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卫
新疆阿克苏市第十一中学 843000
摘要:中国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校本课程成为小学阶段提高教学水平的“秘密武器”。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自主研发的课程体系,能够体现学校个性化的教育理念,并对学校周边区域文化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同时,又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紧密结合。校本课程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个性化教学资源,而借助信息化教育手段能够提升校本课程的编制质量。
关键词:校本课程;小学信息技术;整合研究
引言:,在小学阶段,应用校本课程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终身学习打下良性基础,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是有很多的漏洞和缺陷。所以,小学教师可以将校本课程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达到培养学生信息素质,充分发挥校本课程作用的最终目的。
一、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完善校本课程的开发
互联网是新时代科技发展的产物,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工作生活方式等都有很重要的助推作用,互联网同样推进了教育改革发展的进程。在开展校本课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完善校本课程的开发,如果没有一个精心、完善的教育规划,那么开展校本课程也是纸上谈兵。在基础教育阶段,利用信息技术助推校本课程的开发是非常有效果的。
(一)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构建系统的交流体系
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多名教师的共同努力,以项目小组的形式编制合理的校本课程内容,其内容涉及范围较为广泛,需要教师和学生达成良性互动,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学校各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确保校本课程体系的编制,更加符合本校实际情况。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遇到各类问题,可借助校际联合研究或网络资源的互动,借助教师科研小组的积极探讨,最终谋求更好的发展。
为了达成随时随地的教学研讨和互动,可以利用腾讯账号展开教育交流活动,目前腾讯QQ账号支持各类办公需求,如:在线聊天、共享文件、网络硬盘、自定义面板、QQ邮箱等,这些信息化工作手段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很好的便利条件,有助于学校开发校本课程中的种种交流,同时还可以借助学校内部的在线交流平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有的学校还通过建QQ群、飞信、网上邻居等多样化的信息手段研究校本课程的开发信息。
(二)整合网络教育资源,丰富校本课程内容
现如今,信息技术的飞快发展,网络上出现了大量的教育资源,包括一些优质的网课,优质学校和名师资源均可作为互联网上教育资源共享的内容,但是不可否认,网络上的教育信息非常繁杂,不可能每一种教育资源都适合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需求,因此需要教师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有效整合网络资源内容,提取适合学生的教育资源,并本着真实性和趣味性的原则,才能使校本课程的内容更为丰富,有效推进教育进程。
二、纳入信息技术课程,提高学生信息素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校本课程的作用,主体学生的思想行为转变和价值观念的形成,得益于校本教材的内容。因此,在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也是重要的一个方面,而获得信息素养最主要的途径就是信息技术学科教学。
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将这门综合性的课程作为现代社会普及知识的载体,讲信息化的教育内容更多渗透到基础教育阶段,成为广大教育者共同的心声,在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过程中引入现代信息手段,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知识,有效提升学生的现代化信息素养,有助于其积极思考,开动脑筋,快速学习。
将信息技术纳入校本课程的开发内容,必须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引导,教给学生们一些简单基础、容易理解的关于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让参与学习的学生真正获得一技之长,为学生日后在信息技术运用方面的实际操作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普通模版Microsoft Office Word的使用方法;电子白板的使用技巧等基础技术操作。除此之外,还加强了学生对于网络应用方面的操作,如上网浏览、搜索信息、下载信息等。实践证明,信息技术作为校本课程开发对象,不仅受到了学生们的广泛欢迎,而且有效增强了学生们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三、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做好教师岗前培训
俗话说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是教学干预的重要力量,教师运用信息化教育手段的能力将直接影响到校本课程编制的效果,更影响到信息手段助推校本课程的教育成效,注重教师的信息素养培养,熟练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和教育工具,是现代教师所必须要研究的内容。
对于教师来说,信息技术的培训是提升自我素养的阶梯,信息素养是提升教育效果的必要条件。教师必须要学会借助互联网技术开展教育教学,通过搜寻和整合合理的教育资源,丰富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容,引爆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每学期学校教技室还可以以提高教师信息素质的目的开展各项培训,如课件制作、博客、网上团队教研、网络安全、腾讯通的安装使用等手段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辅助工具;此外,学校可以依托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及帮助教师树立科学教研意识,同时又不断引导教师凭借网络优势,开拓教育研究的新领域。,借助海量的教育资源,查找合理的教育信息和资料,完成课堂教学所必要的研究内容,已经成为现代教师所必须要思考的教育课题。
总结:总之,将信息技术和校本课程进行合理有效的整合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学校和教师们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共同推进校本课程的深度开发过程,并最终达成良性师生互动,提高师生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李欣言.用信息技术开展多姿多彩的小学语文校本课程教学[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6):80.
[2]王玉龙.在农村学校进行信息技术学科校本课程开发的尝试[J].基础教育论坛,2020(08):39-40.
[3]古兴东,肖友花.小学开展创客教育的实践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23):125-127.
[4]戴玉.生态化视域下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研究[J].教育与装备研究,2019,35(11):4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