的学科,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学校美术教学的成果和质量,美术教师利用多种方法结合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和特色社团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美术专业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自信,让更多的学生体会到美术的魅力。
【参考文献】[1]吕军.如何开展校本特色的美术实效性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9(39):218.
[2]郑雅芬,冷崇师.农村小学美术课程乡土教育资源的开发应用探析[J].学周刊,2019(15):151-152.、
备注:平度市教育和体育局教学研究指导中心,青岛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教师课题负责人:翟衍华,主持完成了《农村乡土美术课程开发与教学改革》课题,课题编号:QJK135D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