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汝林
广州市番禺区化龙镇复甦小学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学校教育者更多地关注到教育管理要和家庭教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充分发挥了现代化的教育技术的媒体价值、组织家长积极参与到研讨活动中来,让家长能参与到教学以及学校的班级管理活动,促进“家校共育”合作活动的开展,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通过对当前家庭教育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办法,希望能对学生教育带来帮助,提供参考。
关键词: 家校共育 家庭教育指导 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
前言:对于学生而言,家庭教育是每个儿童学习的起点和基础,这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共同形成教育的三个层面。为了有效提高教育的质量,通过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双结合的方式,开展多样化的家校合作学习模式,能促进当前学校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现状调研与分析
通过家庭教育的方式为家庭教育进行指导工作,家庭教育的是从家庭教育的方式、家庭教育的教育价值观以及亲子关系等等多个维度进行,并且涉及到多个开放式的题型,家长家庭教育层面了解存在的困难和需求。
二、家庭教育问题原因分析
(一)教育观念在转变,但对子女的期望值偏高
对于现代化的家庭教育观念已经在开始发生着改变,但是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家长普遍认为学校教育对子女的影响较大,其中部分家长认为家庭教育对于子女的影响也是排在首位,其中受到学校观念的影响仅仅是占据10%左右的比例,对于父母而言都是希望子女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所有父母的都希望的结果,他们往往是将改变命运的希望寄托于孩子的学习。其中占据了80%左右的家长则希望孩子能考上好的大学,有的家长则是希望孩子能在大城市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其中更多的家长由于各种 原因的影响,所以想法更为实际化。
(二)注重身心健康,但忽视习惯培养、劳动教育等综合素养的培养
就从当前对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角度而言,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业成绩的关注点不再那么的重视,对于单纯成绩的观念已经在发生改变。当前,家长更为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比如:琴棋书画、身体锻炼、道德品质等等,对于学习习惯的培养更为关注。
(三)重视家庭教育,但教育不得法
随着家长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家长更为关注家庭的和谐对孩子的影响,其中有89%的家长普遍认为与孩子的相处方式应该是处于平等的状态。但是也有10%左右的家长是顺其自然的状态,很少有交流。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和交通对于家庭教育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如果没有及时的交流,产生代沟的概率就会提高,影响孩子的成长[1]。
(四)家庭关系和谐,但缺少对自己的情绪管理
家庭关系对于孩子的成长影响较大,家长自己的情绪管理对于孩子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缺乏相应的情绪管理自控能力对于学生而言情感方面的交流就会有偏差,加剧矛盾的产生,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和亲子关系的延续和发展。
三、“家校共育”中家庭教育指导对策
(一)办好家长学校,指导家长家庭教育方法
通过办好的家长学校的方式,对当前的家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当前的教育的实际问题以及难点进行解答,从而制定出合理化的教育计划、教育形式和问题,比如,在进行家庭教育的环境创设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以及孩子的心理教育的辅导等知识和内容,加强家庭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学校通过有目标和有目的的方式开展家长教育,方便家长明确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二)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升家庭教育指导能力
家庭教育能快速提升家长的教育能力和水平,为此,学校教育可以通过专家来能力来对教师进行指导和培养,选择优秀的教师进行家庭教育的指导,
教师的家庭教育指导能力是提高 组织家长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且结合多种形式的沟通和学习,提升学生的能力,有效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尤其是班主任教师的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尤其是对于刚步入到青年教师队伍的人,由怕见家长到学会如何跟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从而培养学生和家长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让每一位家长、教师都能有所进步,在这个过程中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家长家教问题进行交流和沟通, 帮助家长形成合理和科学育儿观念[2]。
(三)建立菜单式家庭教育模式,有针对性进行家庭教育指导
为了有效提高学校的家庭教育的形式,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办法,学校可以采用合理科学的调研办法。比如,学校能在进行深入的调查活动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在结合家长的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针对家长所需,举办相关的培训班活动,从而将有科学的教育内容和心理知识传授给家长,对于如何跟孩子进行沟通和教育做好基础性的工作。
(四)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亲子动手重创新
学校可以通过相关的学习平台的方式,来引导家长和学生来开展活动,比如《中国家庭报家长学校》—全国家校共育数字化服务平台的“综合实践”活动版块,在学校的指导下,组织专门的少先队大队辅导员负责此事的进行,比如每周的所布置的关于“亲子双休日综合实践活动”,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母亲节活动”的形式,分班级进行分年级划分,一年级的学生:组织其给奶奶洗脚丫,二年级的学生:组织学生进行母亲节的来历探究,三年级的学生:可以给母亲送小礼物的形式,四年级的学生:可以通过做甜点的形式,五年级的学生:可以通过动手制作护手霜的小礼品等等活动,既能让学生感受到孩子的童心,同时也也能加强孩子和家长之间的联系,形成劳动教育合力[3]。
结语:
总而言之,家庭教育是孩子的启蒙地,家长也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资源,通过加强家庭教育的水平,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形成有效的“家校共育”的模式,对于孩子的教育有稳定的环境和发展的空间,让家庭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港湾。
参考文献:
[1]王彩霞. 指导家庭教育,推进家校共育[J].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19, 000(002):72-74.
[2]王守福. 农村小学家校共育现状分析及实践策略研究[J]. 好家长, 2019(21):50-50.
[3]顾雨沁. 正面管教视域下家校共育的研究方法和应对策略[J]. 家庭生活指南, 2019(1).