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成为复习课的主人——以《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例谈线上线下衔接课的思与行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9期   作者:周钱侠
[导读] 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国的中小学生都在延迟开学期间进行了线上的网课学习。

         周钱侠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乔梓学校
         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国的中小学生都在延迟开学期间进行了线上的网课学习。在这样一段特殊时期里,线上教学弥补了无法线下教学的一大遗憾,但同时,学生的学习也有着诸多不可控性。正如肖鹰在《线上教学无法代替实体课堂》中指出:“考虑视频受众的听课的‘时间耐力’,视频教学的时间段就要采用10分钟为单元限制的‘香肠节奏’。”线上教学无法代替实体课堂,因此,为了进一步巩固假期中网课学习的成果,保证在复学后教学能够顺利有序,线上线下的衔接工作尤为重要。 本文以《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为例,谈一谈如何上好一堂线上线下的衔接复习课。
         【课前分析】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在初步认识的基础上丰富和加深对分数的认识,沟通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内在联系,提升思维的抽象水平;另一方面则能为进一步学习分数的四则计算和混合运算,以及依据分数的意义分析和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提升对现实生活中数量关系的理解。
         在教学本单元的内容之前,学生已经较为系统地认识了整数和小数,也在三年级时分两次初步认识了分数。本册安排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内容,要求学生能了解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能把假分数转化成带分数或整数;探究与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本单元大部分的课程内容是学生在线上通过微课、直播教学等方式进行学习的,剩下的一部分课程内容是在复学后学习的。在教学中,笔者发现不少学生因为前面的内容掌握的并不理想,而导致后续学习有较大的困难。因此,在复学后通过对整单元内容进行整理和复习,引导学生把学过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构建知识网络;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及时弥补学习中的不足,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在复习的过程中使学生在掌握系统知识的同时,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中行动】
         一、借“图”整理:利用思维导图梳理脉络
   教师应依据数学知识的特点,以多种手段充分了解学生在线上学习时对本单元的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再引导学生自主整理,打通知识之间的界限,找到“联结点”,自主构建联结点。
          在复习课前,笔者先让学生对本单元的内容进行一次梳理,并绘制成思维导图。在进行复习时,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交流和汇报自己梳理的思维导图,在课堂交流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作品,建构合理的认知结构。
          【教学片断】
          利用思维导图整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部分内容,可以通过这样几个问题来引导学生对知识点的梳理:
          1.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呢?课前,每位同学已经对本单元的内容进行一个知识梳理,哪位同学来向大家展示一下?
          2.你觉得还有什么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地方吗?你还有其他方法吗?
         3.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你积累了哪些数学经验,你有什么体会和感受?
          
          
          
        
          
          
          
          
          
          


          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

          二、借“题”巩固:利用错题内化吸收
          解题时,学生出错是在所难免的,但其实如果能利用好这些的“错误”,将其“化错为宝”,让学生通过对易错题的整理和分析,在辨错、纠错的过程中对原有的知识有一个重新的认识和理解,可以加深对知识本质的认识。
          复学后,笔者让学生将自己线上学习时的作业进行整理,将自己做过的错题摘录到错题本中,并且重新再将错题做一遍巩固。在进行复习整理时,利用学生的错题集,将学生的错题进行整理和归纳,借助“易错题”举一反三,把一类知识进行梳理,找出问题的“症结”,对症下药,达到“承前启后、查漏补缺”的复习目的,使复习课更加有效。
              
          学生整理的错题
          (一)分数的意义复习,加深概念理解
          1.明确分数的意义
          学生对于分数的意义理解不到位,导致在做题时错误极高,借助这题帮助学生复习巩固这一类的问题。

          2.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有部分学生对于分析两个数量关系的方法还未掌握,通过这个类型的题目帮助学生理解除法算式中的两个量的相除的结果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并且“是”前面的量作分子,“是”后面的量作分母。
          3.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学生解题时都没有看清关健信息,没有准确分析就直接拿到数据开始计算,导致错误,还有的同学虽然算式列正确,但是没有进行约分。因此,在复习这一题时,要帮助学生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这一类题目的方法,形成良好的数学解题习惯。通过这一类型的题组复习,帮助学习梳理解决这一类问题时的策略:
          (1)审题。审题是解题的关键。要让学生通过审题认清题的类型。
          (2)分析。要让学生确定谁为单位 “ 1” , 分清谁是一个数, 谁是另一个数。
          (3)启发学生把问题中的 “ 是” 、 “占” 、 “相当于” 改成除号, 并据此列出数量关系式。
          (4)列式计算。 让学生把结果写成分数形式 。
          (5)验算、 答题。
         (二)分数的分类复习,帮助理清关系
          1.分数的分类
          
          通过复习这一道题,帮助学生分清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区别和联系,帮助学生理清带分数和假分数之间的互化,并且培养做题时良好的审题习惯。
          
          
          
          
          2.几种形式的互化
          
          
          通过复习这一组题目,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和分数与小数之间的互化的方法。
          (三)分数基本性质的复习,沟通知识联系
          1.约分和通分
          
          
          第一个类型的题目,学生需要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来进行约分,还要熟练运用假分数与带分数相互转化的方法,否则就会做错题目。第二个类型的题目,学生需要利用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来将分数进行通分,然后还要对分数进行大小比较。这两组题目,沟通了多个知识点的联系,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一个更为宏观的把握。
          2.分数的大小比较
              
          在复习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比如此题需要解决“哪个果树占地面积大”,就是要将这些数据进行大小比较,从而将问题简单化。在复习时,注重引导学生对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借“势”发挥:利用学优生辐射全班
          每一个人在其内心深处都强烈渴望着被欣赏、被发现,孩子们更是如此。在线上教学中,涌现出一批学习自觉、自律,成绩优异的同学,作为老师,何不利用这些“优生”的力量,让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发光发亮,为他人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的同时也发挥了自己的潜能,让自己变得更有信心、更有智慧呢?
          因此,我引导这些学生自己整理一些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题目,为他人出出题;准备一道练习题,为他人讲讲题。通过为他人出题,这些学生不仅能将本单元的重难点梳理出来,而且能够进一步巩固知识点;通过为他人讲题,必须真正理解掌握知识点,倒逼着他们务必对所学知识了如指掌,不至于在讲题时被问住,同时也能够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而对于其他学生而言,同伴为其出题和讲题或许比教师更具有吸引力,也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和潜能。
         
“小老师”讲题
          【课后思考】
          疫情,为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不小的考验和挑战,如何提高疫情后的教学效果是我们作为教师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总结、反思、提高。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所思所想是真正能够体现其对知识掌握的实际情况,因为,笔者尝试着利用学生自制思维导图、整理错题、为他人出题、讲题的方式,使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以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力能够得到锻炼和培养。借学生的“作品”和“力量”,让学生成为复习课的主人,让线上线下的衔接复习课更为有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